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大荒旅行社组织的黑龙江兵团战友江西三山行团队,结束了大觉山与龙虎山的观光,在领队李伯英与耿和平及地接导游汪妹剑的带领下,开启了前往第三山:葛仙山的行程。
走进白鹤湖(摄影:冯赣勇)
2025年10月18日10:30,团队一早从大觉山国际大酒店出发,刘雍师傅驱车近两小时首先抵达了当天的首个景点:鹰潭白鹤湖风景区游览观光。
白鹤湖风光(摄影:冯赣勇)
走进白鹤湖风景区,只见这里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水库、果林、山岭是景区的三大资源要素。其水域广阔,湖水清澈,四周群山环绕,湖中有五座形态各异的小岛,岛上生长着野生红豆杉、香樟等珍稀植物,还栖息着数千只白鹤、大雁等珍禽。
万方沙滩(摄影:王珏)
此外,还有景区中还有万方银滩、绿野仙踪等自然景观,万方银滩沙滩洁白细腻,绿野仙踪则是天然氧吧,保持着原始风貌。大家在此先后乘坐游艇与小火车在景区游览,尽享大自然风情。
白鹤湖码头(摄影:冯赣勇)
团友们进入景区后,观光车首先将大家送到景区中心,之后漫步走向湖畔码头,战友们穿上救生衣,分乘几座快艇前往湖中的萌宠岛。经过十多分钟的水上航程登岸来到岛上,视野中的萌宠岛上绿树成荫,羊驼凑过来蹭手,土拨鼠在木屋里探头。
萌宠岛留影(摄影:耿和平)
最让人惊喜的是长颈鹿,我们隔着玻璃观景台给它喂食,它长长的脖子伸过来,湿漉漉的舌头卷走叶子。此外,岛上还有小浣熊、小松鼠、歪耳兔、四角羊等可爱的小动物,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羊驼(摄影:冯赣勇)
除此之外,这里的人文景观与娱乐设施应有尽有,景区内有童趣王国,设有旋转木马、碰碰车等游乐设施;还有以长颈鹿为造型的奇幻列车,可乘坐其穿梭景区欣赏美景。爱栖湖内有“Z形”特色爱情桥、樱花步道等爱情寓意打卡点;巨落雨滴舞台常举办各种演出活动;白鹤湖文化展览馆则可让游客了解白鹤湖的历史、生态及文化。
长颈鹿(摄影:冯赣勇)
我们结束了萌宠岛的观光,乘船回返登岸后回到了万方银滩,这里一公里长的沙滩景象展现在眼前。沙滩上的白沙细软,据说是从厦门运来的。椰子树和棕榈树在风中摇晃,遮阳伞下的沙滩椅上已有游客在休息。
行进的小火车(摄影:冯赣勇)
大家经过沙滩后来到了“奇幻列车”站。没多一会儿,长颈鹿主题的小火车缓缓驶来,4节车厢中最末节是主题打卡位,软萌的长颈鹿座椅十分可爱。
小火车上留影(摄影:王珏)
列车启动后,沿着2200米的轨道前行 。轨道串起了竹林秘境、“千与千寻”水上轨道、金色海岸、绿野仙踪等美景,28分钟的车程仿佛在画里穿行,沿途的风光美不胜收。
绿野仙踪站(摄影:冯赣勇)
乘车行进中,远处的奇幻列车拖着长影驶过,与湖光山色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此时的白鹤湖,少了几分白日的喧嚣,多了几分静谧与深沉,让人们沉醉其中,不舍离去。
小火车上观景(摄影:冯赣勇)
当日13:00,江西行团队结束了白鹤湖风景区的观光,在位于鹰潭市区的潭小灶鹰潭菜馆用过午餐,刘雍师傅驾驶的大巴车经过两个多小时车程,于下午16时抵达入住于葛仙村风景区内的仙村客驿。随着入住于景区后,团队也开启了第三座葛仙山的周边之旅。
游客中心留影(摄影:冯赣勇)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原以为入住在葛仙村风景区内会很方便,其实不然,在葛仙村观光特别麻烦,所有的游客每天进入景区,都不能乘坐大巴车进入,到了景区入口,就要人车分离,游客必须下车步行,进入游客中心乘电梯上二楼再刷身份证进入。游客在葛仙村景区入住四天,每天观光回来后本来都很劳乏,但还要如此折腾,真是太烦人了……
雨游葛仙村(摄影:冯赣勇)
10月19日10:50,江西行团队正式开始了葛仙山风景区的首游行程。可惜天公不作美,乘索道缆车登上山顶后一片雾蒙蒙中,还夹杂着细雨,能见度基本为十米左右。好的是下山后雨中漫游葛仙村的景致还不错。
雾色葛仙山(摄影:冯赣勇)
有道是:踏云访仙山,心随秋雾闲。虽然晨雾还未散尽,但是青山便已晕染开淡淡的黛色。葛仙山属中亚热带温湿东南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有香樟、柳杉等珍稀树种。
葛仙村留影(摄影:郭三梅)
葛仙山因葛玄炼丹飞升而得名的道教名山,属武夷山支脉,主峰海拔1096.3米。因东汉著名道士葛玄在此炼丹、飞升而得名,得名历史已有1750年。
葛仙村仙境(摄影:冯赣勇)
追溯历史,唐咸通年间于葛玄炼丹处建“宗华观”,宋治平二年宋英宗赐名“玉虚观”,宋元佑七年改名为“大葛仙殿”。明朝嘉靖年间建接官亭,万历年间慈济寺设立,形成“一山两教,道释共处”的局面。
俯瞰太虚幻境(摄影:冯赣勇)
民国时期葛仙祠多次毁建,上世纪1984年江西省政府批准其为全省重点开放寺观。这里自然景观有香炉峰、紫云峰、飞升台等,香炉峰山势峻峭,紫云峰春夏可见紫色云海,飞升台传说为葛玄羽化登仙之处。
葛仙村村舍(摄影:冯赣勇)
虽然首游葛仙山就遇到了大雾和小雨,但反正要住在这里有几天的时间,大家还可以再到景区中游览,所以也无所谓,于是,团队继续按计划进行下面的行程。
首次瞻仰留影(摄影:孙明和)
当日14:30,江西行团队来到当天的第二站:瞻仰上饶集中营。这里也是我继2007年的18年后再次到此瞻仰。而江西上饶这个地方,是我童年时看过的一部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电影《上饶集中营》而知晓的。
导游图(摄影:冯赣勇)
当时这部以“皖南事变”为背景的黑白影片,我曾经看过不止一遍,所以为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牢牢地记住了作为记者半个老家的江西,有“上饶”这么一个地方。记得首次来这里是2007年9月13日,记者到位于江西上饶的江西凤凰光学仪器厂采风,并抽暇有机会得以瞻仰了这座曾经关押过众多革命志士的上饶集中营。与此同时,也受到了一次难忘生动的革命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次瞻仰留影(摄影:汪妹剑)
上饶集中营是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在江西上饶设立的法西斯集中营,主要囚禁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及爱国人士约760人。根据电影《上饶集中营》的一段记忆,记得历史上的上饶集中营分别由茅家岭、李村、周田村、石底等几处监狱所组成。统称“上饶集中营”。当时的周田村是上饶集中营本部,而电影也主要反映了关押在这里的革命者与敌人斗争的故事。
茅家岭监狱旧址(摄影:冯赣勇)
当时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就被关押在李村七峰岩的禁闭室。上饶集中营四周构筑了围墙、铁丝网、岗哨林立、警戒森严,并在周围30里以内设置了内层警戒圈。被关押的革命者对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于1942年5月25日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
监狱内站笼(摄影:冯赣勇)
在导游员的引领下,我们顺着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条幽静小路,人们首先走进了占地面积并不十分大的茅家岭监狱旧址。看到这里的囚室和站笼,我立刻清楚地回忆起电影《上饶集中营》中的一个片段。
监狱内天井(摄影:冯赣勇)
当时新四军战士李华为了保护背着敌人,偷着为监狱难友送饭的同志惨遭殴打,而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之后,敌人就把其从周田村转押到了茅家岭,在一番严刑拷打之后又被送进了站笼。
刑讯室(摄影:冯赣勇)
这个站笼体积很小,只够一人在里面站立,而四周却都是露着铁刺的铁丝网,人在里面站立,稍一移动就会被尖锐的铁刺扎伤,可见当时的敌人对革命者采用的手段是相当残忍的。
施奇烈士墓(摄影:冯赣勇)
在从茅家岭监狱前往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途中,人们会看到一位新四军女战士施奇的烈士墓。虽然墓碑上有中共中央机要局立的“机要工作者的楷模--施奇烈士”的墓志,但无独有偶,记得电影中也表现了一位叫施珍的年轻新四军女战士宁死不屈的感人故事。虽然名字不同,但很可能施奇就是影片中施珍的原型。
子芳亭(摄影:冯赣勇)
电影《上饶集中营》表现了十六岁的新四军女战士施珍惨遭敌人轮奸致残,但始终不向敌人屈服,在受尽折磨的情况下,她帮助一位小学女教员坚强起来,使其由最初的恐惧到最终的宁死不屈,敌人让女教员陪绑,亲眼目睹将施珍捆着石头推入山谷深潭的场面,本以为这样能吓倒女教员,但敌人万万没想到,女教员也继施珍之后,自己毅然跳下了山崖。而在位烈士纪念碑南侧还有一座子芳亭,它是为纪念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李子芳烈士而立。
烈士纪念碑(摄影:冯赣勇)
1955年,人民政府在茅家岭修建了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碑,碑上刻有周恩来题书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九个大字。在当年上饶集中营旧址上,如今一座白色雄伟的建筑矗立在这里,这就是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
设计师赖少其(摄影:冯赣勇)
而这座纪念馆的设计师赖少其同志,就是当年从上饶集中营逃生的革命志士之一。这位当年的曾被在上饶集中营关押的新四军,后来成为了一位当代的著名中国书画大师。此行由于上饶纪念馆正在维修,团友们没能参观。好的是我当年曾参观过纪念馆,并拍下了一张珍贵的留影。
瞻仰纪念馆留影(摄影:孙明和)
上饶集中营景区于1980年重新修葺,并建立了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如今对外开发的监狱旧址却已只有茅家岭一处了。这里被开辟为上饶集中营红色旅游名胜区。每天都有大量的海内外游人前往参观瞻仰。(图文:冯赣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