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至21日,老挝中国文化中心重点合作伙伴代表团来湖北,开启“知音湖北”文化之旅,“知音湖北”的千年文脉与“澜沧风情”的独特魅力交相辉映,续写了中老友谊新篇章。
亲切交流,共叙中老友谊
应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邀请,由老挝国立大学语言学院副院长坡赛、全国妇联培训中心主任珊、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司副司长坎空、国立艺术学院副院长阿努林、文化和旅游部计划合作司双边处处长提沙瓦等组成的老挝中国文化中心重点合作伙伴代表团一行9人,于10月15日至21日开启“知音湖北”文化之旅,这是一场跨越山海的相遇,更是一次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
10月15日晚,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罗罡在武汉会见了老挝代表团并出席欢迎晚宴,双方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罗罡代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老挝代表团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湖北作为长江文明重要发源地、楚文化摇篮的深厚历史底蕴。她指出,湖北享有“千湖之省”“九省通衢”美誉,不仅是内陆开放新高地,也是中国重要的科教、文化和生态资源大省。当前正聚焦“神武峡”和“赤黄红”两条主轴,持续打造“知音湖北”文旅品牌,深入推进与老挝等国家的文旅交流合作。希望通过此次参访交流,与老挝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共同书写中老人文交流的崭新篇章。
老挝国立大学语言学院副院长坡赛代表老方对中方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坡赛副院长曾在老挝驻中国大使馆工作近四年,也曾到访湖北。他深情回忆道:“这其实是我第二次来到湖北,早在2006年,我就曾到访过武汉。近二十年后故地重游,十分期待。”他进一步表示,此次访问是落实老中文化合作共识的重要一步,老方期待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化发展成就,为今后双方在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实地参访,共促文明互鉴
10月16日,代表团正式开启“知音湖北”文化之旅。此次行程精心设计,以文化为纽带,精心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武汉、十堰、宜昌作为参访地,让代表团深度领略湖北独特的山水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武汉,代表团参访湖北省博物馆,于编钟与楚简间聆听历史的回响;登临黄鹤楼,于诗词胜境中感受“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意境;漫步百年商业街江汉路,在历史建筑与现代商肆中感受城市的脉动;夜游两江四岸,体验光谷空轨,在现代光影和科技中读懂这座城市的活力。老挝作家戛乔不禁感叹:“湖北尤其是武汉的城市面貌和现代化发展速度让我感到震惊。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正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武当山,代表团穿行于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于紫霄宫前,体味武当文化的深邃底蕴;在金顶上,感受武当山的雄伟和中国人民的建筑智慧。老挝国立艺术学院副院长阿努林感叹:“黄鹤楼与武当古建筑群所蕴含的东方美学,与老挝文化遗产遥相呼应,让我们深化了对亚洲文明共通性的理解。”
在宜昌,代表团瞻仰屈原故里,亲身感受穿越千年的家国情怀;远眺三峡大坝,无不折服于现代工程的磅礴气势和中国人民的高超智慧。老挝文化与旅游部官员提沙瓦动情地说:“这些天的所见所感,让我们更加确信,湖北人民的真诚友善,就像老挝清香的占芭花一样,令人难忘;老中友谊早已深植于心,像湄公河水一样,源远流长。”
携手并进,共绘合作新篇
此次访问,代表团与湖北文旅部门、文博机构等单位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就下一步深化文旅合作达成了广泛共识,为持续深化鄂老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双方坚信,这场金秋时节的相聚,既是深厚情谊的见证,更是美好未来的启航。中老友谊的薪火,必将在新一代的携手同行中传承不息,熠熠生辉,在历久弥新的传统友谊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推动文旅项目创新发展,促进艺术精品互鉴交流,加强非遗保护经验共享,深化青年一代往来互动,让“知音湖北”与“澜沧风情”在新时代的交流合作中迸发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巩固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据悉,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5年与老挝中国文化中心开展对口合作,双方全年开展了系列文旅交流活动,先后联合举办了“欢乐春节——知音湖北·遇见老挝”主题演出暨非遗展演活动、“中国故事”讲座和民族舞器乐培训、“茶和天下——湖北与万里茶道”主题图片展、“放飞梦想·中老少儿画展”等多场文旅交流活动,下一步还将持续深化湖北与老挝的文旅交流合作,谱写中老友谊新篇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