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重庆和武汉,两座城市有诸多共同之处,都是著名的江城,都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当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今年夏天,小编去武汉呆了一周 ,亲身感受了这座城市和重庆的不同之处,忍不住想一吐为快。
江湖气息,一脉相承。武汉和重庆一样,都是巨无霸城市,武汉的大是铺开的,从武昌到汉口,感觉像出了趟远门;重庆的大是叠起来的,但要说感受最深的还是两江交汇的格局,让我有一瞬间的恍惚,觉得嘉陵江和长江又在武汉碰头了,这种因大江大河而生的磅礴,让两座城市是那样的相通,几乎是一脉相承。
天气热得如此熟悉。都说重庆、武汉是两大火炉,这次算是领教了其中的微妙差别,重庆像是一个蒸笼,两江环绕,湿度大,夏天那种热是闷着的,像在桑拿房里;武汉则完全是一个烤箱,太阳明晃晃地直射,干辣,热得直接,走在路上仿佛能听见自己皮肤滋滋作响,但好处是偶尔会有风吹来,是干的,比重庆的湿热体感上要舒服那么一丁点。
城建有肉眼可见的差距。重庆虽是山城,地形复杂,但它的基建是史诗级的,桥隧、立交、轨道交通穿楼而过,来福士、大剧院等城市地标极具标志性,在渝中半岛看对岸的江北嘴,现代化的城市天际线非常整洁、壮观。
武汉给人的感觉是城市大而散,城市风貌缺乏统一性,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长期独立发展,形成了各自为政的格局,导致刚在汉口看到大片漂亮的租界老建筑,转过一个街角就是城中村和杂乱无章的现代楼房,这种新旧交织、风格混杂的现象非常普遍,降低了城市的整体精致感。
两地气质上的差异。网上有个精辟的总结,重庆是“江湖”,武汉是“码头”,江湖讲情义和快意恩仇,码头则更注重流通和来来往往,所以你感觉两地人同样直爽,但有不同的内核:重庆人重情义,讲交情,有袍哥文化的豪气;武汉是九省通衢,见多识广,所以武汉人的直爽里带着一股精明和洞察力,重实效,讲板眼,就像两地人说话,虽然都属西南官话,听起来都有点冲,像在吵架,但重庆话更泼辣爽利,武汉话则语速快,脑子转得更快。
旅游资源和可玩性上的差距。重庆有12个国家5A景区,有158个4A景区,而武汉则有3个国家5A级景区,4A景区有24个,旅游资源差距明显,可玩性差别也很大。
重庆的核心吸引力在于主城有魔幻8D的立体景观,能快速抓住游客眼球,随手一拍就是大片,洪崖洞、李子坝轻轨穿楼、长江索道、皇冠大扶梯等景点密集,而且极具话题性和传播性,能瞬间引爆社交媒体,视觉冲击力极强。
武汉文旅的吸引力在其磅礴的江湖气魄和深厚的历史人文, 这是一种更宏大,但需要静心细细品味,东湖之辽阔远超杭州西湖,骑行、漫步极其惬意,黄鹤楼、湖北省博物馆,文化分量极重,但需要一定的文化储备才能深度共鸣,不然就是到处一游;武汉的长江夜景虽然也很美,但和重庆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两岸的建筑灯光秀太平了 ,缺乏重庆那样的层次感和魔幻感。
舌尖上的美食对决。两座城市都有“过早”的仪式感,在重庆,一天的唤醒靠的是一碗小面,麻辣鲜香,简单粗暴;武汉人“过早”却像一项全民运动,豆皮、面窝、烧麦、糊米酒,种类多到令人发指,我必须承认,在早餐的丰富性和仪式感上,武汉赢了。
湖北菜的口味也更丰富,鲜、咸、香、微辣皆有。吃了排骨藕汤,能感受到江汉平原的滋润富足;吃了清蒸武昌鱼,能体会到江湖的鲜,不像重庆菜麻辣到底,但说实话,连吃了几天,总觉得缺点什么,后来才明白,还是少了那股能让人瞬间清醒的麻辣。
武汉和重庆,两座城市太像了,一样的火辣,一样的大江大湖,一样的市井气息,一样的直爽,但在很多方面又全然不同,也正是它们的不同和各具特色,才让无数的游人流连忘返,也是两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欢迎关注慕士塔格的季风,让我们一起去看世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