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洒在荻花洲的沙滩上,古朴的拍胸舞与时尚的落日音乐会在此交相辉映,游客们在非遗摊位前驻足流连。近日,记者随2025年第四季度“央媒话厦门”采访团走进这片热土,见证了这个昔日滨海芦荻滩如何通过文化赋能,蜕变为年接待量超180万人次的文旅新地标。
荻花洲晚霞。(孙洁 摄)
荻花洲位于厦门新地标白鹭体育场临海区域,岸线总长2.8公里,其中直立式岸壁约1750米、沙滩约900米。这里不仅拥有细腻的沙滩、清澈的海水,更可同时观赏集美大桥、翔安大桥等四座跨海大桥的壮美景观。据厦门翔发地产有限公司文旅事业部经理胡惠敏介绍,2024年7月,翔安文旅结合“古渡码头”历史印记,借用清代名士龚显曾诗句将其诗意命名为“荻花洲”,开启了这片土地的文旅新篇章。
文化赋能,非遗瑰宝绽放新活力
在荻花洲驿站广场,一场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盛宴正在上演。翔安区春仔花非遗传承人洪晓瑜指尖翻飞,一朵朵象征吉祥的丝线花悄然绽放。车鼓弄、答嘴鼓等富有闽南特色的非遗项目轮番展演,为这片滨海空间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非遗艺术剪瓷雕。(孙洁 摄)
非遗艺术春仔花。(孙洁 摄)
“翔安大桥等重大交通设施的贯通,为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翔安区文旅局局长吴善营表示,当地紧抓机遇,将荻花洲与奥体中心联动发展,借力体育赛事和演唱会等热点塑造专属IP。当知名歌手在此开唱时,荻花洲便成为歌迷的欢乐海洋,区域热度持续攀升。
翔安区文旅局局长吴善营接受采访。(孙洁 摄)
多元融合,打造滨海文旅新范式
除了非遗盛宴,荻花洲还精心打造”落日音乐会”、”闽韵翔安”古渡文化演出等品牌活动。从迎新春庆典到老年人健步行,从青少年才艺秀到文明公益宣传,数十场特色活动使这里始终保持旺盛人气。沿岸新设的休闲设施与艺术装置相得益彰,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与亲子家庭。
重阳节节目表演——非遗艺术南音。(孙洁 摄)
值得一提的是,荻花洲在发展中注重保留“浏江古渡”的历史印记,通过统一品牌升级塑造鲜明形象。如今,这片热土正以“文化+旅游+体育”的多元融合模式,为厦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夜幕降临,荻花洲的灯火渐次亮起,与现代感的奥体中心交相辉映。这个承载着千年古渡记忆的新地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界讲述着厦门文旅创新发展的生动故事。
(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孙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