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至23日,“剧游浙江”影视文旅融合创作对接活动在丽水缙云举行。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办,丽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缙云县人民政府承办。欢娱影视创始人、总经理杨乐受邀参加,并在会上分享了欢娱在“影视+非遗+文旅”融合领域的探索经验与实践。全省各县(市、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浙江国家级影视基地、高校、行业协会、头部视听平台、浙江重点影视制作机构等近200名代表参加活动。活动上公布了浙江省“十五五”影视剧创作重点选题库首批入选项目,欢娱影视出品的《飞天》入选。
以影视剧为支点,撬动文旅的融合发展与线下场景的活化,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欢娱影视凭借多年的系统性探索,通过影视IP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不仅打造了诸多消费新场景,更培育了新的增长点,为行业持续注入澎湃新动能。
如《延禧攻略》成功将非遗从单纯的“背景元素”升级为贯穿剧情的“文化符号”,引发广泛关注。随着剧集持续走红,相关文旅市场也迎来热潮。据新闻报道,多家旅游平台顺势推出“延禧主题游”产品,带动东阳地区的跟团游和自由行订单量同比激增397%,横店明清宫苑景区门票预订量也同比增长132%。众多观众因剧集影响力,自发前往取景地“打卡”,激活了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充分彰显了优质影视内容对文旅产业的强劲拉动效应。如《五福临门》中的宋式点茶、插花、挂画、焚香等非遗与民俗元素。随着剧情的热播也传播到海外平台上,为文旅场景融合、引流,打造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欢娱也跟地方文旅合作策划了一系列线上团综和线下活动,并快速辐射到文旅领域,让“影视IP+在地文化”的影响力实现裂变。《临江仙》将传统皮雕皮塑技艺,融入角色发饰设计,策划发布“皮造花非遗宣传片”,通过社交平台与央党媒体传播,让皮雕皮塑技艺走进大众视野,将影视热度转化为非遗传承的实际动能。
除此之外,欢娱影视还打造了国内第一个影视主题的非遗博物馆,共展出以非遗技艺制作的影视服装60余套,饰品90余件,馆藏戏服6万余套。作为影视文旅融合的长期探索者,欢娱影视成功将镜头内的美学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体验,持续为地方文旅深度赋能。经过多年实践,欢娱影视在文旅融合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以内容为源头,铸就文旅融合的“活水”
欢娱在剧本创作初期就将“好内容”放在第一顺位,好的内容是影视与文旅成功融合的前提,只有好的内容才能吸引观众、产生共情。欢娱影视从源头抓好创作,把非遗技艺融入到创作当中,打造精品内容,并通过影视这个载体,让非遗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了解、爱上非遗技艺及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剧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吸引观众从线上走到线下,让观众将对影视剧的喜爱转化为对文旅地的向往。
深化打造影视IP,发挥剧集长尾效应
欢娱影视在实践中不断打造影视IP,通过精心构建的剧集世界,激发观众亲临其境、打卡寻踪的深切渴望,实现影视与文旅的双向赋能。这不仅是简单的场景复现,而是一次情感的落地与故事的延续。当观众因热爱而出发,影视与文旅便实现了真正的双向赋能:IP为旅行注入了灵魂与叙事,观众在打卡寻踪的过程中也让IP从线上走到了线下。
影视文旅双向奔赴,构建影旅共生的新生态
在打造优质内容的基础上,欢娱还积极与地方文旅加强传播合作,策划推出了各式各样的线上线下活动,实现剧集与观众的“双向奔赴”,将线上的热度转化为可体验的线下产品,推动文旅产业持续发展。通过精心将剧中的情感、人物与美学融入实体场景,不仅为观众营造了可感、可触的“故事现场”,更为文旅注入了独特的情绪价值与文化内涵,成功将线上的观众转化为线下的参与者,把对故事的情感依恋升华为对目的地的向往与探寻。最终实现了影视内容生命力延长与文旅目的地的吸引力提升,开创了文娱与旅游业融合共赢的新范式。
来源: 界面快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