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报】
又到持螯赏菊的时节。应文友水根诚邀,相随前往他的老家——莲花岛做客。
苏州相城区阳澄湖镇的莲花岛,形似一朵盛开的莲花,镶嵌于碧波荡漾的阳澄湖。咱俩披着霞光步入一个自然村,只觉得“外部湖围村,内部河绕村”;穿越几条幽径,领略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随即踱进一个小院。“喏,到了。”水根显得有些兴奋,“我的老爸就住在这里。”
在屋内寒暄了一会儿,水根那年近七旬的老爸兴致勃勃地陪着去湖上。踏上一条被桐油浸得发亮的小船,他望着远方介绍:“阳澄湖南依苏州工业园区,北接常熟沙家浜,东邻昆山巴城,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分成东湖、中湖、西湖。”
我饶有兴趣地说:“以前看过现代京剧《沙家浜》,觉得阳澄湖的芦荡不一般,很想瞧一瞧那里的秀色!”“这不难,过去很方便。”老伯用手一指,“就到附近的那片芦荡转一圈吧。”
随着曲尺形木橹连续摇动,小船慢慢驶往芦荡,苇叶轻轻摩擦船舷,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似在吟唱。我不由得弯曲身体,把双手伸下去,任凭凉爽的湖水冲击掌心,很是惬意。一条大鱼突然蹿跃,浑身白鳞在阳光中闪烁片刻,又躲入水中,平静的湖面顿时泛起一层层涟漪。来到芦荡深处,湖面被茂密的苇丛分隔成一条条狭窄的水巷,小船勉强可通过,宛若钻进隧道;猛抬头,但见满目芦花在秋风中摇曳……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令人陶醉的芦荡,又去看老伯养的螃蟹。小船抵达养蟹区域,只见湖面大大小小的围网星罗棋布,一望无际。老伯的方形围网中,许多螃蟹悠闲地爬动着,有的像在晒太阳,有的像在窥视,有的像在戏水。我蓦地瞥见不少螃蟹身体硕大,禁不住发出惊叹:“哟,这简直就是蟹中之王!”
“它们重达350克左右,确实被人们称为‘蟹王’。”老伯自豪地笑道,“阳澄湖的螃蟹具有青壳、白肚、黄毛、金爪四大特征。由于这里水质比较好,加上我用玉米配少许小鱼做饲料,所以螃蟹肉质细实,味道极佳……”
当小船靠岸,老伯拎着一袋从自家围网中捕捉的螃蟹,乐呵呵地返回小院。水根熟练地将螃蟹清洗干净,随后把螃蟹放进锅内,再倒入一些水,并添加适量的黄酒、老姜、盐等佐料,揿紧锅盖,置于灶上煮。
不到半个小时,热气腾腾的锅端上餐桌,我面前的盘中出现几只红彤彤的“蟹王”。取过掀开脐盖,里面塞得满满的,雌蟹黄若珀屑,雄蟹膏如凝脂,异香扑鼻。原以为加盐煮的螃蟹必定会微咸,谁知吃来却甜滋滋的,与通常的蒸蟹相比,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在餐桌上,老伯娓娓道来:“本地民间食螃蟹历来喜欢煮。吴语把煮叫做‘煠’,音同‘闸’。据说,如今‘大闸蟹’的称呼,就是由‘大煠蟹’演化而来的呢!”我一边品尝“蟹王”,一边聆听他讲述关于“阳澄湖大闸蟹”的各种趣闻。
这顿午饭足足吃了两个钟头,虽仅一道菜,“蟹王”的美味却胜过满桌的山珍海味,而小渔村的独特风土人情,则让我一直难忘。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