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半月湾,成千上万名游客共赴一场海上日出的浪漫之约;午后的刘公岛,甲午风云的历史回响激荡人心;夜幕下的华夏城,《神游传奇》秀将观众带入时空隧道……国庆中秋假期,威海又一次“霸屏”旅游榜单:入选抖音“小城游”十大热门目的地、去哪儿“外国游客机票预订增幅TOP10城市”等。
而将这串成绩置于更长的时间轴上检视,会看到一个更令人称许的事实:这已是威海第50余次跻身主流旅游平台的TOP榜单。这座滨海城市,正以惊人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威海的“火爆出圈”,看似偶然,实则是精心耕耘的必然。它并未止步于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而是以持续完善的设施、不断丰富的场景、日益优化的供给和温暖细致的服务,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全域文旅高质量发展路径。
精准施策:从接住“流量”到深耕“留量”
威海深谙,短暂的流量并非终点,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11月2日,虽已过旅游旺季,火炬八街依然人流如织。除了“转角遇到海”的经典打卡点外,新建成的火炬八街至小石岛木栈道,以及业态日渐丰富的火炬八街西街,都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的体验选择。这恰是威海对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的微观缩影。
今年年初,威海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行动计划》,聚焦文旅惠民、引客入威、供给优化等领域,推出19条专项措施,为文旅消费全面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漫步各大景区景点,一批新场景、新业态持续“上新”:半月湾景区新增摩托艇、水上飞人等水上游乐设施,银滩新增VR体验馆项目,东浦湾建成全国首个正规化健步球场地……通过大力实施景区焕新工程,威海一大批景区业态产品再添新元素,让不少游客眼前一亮。
“每次来威海都有新的变化和惊喜,在这待多久都不够。”北京游客刘东亮的话,道出了许多“回头客”的心声。
光有新场景还不够,威海更用“真金白银”诚意留客。围绕重要时间节点,一系列文旅消费礼包精准投放:开展“坐着高铁看天鹅”优惠活动,凭车票享半价游等福利;部分重点景区针对不同游客推出半价、特价票;联合银联推出文旅场景银行卡消费优惠;联合网约车平台发放2300万元打车优惠券;联合携程投放超千万元促销优惠等。
而围绕“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打造的“列车+”体验场景,更是威海精细化运营的典范。文旅、交通等部门联动,在车厢里摆放特色旅游商品、非遗产品,举行文艺表演,让游客在旅途中便能沉浸式感受威海魅力;下车后,定制公交专线、一日游/二日游线路以及银发康养团、学生研学团等多样化产品无缝衔接。
来自江西的游客杨庆兵赞叹道:“乘坐‘齐鲁1号’的体验非常棒,可以一站式打卡山东多个城市的景区,来到威海后各项服务更是贴心。”
产品焕新:89个重点项目打造文旅新体验
如果说精准施策是“软实力”,那么扎实的项目就是撑起“全域全时全龄”旅游生态的“硬骨架”。今年统筹推进的89个重点文旅项目,截至9月底已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的80.2%,不少项目一落地即成“爆款”。
位于成山头景区的古装历史沉浸式演艺《东寻·成山赋》便是其中代表。它打破了传统的观演模式,让观众在多场景中流动式观演。随着剧情起伏,观众移步换景,穿越“祈福”“战场”“秦宫”等不同空间,从“观看者”化身为“亲历者”,亲历秦齐将士熔铸天下一统的壮阔史诗。
“这是我见过最具沉浸感的实景演出!”来自北京的游客张先生感叹道,“这种参与感让人完全融入了历史故事中。”
夜幕降临,威海的精彩仍在继续。以韩乐坊、欧乐坊、东城路为代表的夜市,已成为点燃城市“夜经济”的重要“引擎”。其中,暑期韩乐坊商圈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5万人次。因为毗邻威海站,这里成了不少游客来威逛吃的第一站。
各类夜间演艺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不久前,上榜全省首批旅游演艺典型案例的华夏城景区《神游传奇》秀,凭借其首创的360°旋转移动看台,让观众无需离座即可欣赏水、陆、空全景表演,今年游客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
“这种会动的舞台我还是第一次见,瀑布造景的视觉效果很棒,我还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不虚此行。”韩国游客朴秀妍的感言,道出了这场演艺的魅力所在。
此外,海岛文化节、古风游园会、星空露营节等近200项特色文旅活动贯穿全年,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体验。
立足“旅游+”“+旅游”的融合思维,威海持续促进农文旅、文商旅、文体旅等业态融合发展。
9月,一代天“饺”山东饺子争霸赛暨威海“海洋大集”文旅消费季活动成功举办。以美食为引爆点,赛事成功打通文旅、农业、海洋、商业等各环节,从单一竞赛升级为一场融合展销、体验、消费的综合性文旅盛会,展销总收入达780.36万元,拉动综合消费超4000万元。
而不久前举行的2025年威海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暨中国·威海超级铁人三项系列赛,直接带动酒店住宿、餐饮消费、旅游观光等产业增长,赛事周边消费规模较平日提升30%以上;同时,赛事通过国内外媒体直播与报道,将“千里山海”的城市形象推向全球,强化了威海“铁三之城”的标签,为后续吸引体育文旅投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积累优势。
引客入威:“首站威海”吸引世界目光
“今年威海在韩国特别火!粗略估计了一下,我们一家旅行社接待的韩国大大小小团队就超过30个。仅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就接待了4个团队。”威海市泽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华青的话语中透着欣喜。
韩国游客的暴增,除了免签政策利好外,更得益于威海精心打造的“好客山东 首站威海”入境游品牌。威海主动出击,组织多批次韩国、俄罗斯、欧美旅行商来威实地考察,今年已引进十余批次超百人入境团组,更与韩国健步球协会达成全年输送超万人次游客的合作计划,形成了规模化、持续性的客源机制。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威海、石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验放出入境人员超48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达11万余人次,同比增长近两成。这些跃动的数字,是威海文旅国际化战略成效的最直观注脚。
前不久,来自俄罗斯阿尔泰地区的达吉亚娜带着女儿畅游威海后感叹:“威海像花园一样漂亮,我非常喜欢这里,一定还会再来。”这样的赞叹,在国际游客中不绝于耳。
马来西亚GD旅行团领队邓彩霞也表示,威海是他们今年在马来西亚主推的新线路,市场反响超预期,他们将继续加大威海在马来西亚的旅游资源推广力度。
在国际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威海在开拓国内文旅市场的力度上同样不遗余力。今年以来,威海主动奔赴长三角、河南、河北等重要客源地开展文旅推介,并与四川省甘孜州联动,实现跨区域的流量共享与客源互送。
威海还善于借力新媒体,通过举办“潮拍千里山海”短视频大赛,成功点燃全民创作热情。活动聚焦威海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等多元维度,全方位展现了威海的山海魅力与城市温度。相关话题热度累计突破72亿次,有力推动了城市品牌从“一季火”向“四季红”的转变。
极致服务:全城开启“宠客”模式
文旅竞争的下半场,归根结底是服务的竞争。威海深谙此道,将“宠客”理念融入每一个细节。
在威海海悦建国饭店,酒店前台有个“30分钟吐槽码”,客人任何意见都会在半小时内得到响应。同时,饭店大堂设置动态潮汐显示屏,方便游客查询赶海信息;增设实惠伴手礼区域,省去游客外出购买的麻烦。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构成了威海服务的温暖底色。
河南游客闫女士今年暑期来威海游玩,行程中遇到的司机师傅、摩托艇运营者、民宿老板乃至普通市民都对她十分热情,她感慨道:“威海人没有把我当成是外地人,就是家里来客人那种感觉。”这种“家”的体验,正是威海服务的核心追求。
今年威海开展的“好客威海”服务提升行动,致力于构建一套智慧化、系统化的服务体系。旅游旺季期间,全市14个涉旅专项机制高效运转,建立重点涉旅问题落实责任清单,确保游客诉求“事事有着落”。
更引人注目的是,威海搭建起“六‘慧’一体”的智慧文旅监管体系。如打造游客诉求“智慧分办”体系,充分发挥涉旅诉求快速反应、旅警合作等机制作用,调处周期同比缩短60%,游客紧急诉求24小时内解决。打造“千里山海自在游”智慧寄送服务项目,行李可以像快递一样直接寄送到交通场站、文化场馆、酒店、A级景区等指定区域,游客无需再为行李奔波。
“从威海站下车,本来要拖着行李去酒店,现在直接用智慧寄送服务,一身轻松地去玩了,太方便了。”游客孙女士说。
此外,威海还发布国内首个基于华为鸿蒙系统的全域智慧文旅平台“乐游威海”元服务,推出偏好分析、主动推送、无感随行式向导等智慧化服务,让游客真正实现“一部手机畅游山海”。
从政策的精准滴灌到产品的迭代焕新,从品牌的全球破圈到服务的无微不至,威海的文旅“出圈”密码,已然清晰。它证明,文旅的高质量发展,并非依赖于偶然的流量,而是源于对“游客体验”的深度洞察与持续耕耘。威海,正站在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上,为中国文旅产业书写着一个“长红”的典范。
来源:威海日报
审核:张宗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