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深秋,黄平旧州机场运营团队紧扣秋冬景观特色与游客实际需求,紧锣密鼓推进各项工作。当前,机场正将重点放在明年低空观光航线规划上,计划延续“景景串飞”模式,把黄平本地景点与黔东南各县旅游资源串联成线,让游客从高空视角直观领略黔东南独特的运动活力与浓郁民族风情。
在黄平旧州机场的上空,飞行员们一如既往驾驶载人轻型飞机翱翔蓝天。今年以来,作为贵州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机场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稳步推进飞行培训、研学科研试飞、航空护林等核心业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飞行学员200余人、飞行教员120余人,圆满完成6款科研飞机的试飞任务,实现安全飞行超万小时、数万架次,不仅为贵州低空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更为黄平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筑牢了坚实基础。
黄平且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侯珉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低空经济提升为新兴战略支柱产业,这让我们倍感振奋。作为贵州省内首家面向大众的通航公司,黄平旧州机场且兰通航过去八年扎实推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接下来,我们将乘着二十届四中全会的东风,苦练内功,充分发挥通航机场的‘孵化器’作用,推动低空产业做大做强,并将成熟的服务模式复制到黔东南州及省内其他适宜地区。”
产业发展再添新引擎。今年6月,总投资10.03亿元的“黄平(贵州)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基地项目”正式落地。该项目将建设无人机生产制造中心、低空经济指控中心等关键设施,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红色文化与低空经济融合的示范园区。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培训无人机飞手1万名、量产无人机150套、吸引游客300万人次,带动千余人就业,最终形成辐射西南地区的低空经济集聚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部署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黄平旧州机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机场将以贯彻全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自身优势、细化发展路径:一方面巩固飞行培训、科研试飞等现有业务,优化培训体系与试飞保障流程,全面提升服务品质与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深度挖掘黄平文旅资源,推动低空观光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低空旅游产品。同时,积极探索“低空经济+”多元业态,拓展应急救援、空中巡查等应用场景,力争建成黄平低空经济核心枢纽,以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助力黔东南文体旅融合迈上新台阶,为贵州新兴产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作者 | 张龙 向佛荣
编辑 | 吴森楠
一审 | 陈孝新
二审 | 吴胜军
三审 | 杨宇
投稿邮箱 | hpxxwzx@126.co m
关注我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