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刚刷到《红石榴餐厅》这部剧,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看完前两集,我立刻骑上电动车,从高新区(新市区)直奔剧中的‘红石榴餐厅’。”来自黑龙江的游客刘海萌说道。像她一样,不少观众在收看这部剧后,不约而同地踏上了一场“从屏幕到实地”的寻访之旅。10月23日下午16时,位于水磨沟区七坊街附近的《红石榴餐厅》拍摄地活了,总是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波又一波的前来感受剧中餐厅的烟火气息。
10月23日16时,来自黑龙江的游客刘海萌在红石榴餐厅,体验阿依夏妈妈站在柜台前的情景。
10月22日晚20时,首部聚焦新时代新疆都市生活的温情大剧《红石榴餐厅》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 - 1)黄金档重磅登场,同时在爱奇艺等网络平台同步上线,仅仅播出两集,凭借无滤镜的新疆风光、浓郁的烟火气息和温暖的情感叙事,迅速引发观众共鸣,甚至催生出“跟着电视剧打卡乌鲁木齐”的现象级热潮。
剧中,由白宇帆饰演的美院毕业生明亮放弃深造机会,回到家乡乌鲁木齐接手养母濒临倒闭的红石榴餐厅,并与童年挚友古丽娜尔(加奈那饰)共同奋斗的故事。剧中既有两代人经营理念的碰撞,也有新疆美食与自然风光的视觉盛宴,更通过“石榴籽”的隐喻,以生活叙事串联起当代新疆的鲜活风貌,既有烤肉、抓饭等美食诱惑,也有雪山、草原与城市天际线的碰撞。
10月23日16时,来自黑龙江的游客刘海萌在红石榴餐厅,观看剧中明亮的画作。
“我想着早点来,能点一份电视里的抓饭和奶茶,没想到,现实中的红石榴餐厅不营业。”刘海萌语带遗憾,她对电视剧中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的新疆生活场景赞不绝口,并预言说:“看到这部剧,觉得新疆乌鲁木齐旅游又会迎来爆火,因为这样一个轻松中带着温暖的故事,特别是剧中无滤镜的新疆大片式的美景,让观众沉浸其中,又充满了向往。”
刘海萌的期待,恰恰反映了《红石榴餐厅》这部剧所传递的核心价值——温暖、包容和家园情怀。“红石榴”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正如剧中,这个看似平凡的小餐厅,却成为了连接四面八方、形形色色人群的纽带。
10月23日16时30分,红石榴餐厅明亮画室一角。
刘海萌遗憾的背后,是观众对剧中构建的情感空间与新疆生活的深切向往。刘海萌说:“多么希望在拍摄地建一家真实营业的红石榴餐厅。让前来打卡的人们,能在石榴树下喝茶、参观明亮的画室,还能在这里品尝地道的新疆美食。”她希望所有被这部剧打动的人都能够身临其境,让“红石榴餐厅”成为展示新疆美食和生活场景的窗口。同时,可以结合电视剧的剧情,开发相关的旅游线路和文创产品,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乌鲁木齐的悠久历史和风土人情。
10月23日16时30分,站在红石榴餐厅二楼拍摄院中的石榴树和茶桌。
33岁的郑尚林也是循着剧中的“线索”而来。他特意搜索到红石榴餐厅,只为一睹剧中明亮接手经营的餐厅究竟是何模样。“这边在挖石榴树,那边明亮气喘吁吁奔跑着前来阻止,这戳中了我的泪点。”所以,郑尚林想要看看红石榴餐厅的真实模样。
10月23日16时30分,虽然已是深秋,红石榴餐厅后院的石榴树叶已凋谢,但一个个石榴却依然挂在枝头。
“外观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红石榴餐厅,就像散落在乌鲁木齐街道上的每一家餐厅,里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市民,大家就像石榴籽一样互相帮助支持。”郑尚林站在现实中的“红石榴餐厅”外,突然明白了这部电视剧的意义——通过一家餐厅里发生的温情故事,展现了新疆各民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和谐共处的生动画面,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年轻人扎根家乡、建设家乡的精神风貌。
10月23日17时,红石榴餐厅外,陆续有市民前来打卡。
多说一句
接到探访“红石榴餐厅”的任务时,距离预定抵达时间仅剩两个多小时。搭乘公交车后又步行一刻钟,下午15时49分,我终于在水磨沟区温泉西路北三巷——一片紧邻居民区的普通巷道里,找到了这处安静伫立的餐厅。
此时,一位头戴头盔的红衣姑娘正轻叩门扉。见无人应声,她俯身从门缝向里张望。这位27岁的黑龙江游客刘海萌告诉我,她刚看完电视剧《红石榴餐厅》的前两集,便立刻搜索定位,专程前来打卡。
在与她交谈的短短时间里,前来探访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有人三三两两驱车而来,有人独自默默拍照留念,也有人呼朋引伴在此合影。尽管方式各异,大家却怀着一个共同的期待:能走进这间“红石榴餐厅”看一看——看看明亮执意保留下来的那棵石榴树,也看看木拉提师傅烹制抓饭和大盘鸡的厨房。
眼前虽无人头攒动的喧嚣,但这陆陆续续、不曾间断的打卡人流,却让我内心颇为触动。一部仅仅播出两集的电视剧,便能吸引本地市民与远方游客共同追寻至此。这无疑印证了,一部成功的文艺作品,足以成为展示新疆、展示乌鲁木齐日常生活与情感温度的绝佳窗口。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微信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