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池网_民生】
铜鼓悠扬歌盛世,三姐故里聚欢歌。近年来,河池文旅部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文旅发展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通过文化铸魂、线路串联、产业带动等举措,走出一条独具桂西北特色的“旅游促交融”新路径,让各族群众在山水相逢中增进情谊,在文化互鉴中凝聚共识。
文化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河池深入挖掘长寿文化、刘三姐歌谣文化、铜鼓文化、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筑牢各族人民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持续打造铜鼓山歌艺术节、刘三姐文化旅游节、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分龙节等特色民族传统文化品牌,让河池各民族文化真正“活起来”“传下去”“走更远”。同时,河池争取到2169万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实施宜州博物馆、毛南族博物馆等9个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在红军标语楼旧址展陈中补充民族平等史实,让红色记忆与民族团结精神代代相传。
旅游线路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随着贵南高铁开通,河池推出金城江—南丹—环江—罗城—宜州民族特色旅游环线,首趟高铁旅游专列300余名游客体验了白裤瑶风情、仫佬族文化等独特魅力。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文旅品牌149家、农文旅田园综合体34家,2024年成功创建自治区级以上文旅品牌51家(个),其中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增量排全区第一。目前,全市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9家。“红色记忆·铜鼓文化”“探秘白裤瑶”两条线路入选广西首批研学旅行精品路线,“河池铜鼓文化非遗体验之旅”跻身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名录,让游客在行走中感受多元文化交融之美。
产业发展为民族团结注入持久动能。今年7月,第四届文旅发展大会在宜州召开,明确提出建设国际宜居康养旅游胜地目标。“十四五”以来推进文旅重大项目108个,完成投资39.16亿元。跨区域合作更显成效,河池与贵州黔南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天字号”旅游目的地,2025年上半年接待贵州游客达262.01万人次,同比增长53.93%,实现“同饮一江水,共绘山水情”的美好愿景。
如今的河池,39个4A景区实现旅游交通和监控全覆盖,537座旅游厕所、14个咨询服务中心遍布城乡,320家涉旅企业入驻“一键游广西”平台。当铜鼓声穿越山谷,当山歌回荡云端,这座“生态长寿市·三姐文化城”正以文旅为笔,绘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壮美画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