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所以这里有着各种文物保护单位,在湖南省博物馆里更是有着不少珍贵文物吸引着全国游客。外地游客来长沙,不可错过的地方必然是太平老街,那里每晚都人潮拥挤。其实在长沙市区还有一条清朝老巷子,没有那么喧嚣,更没有什么商店叫卖声,十分幽静,而且曾经是长沙六大公馆区之一。
这个老巷子就是西园北里,是一个十分小众的老巷子,即便是生活在长沙的人,很多都只知道太平街、潮宗街,而不知道这里,其实这里才是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地方。
西园北里位于长沙市开福区,北起湘春路,南至营盘路,全长约560米。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唐代宰相裴休在这里建了一个西楼,而清代望族龙家沿用了“西楼”的雅意,建设了“西园”,所以得名西园北里。
西园北里目前拥有七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我去游玩的时候并没有开放,都是大门紧锁。其中还有11处民国建筑风格的民居,看起来充满岁月的痕迹。西园北里历史文化底蕴虽然深厚,但是在经过文夕大火的摧残后,原本的辉煌毁于一旦,目前我们看到的西园北里,是2016年进行街区改造后的样子,整体古朴而宜居,走在狭窄的巷子里,十分安逸幽静,感觉躁动的心一下子就平复下来了。
西园北里目前开放的有左宗棠祠石山,但是整个比较逼仄。同时西园北里还是长沙四大名校中的明德中学、周南中学起源地,目前老明德中学乐诚堂成为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老周南中学李觉公馆则是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园北里还有在群力小区里的清代古井,清代古城墙部分,以及左宗棠石山等,这也是在文夕大火中幸存的几处文物保护单位了。
虽然现在的西园北里褪去了辉煌和喧嚣,只剩下幽静,成为网红打卡地,但是在唐代的时候,除了有西楼以外,还有唐朝荆南人刘蜕在此寒窗苦读后金榜题名,打破了荆南地区无人中进士的局面,也就是“破天荒”典故的来源。
走在西园北里巷子里,两侧建筑白墙黛瓦,脚下是蜿蜒曲折的麻石路,加上一些竹子、树木,即便是夏天这里也显得阴凉舒服,在这里,你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纷扰,享受一份难得的宁静与历史的美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