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正值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继前期在德国法兰克福、奥地利维也纳的顺利开展之后,10月24日至27日,“来自熊猫家园的邀请——成都熊猫周”系列活动继续在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精彩亮相。活动涵盖大熊猫IP海外推介、熊猫车队巡游、文旅生态对话等多个板块,共吸引来自中欧两地政治、经济、艺术等领域超300位嘉宾参与,累计触达欧洲民众超10万人次。
成都&巴黎:对话文旅 共绘浪漫时光
156年前,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揭开了大熊猫科学发现史的序幕。此次“来自熊猫家园的邀请——成都熊猫周”活动,续写“熊猫故事”,让成都与巴黎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交流互鉴。
许燎原、熊猫邮局等成都著名艺术家或知名IP参与的“熊猫家园:梦想与生活”主题艺术展在巴黎国立工艺学院率先登场。展览陈列了绘画、雕塑、潮玩、摄影、非遗、文创、书籍与数字创意等八类作品,总量超过200件,从多维视角解读熊猫与成都文化的融合。
熊猫造型茶杯、蜀绣文创等展品成为现场网红,“萌点”与匠心同在,引发现场市民赞叹不已。巴黎市民玛丽表示:“这是我第一次通过这些文创作品走近成都,这里悠久的历史、良好的生态环境、充满趣味的工艺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一次旅行一定要去看熊猫基地。”此次巴黎活动吸引观众逾两千人次,成为了中欧文化互动中的新落点。
展览期间,“携手熊猫家园浪漫之旅——成都与巴黎文旅对话”同步举行。双方围绕“城市IP运营”“文旅消费升级”“文化落地模式”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法国前旅游发展署副秘书长让·路易·巴兰德罗评价道:“成都用熊猫为文化纽带,搭建文旅桥梁,其‘文化牵线、产业落地’模式极具推广价值。”法籍物理化学家、汉学家贝文江则分享:“我收到了成都的诚意邀请。这里不止有熊猫,更有一道文化与未来共振的风景线。”
成都传媒集团相关负责人还向来宾们介绍了“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的情况,并向全球艺术家发出热情的参赛邀请。中法艺术家共创的《时空共生》作品,熊猫化身量子沙漏,惊艳全场。
成都&布鲁塞尔:对话生态 前瞻城市未来
当地时间10月27日,布鲁塞尔市政公共文化空间成为了成都“生态名片”的展示窗。
“公园城市熊猫家园展览”以生态照片墙与纪录片为载体,直观呈现成都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的美好人居图景。照片中的口袋公园、老厂区改造、城市绿道,令当地民众直观感受城市生态复兴的形态与温度。展区累计吸引上千名市民驻足观看。
在“成都—布鲁塞尔生态对话会”上,“城市绿色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两大议题引起了两地专家的热烈讨论,成都经验也让出席对话会的比利时天堂动物园熊猫科研负责人杰拉·沃特斯博士等生态治理领域专家产生广泛共鸣,也为成都在欧洲的城市治理形象加注绿色标签。比方杰拉·沃特斯博士坦言:“成都将发展与生态结合的做法,对欧洲城市具有启发意义。通过这个对话,我们感受到了来自熊猫家园的诚挚邀请,希望未来展开更多深层技术合作。”
地标巡游:熊猫车队带来沉浸式移动展厅
在巴黎和布鲁塞尔,熊猫车队穿梭于城市地标,“成都造”新能源车队以大熊猫形象为核心,融合成都的城市元素以及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元素,采用鲜明、活泼的装饰色彩搭配,突出成都的热情与活力。每辆车的后备箱里则满载着来自成都的独特风物,成为行走的城市邀请函。
10月25日,巴黎的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等名胜见证车队身影。车队一度驻足、引发人群围观。法国游客托马斯惊喜拍照:“太可爱了,这样的熊猫车比海报还亲近!成都带来的,不只是城市印象,更是一种诗意盎然的生活方式。”车队后备箱变身“移动成都展厅”,现场展示了“成都造”的蜀绣挂件、熊猫周边及其他文创产品等,让观众“摸得见”成都的模样。
10月26日,车队于布鲁塞尔原子球塔、王宫、大广场等地标间穿行。车内同时派发中英双语旅游手册、熊猫基地优惠券等小礼品。当地市民安娜在体验蜀绣制作后兴奋地表示:“成都的非遗手工令人向往。以往我总觉得中国距离欧洲太遥远了,但是我看到你们今天的分享,我才发现成都的交通非常便捷。我计划明年来成都——看熊猫、吃美食、逛公园!”
本次“来自熊猫家园的邀请——成都熊猫周”系列活动还在德国法兰克福、奥地利维也纳分别进行了经贸、音乐的主题对话,向欧洲展示了成都立体丰富的城市风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嘉 图片 主办方 责任编辑 蔺虹豆 编辑 黄一可 审核 蒲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