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石家庄
关注斗恩担仇带给你不一样的思路和视角
当正太铁路的汽笛声穿越121年时光,当法式浪漫与“摇滚之城”的活力碰撞,2025年10月21日至23日,石家庄法国日系列活动的举办,为这座因铁路兴起的城市,开启了一场跨越山海的国际对话,也让石家庄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回溯石家庄与法国的渊源,绕不开正太铁路这一关键纽带,也绕不开一位对城市肇兴影响深远的人物——法国工程师埃士巴尼。1903年,他担任正太铁路局总工程司,主导铁路勘测与建设,不仅将起点改至石家庄,更以这条铁路为城市发展埋下“第一粒种子”。早年间我曾发文倡导,为纪念这份深刻的联结,石家庄可设立埃士巴尼街道或雕塑:即便当时铁路建设的背景复杂,修建目的与线路确定的考量并非全然为了城市发展,但客观上,这条铁路推动了石家庄从村庄到城市的蝶变,更见证了石家庄与近代外国文明的早期对接。这份跨越国界的联结从未中断,而此次法国日活动,正是对这段历史遗产的致敬,更是中法全面战略合作背景下,石家庄深化国际交流的主动实践。
从文化对话到经贸洽谈,从文旅探索到历史回望,法国日活动以多元场景搭建起石家庄与世界沟通的桥梁。10月22日,活动在原正太铁路石家庄车站售票厅旧址拉开帷幕,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现坤与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艾文鸿共同致辞,为这场“世纪重逢”定下友好基调。当天,《百年正太 光影交融》摄影展用影像重现铁路与城市的变迁,正太铁路及正太饭店历史文化研讨会深挖历史底蕴,中法文旅合作发展对话会探讨业态创新,中法企业经济合作对话会则为务实合作寻找新机遇。此外,阿尔斯通、达索集团等法国知名企业代表与石家庄政企展开工作会谈,多组重点项目签约落地,让交流成果从“对话”走向“实践”。
文化与体验的交融,更让法国嘉宾深度感知石家庄的独特魅力。活动期间,法国嘉宾走进河北博物院,为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等文物驻足临摹;漫步龙泉古镇,在青石板路与红灯笼间品尝缸炉烧饼、驴肉火烧,与传统杂技演员热情互动;探访石家庄车辆厂法式别墅,在拱形窗与雕花铁艺中邂逅“故乡元素”;在石家庄城市馆通过VR技术“穿越”未来,在隆兴寺为摩尼殿壁画的精湛工艺赞叹。而此前一晚,嘉宾们漫步湾里庙步行街,在户外摇滚的激情节奏中即兴唱跳,在同乐戏台听戏曲、在郭海博工作室体验铁板浮雕,在正定古城的华灯下感受千年风华——这些场景,既是文化的双向奔赴,更是石家庄“有底蕴、有活力、有温度”城市形象的生动呈现。
作为一座因铁路兴起的城市,石家庄从未停止走向世界的脚步,但举办如此高规格、多维度的“外国日”活动,在我扎根这座城市的四十余年记忆里,尚属首次。此次法国日活动的意义远超一场普通的国际交流:它不仅让正太铁路的历史价值被重新聚焦,更让“埃士巴尼与石家庄”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也让我此前的倡导有了更具象的现实呼应——对历史的纪念,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评判,而是对城市发展脉络的尊重与梳理,这份开放与包容,正是石家庄走向世界的底气。
更重要的是,这场活动彰显了石家庄拥抱世界的决心。从“摇滚之城”的青春活力,到织音1953工业遗址改造的创新实践;从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到为法资企业提供“最优质服务、最坚实保障”的承诺,石家庄正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举措”,向世界证明自己是一座“值得投资、值得探索、值得停留”的城市。正如法国嘉宾所言,“这里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游玩的乐趣”,而这份魅力,需要更多国际平台去传递。
法国日活动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石家庄与世界深度联结的新起点。未来,期待这座城市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法国在文旅、经贸、教育等领域展开更深入的合作,更期待石家庄能与全球更多国家搭建交流桥梁,让“石家庄故事”被世界听见,让更多人来到这里、了解这里、投资这里,让这座“活力之城”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关注头条号斗恩担仇@斗恩担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