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万古一脉——晋祠博物馆基本陈列”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该展览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创新的展陈语言,深入解读晋祠跨越三千年的文化精神,展现其在三晋文脉传承及中华文明演进中的重要作用。
晋祠作为祭祀西周初年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的祠庙,历经千年营建,已成为集自然山水、历史文脉、文化遗存于一体的古典园林建筑群。它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晋祠博物馆于2023年启动基本陈列展览项目,展览立足“守护与滋养”,以“站在中国看山西,跳出晋祠说晋祠,超越文物讲故事”为策展理念,围绕“塑、铸、书、树、母”五大主题,系统梳理文化谱系,将中华祭祀文化与晋祠祠祀传统置于文明演进的大背景中呈现。
展览区域覆盖晋祠博物馆多处核心建筑与新增展区,包括陈家息庐、唐叔虞祠、昊天神祠等。各展区主题鲜明,如陈家息庐展区以艺术场景、文物等展示晋文化和晋祠文化;唐叔虞祠展区作为晋祠精神起点,展现晋祠的历史渊源;文昌宫 - 七贤祠展区则通过展板介绍荀子、狄仁杰等山西文化人物。
展陈流线与晋祠游览路线高度统一,以陈家息庐为起点,经水镜台、献殿等,至圣母殿达到第一个情感高潮,最终以翰香馆作结。在展陈布局方面,序厅设于陈家息庐,终厅位于翰香馆,古建筑区域以保护为先,采用可移动陈列方式。
本次晋祠基本陈列具有诸多特点,一是不可移动文物与展陈内容有机融合,开创了遗址类博物馆展陈的新范式;二是多媒体技术创新性应用,运用AR、VR等技术构建沉浸环境;三是民俗典故活态化演绎,通过原创话剧、非遗项目展演等,增强公众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感。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刘玉伟表示,将以此次陈列为契机,擦亮晋祠三大金字招牌,助力太原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这场展览不仅是对晋祠文化遗产的守护,更是对中华文明根脉的致敬,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注入动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