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北大荒旅行社组织的黑龙江兵团战友江西三山行团队,入住于葛仙村风景区内的仙村客驿,故此,每当大家回到住处后,只要有时间,有兴趣均可以乘坐景区内部观光车进入村中一游。仅团队统一组织的登葛仙山,进葛仙村先后达四次之多。好的是村内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均丰富多彩,故此也很值得一游。
走进葛仙村(摄影:冯赣勇)
2025年10月20日17:00,记者跟团队再次乘车进入葛仙村开启夜游之旅。首先趁着天还未全黑下来,大家来到太虚幻境景区体验船游仙境的乐趣。葛仙村船游,是葛仙村景区内的特色游览项目,能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仙侠般的浪漫。
葛仙村船游(摄影:王珏)
我们从葛仙村众妙阁下面的码头登船,四人为一船,动力为脚踏式,船游太虚幻境,可穿古镇水道而行,两岸阁楼倒映在水中,景色如诗如画。船游其间,游客还可提前准备少量鱼食,投喂跟着船游的锦鲤,欣赏“鱼跃水面+古桥倒影”的美景,拍摄出极具氛围感的照片。登岸后街头会遇见帅气的小哥邀请你做游戏,获胜者赢得银票收获小礼品。
游戏小哥(摄影:冯赣勇)
结束船游后,来到葛仙村较高的一座建筑,原以为是博物馆,结果到跟前才知晓,原来这里是每天在此用团餐的葛仙村天元餐厅。晚餐后已是华灯初上时分,古镇灯光相继亮起。夜幕降临,葛仙村仿佛开启了“仙侠模式”,游客开始感受古村的静谧与繁华。此时,村中展现出与白天截然不同的梦幻景象。
天元餐厅(摄影:冯赣勇)
走进葛仙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灵宝仙街和月牙巷的灯笼长廊。数百盏非遗灯笼悬垂,暖光与古风建筑相互交织,漫步其中,仿佛闯入了《千与千寻》的奇幻世界。众妙阁是夜游记的核心看点。
众仙阁夜景(摄影:冯赣勇)
众妙阁是葛仙村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葛仙村中心位置,三面临水,一面靠街。其名取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主楼高26米,宽14米,为三层四柱纯木攒尖顶结构,采用古代建筑工艺,尽显古朴典雅之美。
俯瞰村中一角(摄影:冯赣勇)
作为景区的制高点,游客登上众妙阁,可将葛仙村的全景尽收眼底,远处青山连绵,云雾缭绕,脚下古村建筑错落有致,溪流穿村而过,宛如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特别是村中宣传板上的一句话:“来葛仙村过几天神仙日子”很有诱惑力。
村中宣传板(摄影:冯赣勇)
夜晚是众妙阁最美的时候,景区通过灯光、3D投影等现代科技手段,为其打造了一场精彩的光影秀。灯光变幻间,展现出道教“天人合一”的意境,同时配有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等画面,腾龙、飞凤等图案在阁身上流转,美轮美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拍摄。
穿汉服的小姑娘(摄影:冯赣勇)
夜游过程中,游客还可以品尝铅山烫粉、灯盏粿、葛粉凉皮等特色小吃。特别是村中时常可见穿着浅色系汉服,手持团扇或油纸伞的年轻女子穿梭在古街小巷的景象,颇有一番沉浸式体验仙侠江湖的浪漫,只要随手一拍,好似就是仙侠剧的女主。
夜幕中的葛仙村(摄影:王珏)
葛仙村的夜,是褪去白日喧嚣后的仙侠秘境。当最后一缕霞光掠过葛仙山的轮廓,古镇的灯笼次第亮起,青石板路映着暖黄的光晕,流水载着灯影缓缓流淌,一场沉浸式的夜游盛宴便悄然开启。
洗尘门(摄影:冯赣勇)
一般来说,葛仙村的夜从“洗尘桥”开始苏醒。这座横跨溪流的古桥,桥身被暖橙灯光勾勒出温婉的弧线,桥下溪水潺潺,倒映着两岸鳞次栉比的仿宋阁楼,飞檐翘角在水中碎成粼粼波光。
瀑布景观(摄影:冯赣勇)
沿着桥边的步道前行,沿街的商铺挂起油纸伞、红灯笼,竹编灯笼透出柔和的光,将墙面的木纹、窗棂的雕花映照得愈发清晰。偶尔能看到身着汉服的游人款款走过,衣袂飘飘间,仿佛穿越回千年之前的仙侠江湖。
漫步灵宝仙街(摄影:冯赣勇)
此时可驻足“灵宝仙街”,街边小店飘出桂花糕、上饶炒粉的香气,店家的吆喝声温和不喧闹,与远处隐约传来的古筝声交织在一起。选一家临窗的茶铺坐下,点一杯当地的云雾茶,看窗外灯笼摇曳,听溪水叮咚,暮色中的惬意便漫上心头。
实景演出(摄影:冯赣勇)
夜幕完全降临后,葛仙村的核心看点——“葛仙归来”实景演出拉开序幕。演出以葛仙山的道教文化和神话传说为蓝本,在“太虚幻境”的水道两岸展开。随着灯光暗下,水面上突然亮起万千星光,岸边的阁楼化作天然舞台,演员们身着古装,在灯光与水雾的映衬下演绎葛玄炼丹、济世救人的故事。灯光时而化作漫天星辰,时而变成熊熊炉火,水雾缭绕中,仿佛真有仙人降临,沉浸式的体验让人忘却现实。
演员谢幕(摄影:冯赣勇)
游客在葛仙村除了旅游观光,还可以看到许多丰富多彩的的文艺演出,内容涵盖了民俗、实景、音乐等多种类型。如大型实景演艺《遇见•铅山》以青年“阿寻”的时空穿越为引,展现铅山三大历史篇章。
葛仙村留影(摄影:冯赣勇)
首幕“鹅湖之会”,重现朱熹与陆九渊的学术之辩;次幕“梦回沙场”,展现辛弃疾的壮志豪情与家国情怀;终幕“万古一镇”,于河口古镇的茶道驼铃与畲族山歌中,铺陈多民族共生共荣的画卷。
灯会展示(摄影:冯赣勇)
又如千灯盛境的演出,以古画《上元灯彩图》为蓝本,融入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灯组。近百人的巡游队伍携各式古灯,穿行于葛仙村的青石小巷之中,再现璀璨灯会盛景。巡游结束后,还会举行“万灯祈福仪式”,游客可步入灯阵,亲手点亮“心灯”。
游园戏梦(摄影:冯赣勇)
除此之外的包括火虎、火壶、火凤凰、板凳龙、烧宝塔等火焰类表演,以及霍童线狮、泰顺药发木偶戏等。这些非遗表演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给游客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特别是以“游园戏梦”为主题,有《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长坂坡-汉津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经典戏曲节目,还有《新贵妃醉酒》《九儿》等融合了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表演,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戏曲的魅力。
弋阳街头宣传画(摄影:冯赣勇)
2025年10月21日11时,江西行团队从入住的葛仙村风景区仙村客驿酒店B楼出发,刘雍师傅驱车一个半小时,在领队李伯英与耿和平及导游汪妹剑带领下,来到位于江西弋阳的方志敏纪念馆参观瞻仰。刚到弋阳,就看到了街头建筑物上十分醒目的方志敏烈士的宣传画。
方志敏雕像(摄影:王珏)
来到方志敏纪念馆前,只见方志敏烈士的雕像巍然矗立。他身着军装,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在凝视着他毕生追求的“可爱的中国”。我们在此驻足鞠躬,表达对烈士的崇敬之情。
纪念馆前合影(摄影:汪妹剑)
大家首先在博物馆前留下了一张大合影,之后,走进纪念馆参观瞻仰。进入馆内,一股沉静而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穿越时空,与八十余年前那位心怀家国的革命者隔空相望。
走进纪念馆展厅(摄影:王珏)
漫步展厅内,那些泛黄的照片、磨损的手稿、锈迹斑斑的钢笔依次陈列,无声诉说着方志敏短暂而壮烈的一生。纪念馆内设有四室一厅,正厅设有灵堂,灵堂正中为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毛泽东书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字样,还存放着弋阳9288名有名有姓的烈士英名录。
纪念馆内雕像群(摄影:冯赣勇)
四个陈列室分别介绍了方志敏青少年时代的事迹、创建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经历、狱中斗争以及他的战友和新中国成立后病故的红军老干部的生平事迹。纪念馆内藏品共168件,包括方志敏烈士的遗物、手稿复制品等,如《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手稿复制品,这些文物生动地展现了方志敏烈士的革命生涯和崇高精神。
展厅内的手稿(摄影:冯赣勇)
最令人们驻足的是那篇《可爱的中国》手稿复制品,字迹遒劲有力,字里行间满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阅读文稿看到“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读到这句时,指尖抚过玻璃展柜,仿佛能感受到笔墨间滚烫的温度,那一刻,我真切体会到他在狱中面对酷刑与诱惑时,那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展厅内的油画(摄影:冯赣勇)
参观中,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他在一篇《清贫》中写下的文字:“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早已成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
展品毛瑟手枪(摄影:冯赣勇)
走出纪念馆后,回望这座庄严肃穆的场馆,心中百感交集。方志敏烈士用生命诠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誓言,他的精神如同山间的青松,历经风雨而愈发挺拔。此次观瞻,不仅是一次红色之旅,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
历史图片:方志敏与粟裕
作为新时代的追光者,我们当铭记历史,传承先烈遗志,在平凡的生活中坚守初心,在时代的浪潮中勇担使命,用实际行动告慰先烈:这盛世,如你所愿;这中国,正如你所爱。
非遗花灯馆(摄影:冯赣勇)
10月21日16:00,江西行团队自由活动,大家纷纷再次走进葛仙村,开启四游葛仙村。走进村中重点观赏了非遗花灯博物馆与中国镇物文化馆。它们都是葛仙村景区的重要文化场馆之一。
花灯馆留影(摄影:耿和平)
花灯博物馆内汇聚了全国各地的非遗灯彩,如无骨灯、刻纸料丝灯、滚灯等,这些灯彩都是各地的瑰宝,展现了非遗灯彩艺术的极致浪漫与传承之美。此外,博物馆还展出了许多复刻文物花灯,这些花灯以流失海外的文物为原型,通过光影的形式让文物“回家”,如北宋家国永安瓷枕、元代白龙梅瓶等主题的花灯。
中国镇物文化馆(摄影:冯赣勇)
葛仙村中国镇物文化馆是展示中国镇物文化的特色场馆,其建筑风格的墙体采用马头墙的形式,颇具徽派建筑风格,与景区整体的古典氛围相融合。
镇物馆内一角(摄影:冯赣勇)
馆内展示了多种镇物实物,如吉祥缸、泰山石敢当、长命锁、黎侯虎等,这些镇物承载着驱邪避灾、保家安宅等吉祥寓意。同时,馆内还配有文字介绍,让游客了解镇物的历史、作用和使用方法,感受镇物文化的变迁与传承。(图文:冯赣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