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嘉年华#“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九九重阳,因与“久久”同音,又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寓意。古时,这一天,人们通常会放下手头琐事,佩茱萸,簪菊花,登高望远,赏菊晒秋。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正式确定为“老年节”,又称“敬老节”,从法律层面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传承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
又是一年重阳时,如果你登山没时间,那就来泰山王母池吧!一个免费的景点,饮王母甘泉,抚千年银杏,拜药王祛病,祈王母添寿,一起感受地道的重阳氛围。
王母池,汉代称王母庐,位于虎山水库南面,西濒老君堂,东邻梳洗河,三国魏人曹植《仙人篇》曾有“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之语,可见它的历史之悠久。
王母池内游人如织,却不拥挤。山门内,院落东西各挺立着一棵银杏树,树干笔直地伸向天空,枝桠间缀满了金黄的叶片,美得精致。巨大的香炉前,有不少游客手擎三注点燃的清香,默默祈祷,祈愿平安顺遂、亲友安康,青烟袅袅,载着心中的祝福飘向远方。
王母泉放生池旁,有领着孩子的年轻夫妇,有结伴而来的青年,还有孤独的背包客,他们依次隔着玻璃窗,好奇地向墙壁内隐藏的甘泉张望。(注:已上锁保护)《水经注》中记载,帝王封禅泰山时,常在此饮水、休憩,是泰山七十二名泉之一。也许,游人们也想沾沾帝王气吧。
药王殿前格外热闹,好多年轻人陪着父母来祈福,那份虔诚让人动容。看到一位大姐很认真地给老母亲讲解着什么,老人不住地点头,场景格外暖心。
殿南首立着一块奇型石,人称“月石”,如果身体有病,可用手抚摸奇型石,再按摩患处,可止疼治病,据说还非常灵验,已被游客抚摸的十分光滑。这儿聚集了很多游客,在抚摸石头时,又纷纷拍照,希望病痛随之远去。
其实,现代人早就不指望神明包治百病,但这份仪式感里,却藏着我们最朴素的愿望,愿时光慢些走,愿陪伴再长久些,因为只有陪伴,才是最好的敬老。
北上方是王母殿,很多游客、信众在虔诚叩拜。香火缭绕中,仿佛藏着无数心愿,关于健康、关于团圆,还有那些说不出口却又放不下的牵挂。
看到有一对老人,正在悄悄地说着什么。我上去搭讪,大爷说,他是济宁的,今天孩子带他们老两口来泰安旅游,刚从普照寺过来,明天登泰山。他顺手指了指西边大树下一对带孩子的年轻夫妇,想必是儿子和儿媳。他接着说道,在这儿上注香,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就图个全家平平安安,孩子工作顺顺利利,也算是个心里安慰吧。很豁达的一位老爷子。
后院幽静雅致,有七真殿,供奉着吕洞宾等七位神仙。对面还有悦仙亭,据传是王母娘娘说法讲经的地方。很多游客游走其间,却没有喧嚣,也许是怕打破了这份宁静的氛围。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千年前的登高望远,今天的回家吃饭,原来指的都是同一个方向——爱要及时,别等“下次”!请多抽出些时间来陪陪父母,聊聊家长里短,唠唠工作上的开心事,是对父母最好的慰藉。
我是@泰山旅游那些事儿,喜欢这篇文章,就动动你发财的小手,加个关注点个赞,转发出去留个言!期待分享你的建议和观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