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炜烨
近日,浙江台州神仙居景区的网红打卡点“佛影莲韵”因其实行限时1分钟拍照的规定而在网上引起热议。据了解,现场除了设有倒计时语音提示外,还有工作人员担当“莲长”,进行秩序维护及告知提醒。对此,有网友表示支持,“有的人能拍一二十分钟,后面的人就得干等着,限时提高了流通效率”;但也有网友质疑,“这一分钟搞得跟考试似的。”(11月3日 红星新闻)
“佛影莲韵”景点实际为一网红观景台,以景区标志性的观音峰为背景,莲花造型为主体。游客可以站在观景台中心拍照,人山水合一,极具禅意。也正因如此,这里成为热门景点,不少人来此拍照打卡。而节假日高峰期,更是动辄需要排队三至五个小时。面对景区“限时拍照”的质疑,我们更应认识到,这短短60秒,本质上是试图终止网红景点里“少数人独占,多数人空等”的无序打卡乱象。
近年来,不少景点因其独特美景、动人故事以及美味吃食等,在互联网上迅速走红,吸引了一大批网友来景点打卡。然而走红背后,矛盾也在悄悄酝酿。在各大热门景点,有游客为拍摄出片,会因争夺拍摄机位而大打出手;而有的游客则在同一个景点反复摆姿势、按快门,全然不顾身后排起的长队。让其他游客被动等待,陷入“空手而归”的窘境。如此一来,游客们对于景点的体验感会大打折扣,逐渐偏离旅游本质。
一分钟限时正是对这种乱象的纠正。当“佛影莲韵”倒计时的铃声响起时,游客们不得不停止拍照,看似限制了自由,实则是让大家从打卡拍照的魔咒里走出来,放下手机,去仔细看看神似观音双手合十的观音峰,感受神仙居水天一色的浓浓禅意。
事实上,近年来也有不少景区陆续推出“限时拍照”的规定。南昌八一广场专门设置了“C位”,在C位内,游客限时5分钟拍照;在山东烟台龙爪山公园的热门打卡点“黑山之眼”,景区要求每名游客限时30秒拍照。诸如此类,都得到了一致好评,无一不是夸“没有陌生人入镜”“不用排很长时间的队伍了”。可见,“限时拍照”并未限制游客们的拍照自由,反而让其找到旅游“感受美景、体悟人文”的初衷,实现了效率与体验的双向奔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一分钟限时”不是各个景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板,也不应该成为一份景区亘古不变的规定。如果在只有零星几人的淡季,这“一分钟限时”岂不是画蛇添足?所以,各景区应灵活根据当日人流量分情况应对。旺季时,通过短时间限时来保证游客拍照效率;而在淡季,也应该放宽限制,让游客从容体验,尽兴而归。
旅游重在体验,而非打卡。当景区用“一分钟限时”来约束游客的无序行为时,游客们也应该用理性心态看待打卡出片,找到旅游最原始的快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