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年两次外出旅行,越来越喜欢地理、历史。决定在不出游的日子里,践行“读万卷书”。一个省一个省、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去查资料,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
前面已经介绍了云南省的整体情况和昭通、曲靖、文山、红河、玉溪、昆明、楚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现在来说说云南的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它的苍山,洱海,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你是从电影《五朵金花》知道了这里?还是彻夜通读《天龙八部》时?还是近来铺天盖地的大理游记,让你下决心一定要亲自来感受一下大理的风花雪月?
大理指代两个地名“: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州)和大理市。大理市是大理州的政府所在地。人们常说的苍山、洱海、大理古城都在大理市内,今天我们来说说整个大理州。
下面从大理州的基本情况、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和旅游资源几个方面,分别说说。
【大理州的基本情况】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东临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相连,北接丽江市。
全州常住人口超330万,下辖1市11个县: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州政府驻大理市下关。
【大理州的地理环境】
从高空俯瞰云南,一条巨大的“沟壑”斜贯全境,将整片土地一分为二。西部山川纵列、大地褶皱,属于横断山区;东部丘陵起伏、盆地相间,属于云贵高原。
大理,便恰好坐落在这交界之上。沿着这条分界线,巍然屹立在中央地带的,便是“苍山”,它还有另一个更苍遒有力的名字——“点苍山”。
长约48千米的苍山山脉上,十九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自北向南依次排开、有如列阵,人称“苍山十九峰”。其中的马龙峰,以4122米的海拔高度傲视群峰,成为点苍之巅。在“苍山十九峰”东侧,峰峰之间各有一溪,是为“苍山十八溪”,源源不断注入洱海
巍然中央的点苍山,如同大理山川地貌的“中轴线”,以此为中心向四方延展,便是愈发丰富多彩的万里江山。
苍山以北:高大的雪峰愈发密集,海拔4295米的雪斑山、海拔4247米的老君山、在州境的最北端,与点苍山遥遥相望。
苍山以南:纵列排布的山脉逐渐散开,峡谷宽度增大、地势起伏减缓,到了无量山和哀牢山一带,再难见海拔3000米以上的中高山。
苍山以西:为高山峡谷区,巨大的高差变化,使得一山之上如有四季。
苍山以东:地势则相对缓和,分布着众多宽阔的盆地。
自北向南,最大高差可达3500多米,创造了从南亚热带到寒温带,极其显著的气候差异。当南端的南涧县,无量山上樱花盛开之时,北部的剑川县,仍是水冷草枯的季节。
每逢夏季,来自西南的暖湿气流,无法突破山脉的阻挡,便在迎风坡一侧形成降雨。于是,中西部的高山地带降水集中,东部的盆地则相对干旱,部分地区的年均降水量还不及山区的1/3。
由此不难理解,大理的立体气候特点显著,干湿季节分明,具有寒、温、热(包括亚热带)三带气候,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
大理境内河流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60多条,呈羽状遍布全州。州境内分布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青海湖8个湖泊。
其中洱海与点苍山脉平行排布,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
【大理州的人文历史】
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大理地区就纳入了秦王朝的统一管辖。后续的各个朝代,也都在这里设有相应的辖区,但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原政权都没有完全控制这片区域。
隋末唐初,少数民族控制了云南地区,基本上已经独立于中原政权之外。洱海周边有六个实力较强、以诏命名的小国,其大致位置如下:
这些诏被汉史合称为“六诏”。其中的蒙舍诏,位于这些“诏”的南面(如今的巍山县),也被汉史称作“南诏”。
唐朝统一汉地之后,开始扶持蒙舍诏(南诏)。公元738年,在唐朝的支持下,蒙舍诏兼并其它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南诏政权从此开始。
南诏国建立后,将统治中心由巍山迁往洱海旁的太和城(现大理市)。
南诏虽然依靠唐朝,才统一了六诏,但很快反目。此后,南诏在唐朝和吐蕃之间摇摆不定,屡次和唐朝爆发战争。唐朝多次派兵攻打南诏,但都以失败告终。其主要原因还是,当时唐朝的战略重心在北方和西方,并没有特别重视处于西南边陲的南诏。
南诏国建立后,继续南征北战,兼并了地处滇东的爨(cuàn)氏诸部,还以山海之界为屏障、地势之险为关隘,扩建了气势宏大的新都城,人称“阳苴(jū)咩城”,其中龙首关、龙尾关便是今日大理上关、下关的位置。
南诏极盛时的统治范围,包括今云南全境、贵州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部以及今缅甸、老挝、泰国的北部地区,使南诏成为西南地区历史上最强大的统一王朝。
***
公元902年南诏灭亡,到937年间,此时的中原,也正是唐末到五代十国的乱世之际。大理这片土地上,先后建立了“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但每个时期都很短暂。
***
公元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建立了“大理国”。
同时期,中原的宋朝政权,与辽(契丹)、西夏(党项)、吐蕃等的关系错综复杂,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故事正是发生在此背景之下。小说中的段誉,是大理镇南王世子,精通佛理、痴情幽默,最终登基为帝,晚年避位为僧。
这一形象的原型即为大理王朝第十六位皇帝段正严(1083年-1176年),又名段和誉,在位39年,是大理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晚年同样禅位出家。金庸将段正严的佛学修养与段氏“避位为僧”的传统结合,赋予段誉超然物外的气质。
***
公元1095年-1096年,大理国曾被宰相高升泰篡位。之后,高升泰之子再次拥立段正淳为大理皇帝。
为此,史学家将篡位前的大理国称为“前理”,从段正淳起的大理国称为“后理”。
大理国一度实力强大,疆域囊括了今天中国的云南全部、贵州大部、四川省西南部,以及缅甸北部、老挝琅勃拉邦地区和越南的一部分。
***
佛教在南诏时就已传入,并逐渐成为南诏统治者推崇的国教,统治者大建寺庙,铸造佛像。
到大理国时,佛教更加盛行,民众家家设佛堂、人人持佛珠,姓名冠以佛号、墓碑刻有经文。官吏多从佛教徒中甄选,王室更是笃信佛教,“岁岁建寺、铸佛万尊”,多位国王都先后禅位为僧。
所以南诏与大理国都被称为“妙香佛国”。
1254年,大蒙古国先后平定了大理国的五城、八府、四郡及乌、白蛮37部,大理国亡。
***
1270年,元朝在大理原境置云南行省,自此被完全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版图。
1276年,云南平章政事(如今的省长)赛典赤,将云南的行政中心从大理迁到了昆明。这以后,大理不再是云南的政治中心。
元朝,众多回族民众进入大理安居乐业。明代,卫所屯田,为大理带来大量的汉族富户、居民、官兵,以及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粮食品种、水利技术。同时,因自古就有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商业活动一直非常繁荣,大理一直保持着滇西政治中心、商业重镇的位置。
到了清代,改土归流,官学体系愈发完善,人们“不惮艰难,广建书院”,各地“诵读之声,不绝于耳”,境内“学风日盛,人才蔚起”,进士及第者超百名、举人更超千名,被朝廷授予“文献名邦”。
到了近代,作为交通枢纽的大理,进出口贸易愈发繁盛,逐渐形成喜洲、鹤庆两大商帮。至今在喜洲镇,仍可见大大小小近百套院落,足见当时喜洲商帮的辉煌。
喜洲古镇
******
我们再从另一个维度,说说大理的文化交融,重点说说白族。
历史上,大理的物资,如茶叶、扎染、大理石、井盐等,一直都是炙手可热的商品。众多集市亦随之涌现,其中规模最盛大者,莫过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举办的三月街(也称作“观音市”),据说这个集市可以追溯到南诏时期,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四面八方云集于此,是名副其实的“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
城镇、村落、集市成为一个个商业据点,而真正将它们串联起来的,是穿梭在群山之间的古驿道。当地所产的骡马,因体型小、善远行,成为这些特殊道路上,货物运输的中坚力量。人们也因此称来往的商队为马帮。
驿道之上,马帮川流不息,以大理为中心的古驿道,西可至缅甸、印度,东可连昆明、成都,向南可抵南宁、越南,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部分。向北可直上青藏高原,后人亦称其为“茶马古道”。
四方货物交汇于此,各地民族也交汇于此,西北的氐羌族群、东部的百越族群、东南亚的孟高棉语族群,与本地土著民族相互融合。
各民族的往来交流,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部落、族群。现如今,这里有13个世居民族,分别是:汉、白、彝、回、傈僳、苗、纳西、壮、藏、布朗、拉祜、阿昌、傣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中白族人口最多。
解放后,1956年,设立大理白族自治州,是我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关于白族,再多说一些:
历史上,白族有很多称谓,1956年,正式确定以“白族”作为统一族称,是我国第15大少数民族。大理是白族的族源地、祖居地和主要聚居地,全国约有80%的白族人聚居于此。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崇尚白色。其文化深受汉文化影响。
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是“本境福主”的简称,意即“我的主人”,是白族村社的保护神。各地或各个村寨本主庙内都塑有自己的本主神,只要和白族村社有密切联系的人和事物都可以成为本主。所以在本主神祇中既有原始宗教色彩浓厚的山川树木、虫鱼鸟兽之神,也有佛道之神、儒家典范人物及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既有王室、贵族,也有英雄、平民;既有白族人物,也有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物。
白族的民居与汉族同为合院式住宅,但比北方四合院更加小巧,房屋也更注重雕刻彩绘。民居内部庭院依据住家的富裕程度,由简到繁依次为:“两房一耳”,即两幢楼房互相垂直,交叉处有一耳房;“三坊一照壁”,即三幢楼房,主房对面为照壁;“四合五天井”,即有四幢楼房,每一处交叉点都有一耳房;规模最大的为“六合同春”,即有两个大院,每院三幢楼房,各方的楼廊彼此相连,通行无阻,称为“走马转角楼”。
白族民居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门不能直通院子。照壁是装饰性的建筑,体现着主人的意愿与企盼。
白族石雕以剑川石钟山石窟和大理国经幢为代表。开凿于南诏大理国年间的剑川石钟山石窟是中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享有“西南敦煌”的美誉。大理国经幢,又名“地藏寺经幢”,造型优美,雕刻技术精湛,具有密宗佛教造像的特点,被誉为“滇中艺术极品”。
大理国经幢
白族木雕主要运用于宫廷庙宇、民居建筑的装饰上,尤以剑川木雕最为出名。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的堂门和木雕屏风就是出自剑川木匠之手。
白族的三道茶是大理白族民间礼宾待客的传统礼俗,从制作,到敬茶、品茗,有着一套颇为讲究的仪式,现多以融合白族传统歌舞形式呈现。头道茶,经过土陶罐中文火的熏烤,香中带苦,故名苦茶。二道茶,配制时加入了核桃仁片、烤乳扇和红糖,味甜带乳香,故名甜茶。三道茶中放入了花椒、姜片、桂皮,集麻辣、香甜、茶香于一体,故名回味茶。大理白族三道茶,融进白族人对生活的解悟和智慧,“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意味余韵悠长。
阿鹏与金花:1959年上映的电影《五朵金花》,以大理白族青年阿鹏与五位同名“金花”姑娘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苍山洱海的风光和民族风情。片中女主角均以“金花”为名,男主角名为“阿鹏”,这一设定通过电影的广泛传播,逐渐成为白族男女的通用称呼:姑娘叫“金花”,小伙子叫“阿鹏”。
白族姑娘的帽子蕴含着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语:风、花、雪、月。帽上的流苏象征着下关的风,帽子的花饰根据不同年龄和地位有所变化,象征着上关的各种花。帽顶的白须须象征苍山的雪,而弯弯的帽子形状则象征着倒映在洱海中的月。
【大理州的旅游资源】
大理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除了大家熟知的、集中在大理市内的苍山、洱海、古城,还有很多并不为人了解的小众景点值得游玩。将一些景点汇总如下:
【说明】大理的公共交通出行主要使用两个小程序:安心游大理(大理市区内)、彩云通(大理州)。
下面先说说那些大理市之外的、相对冷僻的一些景点,最后再介绍大理市内的游玩攻略:
一、剑川县旅游资源
剑川县位于大理州的北部,由于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所以汇总一起来说。
交通:目前剑川不通火车,从大理市区、鹤庆县、丽江都有大巴可到达。
特点:游人不多,没有过度商业化,保持着古朴的原貌。
剑川古城
剑川古城,始于元代,已有600多年历史。现古城四门护城河、壕桥犹存,古城墙基础清晰。城内街巷建于明代,历经沧桑,古貌依旧。
古城的民居极富特色,尚保留明代建筑40余处,清代建筑146处,其余为民国至20世纪60年代土木结构建筑,而且几乎囊括了白族建筑的所有品种。古民居建筑占总数的90%以上,漫步其间,仿佛穿越。
【游玩攻略】
1、开放性古城,免费。城里还有居民居住,很有烟火气。
2、交通:古城就在剑川县城,吃住、游玩都很方便。
3、游玩路线建议: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剑阳楼➠西门街寻找古建➠甲马客栈➠剑川民族博物馆和景风公园。
千狮山
也叫“满贤林千狮山”,这里有3268头石狮,它们或倚岩而凿,或跃于千仞石壁,或立于路旁迎客,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集中展现了我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石雕狮子的艺术风格。石狮的数量之多,形体之大,举世罕见。
最大的狮王高25米,正面宽12米,侧面宽15米。狮子大张口,一嘴能容纳十几个人,气吞山河,统帅千狮,尽显王者之尊。
【游玩攻略】
1、门票20元,观光车30元(往返),可以少爬1000节台阶;
2、交通:距离剑川古城1.5公里,可步行过去。
3、全程爬山,石狮相伴,相当震撼、惊喜。但因太多台阶,很多路段还非常陡,需要很大的体力。所以,有人强烈推荐,也有人吐槽不值得。
剑湖
“剑川的母亲湖”,滇西北高原的"明珠"!《天龙八部》中,段誉失足掉入山崖来到剑湖,原型就是这里。剑湖的湖水清澈见底,水鸟在身边飞翔,还有大片的白桦林,真的超级舒服。
现在这里还没有商业化开发,围湖有很多白族村庄。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是"绕海会":白族村民盛装绕湖,载歌载舞。
这里四季都好看,秋冬观鸟(11月-次年3月),夏季避暑,春秋拍田园大片。很多自驾的朋友来这里赏湖、观鸟、发呆。
【游玩攻略】
1、免费;目前没有开发,景美,但周边比较简陋和野生。
2、距离剑川县城5公里,最好自驾或包车前往。公共交通不方便,打车过去,回来时不容易打到车。
3、自驾环湖一周约20多公里,网上找到一张示意图,途中标志是可以走到湖边的地方,供参考:
石宝山
石宝山因山上的红砂石呈龟背状裂纹,如狮似象又像钟,得石宝之名。石宝山景区最主要的游玩景点是石钟山石窟和宝相寺。
石钟山石窟: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重要的佛教遗址,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共有16窟,分布于石钟寺、沙登箐和狮子关三个区域。
石钟山石窟的石刻造像线条流畅,构图巧妙,既有中原文化的影子,又融合了边疆少数民族的艺术特色,每一尊造像都像是一个独立的故事,讲述着佛教的哲理与人生的智慧。
宝相寺:始建于元朝,寺庙完全是沿着峭壁修建,殿堂如同镶嵌在半山腰的悬崖上,寺阁亭台由栈道相连,被誉为“云南的悬空寺”。
另外,这里还是石宝山歌会的举办地。
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地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已有上千年历史。每年农历的七月二十七至八月初一,来自剑川、洱源、丽江、大理、兰坪等地的白族群众聚集于此,弹弦对调以歌觅偶。
【游玩攻略】
1、门票45元,观光车40元(景区很大,一定要买)。
2、交通:景区距离剑川县城20公里,沙溪古城15公里。从剑川县城、沙溪古镇都有班车到达,但还是自驾或包车前往比较方便。
3、从石钟山观光车站点到达各石窟还要徒步比较长的距离。要有心理准备。
4、从宝相寺观光车站点到宝相寺比较近,但如果登顶需要攀爬很长、很陡的台阶。山路上有很多猴子,注意远离。
沙溪古镇
自唐宋起,沙溪镇便因丰饶的物产和平坦的地势,成为茶马古道上的贸易重镇。 2001年,沙溪的寺登街被列入“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后,政府启动“沙溪复兴工程”,对茶马古道上的四方街、古寨门、古戏台、兴教寺等核心遗产进行抢救性修复,最大限度恢复古建筑的历史真容。
这里还有好看的玉津桥,有情调满满的的先锋沙溪白族书局,有“茶马古道上的五星级马店”之称的寺登村欧阳大院;每周五上午,也还保留着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
早些年,还只是一些外国背包客来这里旅游,国内知名度并不高。自从成为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取景地后,游人暴增,成为很多人的理想旅居地。
【游玩攻略】
1、免费;有玩网友吐槽:越来越商业化,正在失去往日的宁静。
2、到达交通:从大理市、剑川县城、丽江都有客运班车到达沙溪古城,但班次不多。网约车从大理市区到沙溪古镇,每人单程80元。
3、古镇不大,步行游玩2小时就能逛完;如果去先锋书局、半山咖啡等稍远的地方,可以租自行车或坐小黄车:
4、周五集市:上午7:00-下午14:00(越早越热闹),以古镇寺登街为核心,沿古戏台、邮政局、辐射至周边巷道,很多背着背篓的当地人,相当热闹。
5、时间允许,可以多住几天,在附近的村庄转转,放松且惬意。
二、诺邓古村
诺邓村,地处大理的云龙县,“诺邓”在白族语中意为“有老虎的山坡”。唐代《蛮书》中已经对诺邓有明确记载,这里最迟在唐朝就已经凿井制盐,是一个典型的以盐井为生存依托的村落,被称为滇西最后的“盐业活化石”。
诺邓的火腿,也曾名扬四海,《舌尖上的中国》称诺邓村为“中国火腿第一村”。
诺邓村在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滇西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古村依山而建,上下落差200米。最高处是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村内保留了大量的明清老宅,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原与白族的文化元素。
【游玩攻略】
1、免费;
2、到达交通:距离大理市中心约160公里;公共交通不方便,需先从大理市客运站坐大巴到云龙县城,再拼车到诺邓古村。建议自驾、包车前往,车程约2个半小时。
3、村内交通:主要依靠步行爬台阶,运送物资全靠骡子(一次20元)。
4、玉皇阁在山顶,没点体力还真上不去。
5、网友评价:喜欢是真喜欢,只是交通成本太高,而且游玩需要好体力。提醒:村内购买火腿需辨真伪,假的诺邓火腿是相当地难吃。
三、鸡足山
鸡足山,位于大理的宾川县,因山势俨然“鸡足”而得名。宋代,僧人慈济在此出家修行,崇奉佛教,随之佛教在鸡足山开始兴起,是中国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
现在鸡足山共有“大寺八,小寺三十有四,庵院六十有五,静室一百七十余所”,著名的大寺有金顶寺、祝圣寺、虚云寺、迦叶殿等等。示意图如下:
【游玩攻略】
1、门票55元;往返观光车30元;往返索道70元。
2、交通:鸡足山景区距离大理市中心约60多公里,在大理古城南门和下关客运站有直达的班车;
3、全程徒步的话,上山至少需要5-6小时,尤其是索道相对应的路段非常陡;
4、途中会经过观猴区,藏好自己的食物,防止猴子抢食;
5、吃住:很多寺庙提供斋饭;住宿可选择:A景区大门外;B景区内:半山腰的香会街周边有很多民宿,山顶金顶寺附近也有,山顶方便观日出云海,但相对半山腰会贵且条件差些:
6、最高点的金顶寺,海拔有3000多米,注意保暖、防晒和高原反应。
四、巍山古城
巍山古城地处哀牢山麓,这里是南诏国的发祥地, 也是云南推行土司制度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古城始建于元代,明代时改建为砖城。现在,依然较为完整的保持了600多年前建城时的棋盘格局。
巍山古城内以拱城楼为中心,呈标准的井字结构建设,南、北主轴线两侧的房屋则完整的保存了明、清时代的建筑式样和风格。房子朝向为南偏西15度左右,属结合当地的最佳采光方式。
悠久的历史,还孕育了众多寺观庙宇,与多姿的自然景观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游玩攻略】
1、免费;
2、交通:巍山已经开通动车,从大理到巍山20多分钟,相当方便;
3、古城不大,随便走走非常放松。主要看点有:南诏博物馆(周一闭馆)、东岳宫、先锋书店、甲马木雕、兴巍工艺(体验扎染)、瓦猫制作等,还可以在老茶室或路边茶摊坐下来喝喝茶,逛逛蒙阳公园。网上找到一个巍山的路线图,供参考。
4、如果在巍山住下来,可以在周边转转:巍宝山(道教名山,门票40元)、东莲花村(老回族村落)、利克村(全是老房子的古村落)、大小寺(有斋饭、有小猫)等。
五、大理市的旅游景点
大理市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五百余年。境内主要景点有:苍山、洱海和大理古城。其相对位置如下:
关于大理市的旅游攻略网上很多,这里我简单的汇总为:逛古城、游苍山、环洱海。
逛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建于明洪武十五年,东西宽约1000米,南北长约2000米,南北纵向有三条大街,东西向有六条小巷。城内房屋皆土木结构瓦顶民居,街道大多由青石板铺设而成。大多数街道有引自苍山的清泉水流淌。
古城建有四座城门楼,即东门洱海门(又称通海门),南门双鹤门(又称承恩门),西门苍山门,北门三塔门(又称安远门),城外有护城河。城中心偏西,南北轴线不居中,形成了西重东轻的布局。而东西城门相错,是采用了白族建筑中的“东西南北不取中正”的原则。
城内依然保存着大量的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寺庙、书院、教堂等古建筑点缀其间。
【游玩攻略】
1、免费;
2、串联起古城内各景点的游玩路线:南门—龙泉坊(石空石博物馆)—床单厂艺术区—五华楼—市博物馆—红龙井—关帝庙—文庙—洋人街—苍山门—北门菜市场—北门—基督教堂—银苍路—玉洱园—大理非物质遗产博物馆—广武路—天主教堂—人民路—洱海门—南水库。
南门: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古老雄伟,为古城四门之首,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龙泉坊&石空石博物馆:小桥流水组成的中式园林,造景精美,大理石画沉浸式体验 ;
床单厂艺术区:旧厂房改造的大理老牌艺术街区,各种小店文艺有格调,周末定期举办市集 ;
五华楼:千年前南诏王宴请外宾的地方,大理地标、气势恢宏 ;
红龙井:潺潺流水源于苍山,古街与流水交相辉映,清泉石上流美景迷人
洋人街:又名护国路,白族传统建筑特色分明,美食众多 ;
古城北门菜市场:大理人间烟火气,新鲜蔬菜水果鲜花种类丰富,早上开市;
银苍路:游客少、清幽安静,书店和一些中古、好物小店,很有文艺气息 ;
玉洱园&大理非物质遗产博物馆:玉洱园是大理的后花园,小而精致;旁边紧挨着的非物质遗产博物馆很有特色;
广武路:青石板路很有感觉,窄窄的小巷汇集了很多大理网红美食;
天主教堂:建于1927年,白族传统风格,中西合璧、雕梁画栋精美绝伦;
人民路:古城主街,游客多,流行夜晚地摊文化,包罗万象;
南水库:傍晚沿着斜坡爬上堤坝,可观赏到夕阳与苍山同框的美景。
游苍山
苍山地质公园建有三条索道:感通索道位于精华景区;洗马潭索道最长;中和索道是露天索道。山腰间一条“玉带云游路”将三索道连接。
感通索道:往返110元;索道沿线可以看到苍山的原始森林和远跳大理古城的青瓦白墙,下索道后可以漫步在寂照庵、感通寺等古刹间,感受清幽的禅意。
洗马潭索道:往返280元。这是苍山最高的索道,直达海拔3900米的洗马潭,山顶风光壮美,四季景色各异。夏季杜鹃盛放,冬季银装素裹,宛如仙境。
中和索道:往返105元。靠近大理古城,交通便利。下索道后有徒步栈道,适合休闲漫步,沿途可以欣赏苍山的自然风光和山间的溪流瀑布。
【注意事项】索道关门时间比较早;去洗马潭的朋友注意高原反应,如有可能,带氧气瓶。
环洱海
洱海西侧土地平坦肥沃,沙洲伸入湖心;而洱海东侧,则多是嶙峋的山石和零星的岛屿。环岛的旅游景点如下:
【交通】
洱海西区域:可骑行游玩(沿海有骑行道,开车需找停车场,然后步行到洱海边),生态廊道,风景小清新,景点之间距离比较近
洱海东区域:自驾游玩,风景辽阔,沿途非常美,但景点之间比较远。
【景点】
崇圣寺三塔:大理国时期的皇家寺院,也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天龙寺”的原型。门票75元;电瓶车单程20元,往返35元。
龙龛码头:洱海经典观日出胜地,冬季海鸥成群,水杉变红。
下波淜:景美人少的小众打卡地,漫步在无人的湖边,走一走木栈道。很惬意;
网红S湾:生态廊道景色美,适合散步、赏晚霞。人很多,但确实很美!
新溪邑:有浪漫的夫妻树,拍照很有电影感 ;
廊桥:网红桥洞和孤独树,秋天落叶时,氛围感强。
喜洲古镇:被国内外《国家地理》推荐,很有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群,圆楼、喜林苑、蓝续染坊等是打卡点,还可品特色美食,观赏一望无际的田野;
双廊古镇: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可远眺苍山十九峰,欣赏“洱海神光”。是度假圣地,有很多网红餐厅;
鹿卧山:洱海之窗,山脚有废弃山洞和网红窗户,很美!
小普陀:袖珍小岛,是洱海八景之一的“岚霭普陀”,清晨雾气袅袅时美如仙境。
文笔村:通向洱海的彩虹公路;适合拍日落晚霞。
理想邦 •圣托里尼:希腊风格建筑,蓝白建筑好像在国外!但是出片的地方需要收费哟!
兴盛大桥: 欧式建筑大桥,很有欧洲风情,日落时分景色绝美。
********
【大理州的特色美食】
大理州的特色美食以白族传统风味为主,融合了山水之利与千年文化传承,不仅展现了大理独特的饮食文化,还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节庆习俗紧密相连。
传统菜肴
大理酸辣鱼:以洱海鲫鱼为主料,搭配木瓜、梅子醋和辣椒炖煮,酸辣鲜香交融,鱼肉细嫩入味,是白族家宴的必备菜肴。
白族生皮:选用炭火烤制的土猪皮肉,蘸梅子醋蘸水食用,口感脆嫩,被称为“白族刺身”。这道菜源于南诏时期,现为非遗项目,常见于节庆宴席。
剑川八大碗:包含红曲肉、粉蒸鱼等八道蒸煮菜,象征吉祥寓意,体现白族宴客礼仪,荤素搭配讲究原汁原味。
街头经典小吃
烤乳扇:牛奶发酵制成的扇形薄片,炭烤后卷玫瑰酱或炼乳,外脆里软,奶香浓郁,被列为非遗技艺。
喜洲粑粑:炭火双面烤制的破酥饼,甜馅用玫瑰红糖,咸馅用鲜肉葱花,外酥内暄,有“东方披萨”之称。
凉鸡米线:冰镇米线搭配手撕鸡丝、酸辣酱汁,夏日解暑必备,酸甜辣层次鲜明。
非遗与传统特产
诺邓火腿:云龙县非遗美食,用古井盐腌制黑猪腿,自然发酵三年,肉质紧实咸香,可直接生食或入菜。
白族三道茶:仪式性茶饮代表,含“一苦二甜三回味”三阶段,搭配烤乳扇食用,体现白族待客哲学。
弥渡卷蹄:明代宫廷菜演变而来,将香料肉条塞入去骨猪蹄蒸煮,冷藏切片后口感弹韧,为宴客佳肴。
**********
关于大理州的内容就整理了这么多,下一篇介绍云南省丽江市,欢迎继续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