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
有这么一座城:
她是江南文化的诗眼,
是乾隆六次南巡必至的眷恋,
是文人笔下的"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地",
是无数诗词歌赋永恒的归处。
她是一座活着的古城,
历史学家顾颉刚曾考证:
“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时物”。
2500年来从未迁址,
至今仍在时光的原点浅吟低唱。
她被赞为"人间天堂",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寅曾这样感慨:
“世间乐土是吴中”。
至今仍是长三角最璀璨的明珠,
是温柔富贵的具象呈现。
她被唤作"东方威尼斯",
两万余条河道编织成网,
四百余座古桥连接古今,
处处皆是"人家尽枕河"的生动写照。
它就是:
苏州
向往江南的人,终会抵达苏州;
而懂得秋日浪漫的人,
更会将苏州列为必访之地。
苏州是一座现代繁华与古典风韵,
平衡得恰到好处的城市;
它既有大城的便利与活力,
又有小城的从容与雅致。
她是最中国的城市样本,
特别是在秋天,
整座城便成了流动的《姑苏繁华图》。
每一步都仿佛行在宋词里,
每一眼都似看见梦中的江南。
一入秋,苏州就美成了姑苏;
一到秋天,就让人想去。
苏州的秋,
是一幅徐徐展开的丹青长卷。
若问最佳时节,
则在十月下旬至十二月上旬。
此时天气凉爽,
正是漫步姑苏、
尽享江南秋韵的绝佳时节。
01
苏州的秋天,是园林写就的立体诗
一座的苏州城,半部园林史
秋天的园林,方寸间的天地大美。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拙政园,
秋日色彩达到了艺术的巅峰。
不再是春夏的单一青绿,
枫红、银杏黄、乌桕紫、金桂香...
拨动了游人的心弦。
中国四大园林之一,
“小家碧玉”的典范之作留园 ,
留住的是满园关不住的秋光。
冠云峰在澄澈的秋空下更显峭拔,
而庭院中的几株老枫红得热烈,
与黛瓦粉墙演绎着青绿山水。
沧浪亭的秋是古朴的,
沧浪亭-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
秋色格外古朴典雅。
亭台水榭与斑斓林木相映成趣,
游园惊梦,一框一景,
在秋日里更显意境悠远。
以“雅”著称的艺圃,
最得姑苏真味,
堪称苏州园林中最具诗人气的存在。
网师园在桂香弥漫的秋夜,
最适合聆听一曲《太湖美》。
吴侬软语揉碎在夜色里,
恍若穿越千年时光。
02
苏州的秋天,是古刹点染的禅意画
秋日的苏州,
山林古刹褪去了水墨的淡雅,
披上了油画的浓烈。
“天平红枫甲天下”,
天平山的秋色由三代枫香共织锦绣。
范仲淹纪念馆坐落于此,
让人在欣赏“万丈红霞”时,
遥想“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千古情怀。
苏东坡曾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虎丘的秋就是苏东坡赞叹的回响;
这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迹胜地,
秋色中的虎丘塔屹立如剑;
云岩寺塔在金色银杏的簇拥下,
落日映照石阶,枫叶低语,
诉说着千年往事。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将古诗意境具象化。
秋色中更添愁思与古意,
钟声清越,乌篷船摇曳,
让人顿悟“江枫渔火”不是愁绪,
而是与自我和解的宁静。
西园寺的千年银杏下,
僧人扫叶的背影与慵懒的喵咪,
此情此景,本身就是一幅充满禅机的画。
若是有机会来吃上一碗素面,
飘来的麻油香,混着经堂梵唱,
成就立体的秋日交响。
紫金庵的秋日,
院中八百岁的银杏将金光洒向宋泥塑像,
像是在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03
苏州的秋天,是街巷流淌的日常诗
苏州的秋意,不止在景区,
更流淌在寻常巷陌间。
道前街的银杏,
是苏州秋季最负盛名的街景。
金黄灿烂,明媚耀眼,
不属于某个园林或寺庙,
而是属于每个为之驻足的普通人。
平江路的秋天,
茶香与吴侬软语的评弹在空气中飘荡。
找一家沿河的咖啡馆或茶馆,
靠窗小坐,看手摇船划开秋水,
时光仿佛在此停驻。
苏州大学被誉为“最美校园”,
百年老建筑在红枫和梧桐的映衬下,
书香与秋香融为一体,
漫步其中,
恍若回到白衣飘飘的岁月。
当秋阳西斜,
山塘街的红灯笼次第点亮,
让古街飘起带着记忆的香气。
金鸡湖的秋夜,
现代与古典在此握手言和。
月光码头的咖啡香与东方之门的激光秀,
为古老的苏州添上少许赛博朋克。
04
苏州的秋天,是舌尖品尝的风物诗
苏州的秋宴,
是一场从舌尖到心灵的温暖抚慰。
秋天来苏州,
必尝一只阳澄湖大闸蟹。
蟹黄丰腴,蟹膏黏唇,
佐以陈年花雕,
便是秋日最顶级的享受。
除了大闸蟹,
必品一碗桂花鸡头米。
用糖水煮制,撒上新采的桂花,
清甜软糯的滋味,
是每个苏州人念念不忘的秋日记忆。
除了鸡头米,
必试一碟桂花糖藕。
糯米塞入莲藕,淋上桂花糖浆,
软、糯、甜、香,
堪称江南甜点的经典代表。
还有母油船鸭、藏书羊肉……
苏州的秋宴,
用味蕾铭记季节的馈赠。
这个秋天,总该下一趟江南,
来一次苏州吧 !
漫步在千年园林里,
一步一景 一门一窗 ,
皆藏着东方人骨子里的浪漫与玲珑。
·END·
【作者:走吧网;公众号:走吧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