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我携家人,到兰州市两日游,先后去了兰州老街、甘肃省简牍博物馆、黄河第一桥之中山桥、兰州大学校史馆、兰州市博物馆等,精彩纷呈、回味无穷。
这一组是兰州两日游之兰州大学壮观大气、秋色盎然、美丽醉人!
跨进那扇灰白色的西门时,我便觉得,我不是在走进一所大学,倒像是走进了一本厚重的、摊开着的史书。门里是一条笔直的、微微向上的坡道,两旁的银杏正燃烧到最炽烈的时节。那是一种怎样决绝的金黄呵!仿佛不是秋风染就的,而是这所学校百年的积蕴,终于在此时喷薄而出,要将天空都映亮了。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叶子筛落下来,光斑在柏油路上跳跃,像些零碎而温暖的诗句。学生们抱着书,三三两两地走过,谈笑声惊动了枝头的麻雀,却惊不破这园子里固有的、沉静的气韵。
两侧秋色树木的尽头,图书馆便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它没有摩天接云的骄态,只是一派朴素的、灰色的庄严。墙壁上爬满了深绿的常春藤,藤叶的缝隙里,是岁月沉淀出的斑驳。我站在那儿,仰头望着,忽然觉得这建筑像一头伏卧的巨兽,它在呼吸,每一次吞吐,都是浩如烟海的智慧。那巨大的玻璃窗,在午后的阳光下,反射着熔金似的光,又像是一只只深邃的眼睛,正温和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青春。我仿佛能听见里面那无边的寂静——那不是空无,而是由无数翻动的书页、无数凝神的思索汇成的,一片丰饶的、知识的海洋。风声过处,头顶的银杏叶簌簌地响,与那寂静一应一和,让人的心也跟着沉静下来,不敢有些许的浮躁。
若说图书馆是大学的大脑,那校史馆便是它跳动不熄的心脏了。那是一栋更见风霜的老建筑,门前石阶的棱角,都已被无数足迹磨得圆润。馆内光线幽暗,空气里浮着旧纸与木头特有的、清冽的香。玻璃展柜里,那些黑白照片上的人物,目光依旧炯炯有神;那些泛黄的手稿,墨迹虽已干涸,却仍能让人想见当年落笔时的澎湃。我从“至公之道”的古老训诫,看到“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今时精神,仿佛看见一条波澜壮长的河流,从遥远的过去流淌而来,一代代学子,便是这河上的舟船与渡客,承载着星火,奔向那更广阔的天地。在这馆里,时间仿佛凝固了,又仿佛在飞速地流转,让人于片刻之间,领略了百年的沧桑与辉煌。
我忽然明白了,我所见的醉人秋色,何尝只是这些金叶与蓝天?那图书馆里的凝神,是秋日般的沉静与丰饶;那校史馆里的追忆,是秋日般的醇厚与深邃;那雕塑所象征的理想,是秋日般高远而明净的天穹。这是一片用学问与时光酿造的秋光,饮一口,便足以沉醉许久了。
顶部视频是全部的摄影作品,以下是兰州市两日游之兰州大学校园风光等精选部分,使用尼康ZF+尼康Z28-400镜头,后期采用Lightroom CC处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