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身影,出现在古迹旁、城市街角与乡野间,成为流动的风景;陈醋与美式咖啡碰撞,迸发出新奇口感;戴上VR眼镜,在博物馆身临其境触摸古时风华……11月1日,新华网以《“睡个午觉”系列盲盒、“比耶龙”冰箱贴……火了》为题,报道了太原正在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年轻姿态融入大众日常,激起了广泛回响与共鸣。
报道中,晋祠博物馆的讲解员身着宋代服饰,化身彩塑侍女,讲述晋祠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围观。据晋祠博物馆副馆长邱萍介绍,近年来,晋祠博物馆通过互动展览、文创开发、研学活动等方式,正从历史的“保管员”转变为文化的“翻译官”和“传播者”,让千年文化遗产以更亲切的方式走进公众心里;在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晋侯鸟尊与明代金锭文物巧妙结合,“睡个午觉”系列盲盒让文物在睡袋中“午休”的创意,令人会心一笑。
报道介绍,毗邻太原南站的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成为年轻游客到太原后的首选“打卡地”。“我们深度融合科技与艺术,主打‘沉浸式参观、体感式浏览’,利用VR、裸眼3D、环幕动画等前沿数媒科技手段,展示历史上北齐晋阳作为‘国际大都会’文明交融的繁荣盛景。”在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副馆长罗克看来,有趣的展陈形式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博物馆的互动性与吸引力,也令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报道称,11月1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的《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既是游戏IP与古建文化的碰撞,更是传统文化拥抱年轻人的“破圈探索”。这场展览是全球少有的“游戏IP”与“古建文化”深度融合的数字艺术空间。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球传媒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看来,这种游戏与古建的文化混搭,能够给游客带来新的文化体验。(张秀丽)太原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