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2日讯(王妤婕 文/图)为加强妈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11月1日上午,妈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论坛在莆田举行。论坛由福建省文物局、莆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莆田市文旅局、湄洲日报社、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妈祖文化团体、研究机构、文物保护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及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等近百人参加。
论坛现场
“因为妈祖,文化有脉、文明有象、文物有形。”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在致辞中从文化、文明和文物三个维度阐述了妈祖文化的历史底蕴、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他指出,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符号标识和精神载体,其“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当前,从湄洲祖庙到遍布全球的宫庙,妈祖文化遗产已形成庞大体系,保护传承意义巨大、任务繁重。同时强调加强妈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正是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最生动的诠释与实践,福建将立足新起点,锚定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以妈祖文化为纽带,深化系统性保护,拓展融合性交流,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千年妈祖文化遗产绽放新时代光彩。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致辞
在专题研讨环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赵云、国家文物局专家库成员杜凡丁、北京市高等院校特聘教授杨昌鸣、台湾妈祖文化研究协会理事长蔡相煇作主旨演讲,围绕妈祖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实践路径与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新时代的妈祖文化遗产保护,既要守住文化根基,保持原真性和完整性,又要开辟活化利用新路径,让古老遗产焕发新生命。此次论坛首次汇聚全国16家妈祖宫庙负责人,湄洲妈祖祖庙、泉州天后宫、湖南芷江天后宫代表分别作案例交流,分享了各自在文物修缮、非遗传承、文化活化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展示了妈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最新成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赵云作主旨分享
会上还发布了《妈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莆田倡议》并正式建立“妈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沟通协作机制”,为跨地区、跨机构协同保护文化遗产提供了创新性的“福建样本”。这一机制致力于破解遗产保护中的信息壁垒与资源分散难题,通过制度化安排,推动形成目标一致、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保护新格局,对我国同类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了解莆田在历史街区保护、民俗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宣读《妈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莆田倡议》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全国妈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交流平台,也为进一步推动妈祖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赋能地方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下一步,福建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强化科技赋能与跨界合作,全面提升妈祖文化遗产的保护效能与传播影响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