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塘街道夏泽村的大横坑自然村,地处两山夹峙的峡谷中,村民以叶姓为主,沿溪而居,呈带状分布于山谷中。
叶姓村民从山上的叶家山村分迁而来,两宋之交,天下纷乱,曾任南颖太守的天台人叶基迁隐于龙山,逐渐成村,将龙山改称为叶家山村,后裔分布各地。
穿过大横坑村的溪流称为里山溪,发源于柯桥区与诸暨市交界崇山峻岭之间的凉帽尖,汇聚夏泽盆地之水,是鉴湖江的源头之一。
村庄尽头的铜井坞山塘,始建于1962年,如今是当地的饮用水库。
村里有位老太负责守路,禁止游客进山游泳玩水。
绍兴市夏泽水库的前期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工程估算总投资约33.5亿元,初定总库容3684万立方米,计划2027年正式动工开建,大坝拟建于莲花岗与紫岩山之间的峡谷中,一道大坝,将重新锁住夏泽盆地之水。
大禹治水造就的夏泽盆地,田园平旷,屋舍俨然,将重新变身为浩渺的大水库。
淹没区的村庄,因此面临拆迁之命运改变。
从大横坑村沿泥石公路前行进山,可以到达凉帽尖下铜井坞山岙中的学寨水库,避世而远离,是绍兴市内最隐秘的水库,因为山高路远,海拔较高,游人少至,被誉为绍兴的小天池。
泥石公路狭窄,两侧荒草杂木疯长,容易划伤车辆,颖之的探访学寨水库之行,导航大横坑村,从村庄尽头的铜井坞山塘旁边开始徒步,往返里程约四公里,海拔提升约200米,用时约两小时,见识隐秘而美丽的学寨水库,不虚一行。
学寨水库始建于1968年,是农业学大赛的产物,故名学寨水库,主要用于灌溉和发电,修建的水渠称为绍兴红旗渠,1971年建成发电后,点亮了千家万户。
当年绍兴县的三电办公室,指的就是学寨水库电站、平水江水库电站和长征水库电站,为解决绍兴农村的用电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纪念碑上有那个年代特的标语,来到这里,仿佛时光倒流至当年的峥嵘岁月,人们虽然吃不饱饭,依然热火朝天。
手工年代建设学寨水库异常艰辛,夏泽村里建有“学寨水库”陈列馆,可供人们追忆历尽艰辛的峥嵘岁月。
当年为灌溉和发电而建设的水库,如今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铜井坞山岙中,溪水汇流成瀑,瀑下成潭,状如水井,深不可测,人称洞井,井壁圆润而光滑,呈古铜色,神似台州市天台县石梁镇内的铜壶滴漏奇观,因此称为铜井,岭后的村庄故名铜井村。
水库改变了铜井坞的原始地貌,原有地质奇观铜井已难寻踪迹。
从大横坑村、经学寨水库至叶家山村,再返回大横坑村,正好形成环线,奈何古道荒芜,人迹罕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