盐井古盐田位于芒康县纳西民族乡,距县城 107 公里 , 214 国道澜沧江东西两岸,海拔2300米左右。“盐田”是由于产盐而得名,盐田藏名为“擦卡洛”,“擦”即意为盐,就是生产盐的地方。
01、初识芒康千年古盐田
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期盐井就有晒盐的历史,距今已有1200 多年历史。这里有纯朴的民俗,当您看到房内的钟乳晶盐,一定会把您引入水晶宫的世界,展示在您面前的是一道自然、美丽的大奇观。
盐业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主要副业来源。盐井盐田是世界上独有的一座人文景观,也是世界上仍保留完好的一座古老文化,独一无二的原始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一处自然和人文溶为一体的世界奇观之一。
02、走近盐田
盐民在险峻的羊肠小道上背着木桶运着盐卤水而过,她们长年累月无数次在这条条险峻的小道上背着木桶踏着澜沧江湍急的节奏,沿着祖先的足迹,在狂呼怒吼的恶劣环境下,勇敢地无畏地追求着生活,延续着生命。
深入盐民的生活,她们生活朴素、勤劳、纯朴、善良,生产方式独特、原始,盐田所处的地形险峻,气壮雄伟,真可谓是世界上独有的风景线。进入盐田看到房顶的洁白盐晶,房内钟乳晶盐,引入于水晶宫的世界,穿入于密密的的立柱之间,又是一种扑朔迷离,给人于无法想象的惊奇的感受。
03、盐田保护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现在的年轻人不想从事这古老的制盐业,制盐技术目前只有部分家庭在从事,做盐业的越来越少,有面临失传的危机。
芒康县为了挽救这一独有的制盐业,己于2003年成立了盐井古盐田芒康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保护。
由盐业加工户对立柱和晒盐场地进行了加固,搬迁到了不易被洪水淹没的地方进行晒盐,由乡政府成立了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盐业加工户自己也成立了相应的安全保卫组织。
来源 | 芒康文旅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