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
2025年长江文化带(安徽)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在采石矶芳草地开启
来自安徽省9市和江苏省扬州市的60多个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游览消费,沉浸式体验非遗的魅力和活力。
清晨的江畔,薄雾如纱,走进展区,舞狮表演欢快热烈,制茶技艺沉静雅致,转角处传出婉转悠扬的古琴声,小桌后飘来袅袅升腾的烟火气……动静之间、移步换景,一个个精心布置的展位依次排开,仿佛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时空的文化之窗。
这里,
是非遗的绝佳“秀场”
庐州面塑惟妙惟肖、滁菊花茶香气四溢、皖南木雕巧夺天工、铜陵白姜风味独特……安徽9市纷纷亮出自家非遗代表性项目,扬州市也携脂粉制作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而来。“我们产自安徽黄山黟县,因‘重如石、色如墨’而闻名于世,是拥有独特制作技艺、传承上百年的历史名茶。”黟县石磨茶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诗涵表示,此次展示活动为石磨茶制作技艺提供了很好的宣传推广平台。
来自我市本土的非遗项目、特色产品更是精品荟萃、琳琅满目,无不极力展现着马鞍山特色。市民和游客不仅可以一站式品尝三口塘老鹅汤、黄池羊糕、香泉牛肉面等非遗美食,还可以感受陶厂老虎鞋、当涂布贴画等传统工艺的精妙,更可以将含山大米、当涂螃蟹、采石矶茶干、叶家桥米酒、林头花生酥等地方特产带回家。
这里,
非遗还能“现场学”
在非遗体验区,花山剪纸技艺传承人张学华手中的剪刀上下翻飞,不到一会儿,一幅融合了李白诗意的剪纸作品便呈现在观众面前,引得大家纷纷亲手体验。在民间扎彩(含山)的摊位前,一朵朵色彩艳丽的纸花在年轻体验者的手中诞生,引得这项技艺的传承人王盛平喜笑颜开。“通过这个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看到我们的民间扎彩,并将这项技艺弘扬、传承下去,很开心。”他说。
这里,
非遗游园会同样精彩
猜灯谜、套圈、投壶等有趣的游戏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往打卡,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争个输赢、获取奖品。“这边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还让我看到了省内外各种各样的非遗项目,很热闹也很有意义。”观众谢艳说。
据悉,此次展示活动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马鞍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省非遗保护中心和我市文旅局承办。“我们通过组织展览展销、活态展演、互动体验等多元化形式,集中展示长江安徽段沿线城市的代表性非遗项目,旨在弘扬长江文化,展示非遗魅力,搭建交流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市文旅局公共文化科(文物科)科长李敬华表示,将继续加强联动、搭建平台,促进非遗与旅游、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激发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的活力。
记者| 邓婷婷通讯员| 陶凌
摄影| 胡乾亮视频| 王言 邓婷婷 高阳 胡乾亮 徐忻妍
编辑| 李悦蒙校对| 陈先傲
一审| 李悦蒙二审| 赵欣欣三审| 韩德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