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鑫
金秋时节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800多亩稻田翻涌如金涛;秋夜的良渚文化大走廊舞台,国乐与舞姿交织成韵。良渚文化大走廊“渚多好戏·金秋拾趣”秋季活动精彩纷呈。自10月18日启幕持续至11月2日的“良渚遇‘稻’你”秋收活动以“沉浸式农耕+文化展演+非遗体验”的多元形式,让五千年前的稻作文明“活”在当下,也让良渚文化大走廊“活化遗产、连接古今”的理念落地生根。
一稻承古今:以“耕”为媒,触摸有温度的文
稻作,是良渚文明最鲜活的“基因密码”——池中寺粮仓遗址发现了近20万公斤炭化稻谷,佐证了五千年前成熟的稻作农业体系;如今,金色良田吹响收割号角,“现代化机器的轰鸣与传统打谷场的古朴相映成趣,稻香里的旋律,展现着古今对话的丰收图景。
在“良良的打谷场”,亲子家庭弯腰挥镰、躬身打谷,指尖触到稻穗的粗糙,掌心接过新米的温热,在汗水中读懂“粒粒皆辛苦”的千年分量;“良良的打谷场”研学营以“植物展探秘,农耕实操,市集打卡”的闭环行程,让青少年用双手触摸良渚稻作文明。而“稻田的礼物”美育手作中,稻穗化作画笔下的风景;稻香音乐会上,旋律裹着谷物的气息流淌,再搭配夜间秋季活动《秋韵良渚》开场舞的灵动、《盛世国乐》的壮美,从视觉、听觉到触觉,良渚稻作文化正悄悄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日常。
这片承载文明的土地,更是良渚文化大走廊精心耕耘的“文化沃土”。良博映玉、瑶山望日、莫角听风、石坞微澜、文润藏珍……每一处图景都蕴含深厚历史底蕴,也让“丰收的喜悦与历史的厚重交融”,成为每个参与者的切身感受。
一廊连未来:多趣联动,解锁文明传承新玩法
“渚多好戏”不仅是守护良渚文脉的诠释,更是让五千年文化焕新为当代潮流的实践。除了稻田里的农耕体验,良渚文化大走廊的秋日热闹遍布各处:仁和的青豆飘香中,战“豆”季吸引一家老小齐上阵、亲朋好友同竞技,传承着烟火里的非遗记忆;瓶窑老街的拾月奇幻仙游会现场,火虎舞喷薄出千年未熄的火焰,烧火龙在夜空中划出惊艳赤练,非遗绝技抖空竹的灵动、余杭滚灯的雄浑,看得人屏息凝神、心潮澎湃。
科技与传统的碰撞更添新意。“良渚VR大空间·神纹之约”让访客戴上设备就“踏入”五千年前的古城;舞台上,《良渚寻迹》合奏循着乐声追溯先民生活图景,箜篌独奏用细腻音色交织古画秋意与良渚风情,国潮乐则点燃现场活力,展现“守正创新”的文化底气。
正如活动传递的理念,良渚文化大走廊从不是单一的“遗址展示区”,而是通过“文化活动+研学教育+文旅融合”的组合拳,构建起“全年龄段覆盖、多场景参与”的文明传播网——游客不再是“隔着玻璃看文明”的旁观者,而是“亲手触摸历史”的体验者、传承者。
活动主办方表示,未来良渚文化大走廊将持续深挖良渚文明核心价值,推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参与感”的文化活动,让千年稻作精神在当代绽放新生命力。目前,“良渚遇‘稻’你”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市民可通过线上报名参与,不妨走进良渚的金色稻浪,赴一场与五千年文明的浪漫秋日之约,亲身体验这份“金秋之趣、文化之美”。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