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9月5日日俄战争结束,以牺牲中国主权为代价,日本以“战利品”为借口,从俄罗斯帝国手中夺取抚顺煤矿。在抚顺东部经营着老虎台、新屯、龙凤采炭所等下属煤矿,并引进欧洲开采技术,开启了掠夺抚顺煤炭资源步伐。由于日籍员工的涌入,在万达屋、新屯、龙凤建立了日本员工社宅,并建立了医院、学校、公园等配套设施。
新屯公园新建北门
为满足日本员工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满铁”从1914年开始在抚顺建立了13座公园,抚顺东部最大的是公园是新屯公园和龙凤公园。新屯公园选址在坑南干线(今煤都路)中段,新上任的的抚顺炭矿矿长富田政纪,在建园过程中视察了建设中的新屯公园。
在萧景全老师所著的《往事旧影》这样记载:1922年抚顺炭矿在新屯公园园内建有混凝土桥1座,木桥2座,茅亭2座。公园面积46万平方米,水面面积不足2万平方米。
公园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抚顺东部煤矿“满铁”社员、家属及及中国职员,持“满铁”社员证游戏、划船、滑雪、小卖店购物等享受优惠待遇。
园内还有滑雪场,荷花池,儿童娱乐设施,园内泉水和山水形成的人工湖。园内栽植松树、杨树、柳树、杏树等,背靠群山栽种槐树。
选自《往事旧影》1934年的新屯公园
公园的东边,在此经过的电车命名为公园站,多为日本人出入。
新屯高等寻常小学校学生,每到春季,穿戴校服踏青游园。“满铁”1940年出版的《满铁抚顺》,以社员私生活特辑,专门记录了新屯公园。
我的母亲出生在抚顺县郎士王家大院,儿童的时代跟随家长,多次到新屯公园。记忆中日本人游园,以家庭为单位或朋友聚在一起,在园内玩耍。游园后,在草地上用席子铺地围在在一起聚餐,玩到尽兴又唱又跳。
1987年我采访过的老虎台工人赵有水师傅,时年83岁,当年老虎台采炭所干活,新屯公园当过花匠。他说:“新屯公园自己建有苗圃,自己系苗,春天开始忙乎。公园里的滑雪场,利用公园西山坡形成的坡度,滑道有麻绳做围挡。讲究的日本人,穿着德国的滑雪服,玩的青壮年多。有像教练的人,指导初学的人和学生,有的还是摔倒。在滑雪场的不远,有中国人靠登山小道形成的雪道,在上面滑冰车。有的日本员工,领着孩子参与其中。”
作者(左)1984年与朋友蓝图在新屯公园
新屯公园的管理机构是抚顺炭矿庶务系。老人们说,1940年抚顺炭矿大规模招工,人口涌入,中国人这时候也可以进入公园。这是日伪抚顺当局,消除煤矿工人的民族仇恨和反抗意识,为了所谓的日满亲善采取的攻心策略。并有中国人在园内卖水果,冬天卖花生、烤地瓜和卖糖葫芦。
在日本投降的时候,抚顺保留下来的只有东公园(劳动公园)、西公园(儿童公园)和新屯公园。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顺资源委员会接管抚顺煤矿,此时的新屯公园破烂不堪。凉亭泥瓦脱落,游船沉于湖底,园内到处是粪便。
由于国民党局忙于内战,抚顺煤矿煤炭压力加剧,没有精力管理公园。驻扎在新屯大白楼的国民党军207师一部,曾经在公园内操练,并在山脚下实弹射击。由于青年军南方人和学生多,士兵傲气十足,被当地人称为“南方蛮子”和“学生兵”。国民党败退抚顺前,公园站曾经有士兵站岗,将拘捕的“八路探子”示众后,拉到新屯东山枪决。强制叫来的老百姓明白,国民党的末日已尽,没有几个人跟着喊戡乱救国的口号。
抚顺解放后,新屯公园进行扩建,补种国民党发动内战砍伐的树木。公园的面积由46万平方米,扩建到48万平方米。抚顺矿务局组织党团员和各类先进人物,主动献工,义务清理垃圾。
1952年按照中央“企业管理专业化”指示精神,陆续抚顺矿务局管辖的石油、钢铁、化工、公用等单位及社会园林设施,移交专业部门管理。抚顺矿务局于1954年将新屯公园移交给抚顺市政府建设局。据《抚顺市城市建设大事记》记载:1954年10月,新屯公园修复木桥7座,凉亭3个,冷食店1处。
2025年的新屯公园
新屯为露天区政府所在地,新屯公园与区政府近在咫尺,成为抚顺东部重要的休闲场所。许多新屯地区的老人时常念叨,当时的新安区(东洲区前身)区长王大伦(1953至1956年)微胖,住在公园的东南角日本房,早晨经常到公园散步。主动和晨练的老百姓打招呼,问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并掏出小本子记下来。
一路之隔的抚顺职工疗养院,是建国初期抚顺市劳动模范集中疗养的地方,新屯公园留下他们的身影。同为抚顺市劳动模范的金永清和金永山兄弟,哥哥金永山探望疗养的弟弟金永清在新屯公园游园的镜头,被记者拍照刊登在《东北画报》上。
建国后特殊年代,老虎台矿有一个青年工人被批斗,起因是一把日本速滑冰刀鞋。这个青年工人喜爱滑冰,在新屯公园吹嘘说这是纯日本的冰刀,比中国冰刀质量好。原来,日本统治时期,一个日本职员滑冰摔伤脚踝骨。日本职员通过他人介绍,认识了住在莫地沟的青年工人爸爸,民间行医的土郎中。靠推拿、敷药,很快治好了脚踝。日本员工送把冰刀给郎中,算是回报,以后郎中把冰刀传给了儿子。更为离奇的是,改革开放后已经退休的这名当年青年工人,意外在新屯公园发现了自己当年没收的冰刀。一个滑冰的学生穿的滑冰,感觉眼熟,靠近看看竟是自己那把滑冰刀。
明信片中的新屯公园
新屯三校组织学生清理公园人工湖,一度成为游泳池,附近青少年每到夏季前来游泳。当年就读于新屯三校的王振生,课间和同学经常到公园摘野杏、山里红、桑葚,装在裤兜里当作零食。特殊年代,在公园靠近公路边等着,看揪斗市“走资派”的车通过。在五中操场揪斗老干部沈越、杜黎、黄静波,散场后有人在公园里聚在一起,“白话”他们过去的历史,当过什么级别的大干部。和伟人历史的交往。
1982年5月20日,抚顺市、露天区政府投资110万元,由江苏省吴县古艺术建筑公司承建的园中园“溪园”,于1984年9月16日落成。“溪园”坐落于公园的东侧,为仿苏州园林建筑风格,分入门景区、花卉展区、水景区三部分。“溪园”占地2公顷,园中有龙凤呈祥合璧,八角重檐亭,彩塑哪吒闹海等。“园中园”建成后,备受社会好评,并发行了彩色明信片。院门设西,门柱楹联“一角湖山似锦九龙崛起,八方云水如霞四鹤腾飞”,起到画龙点睛之妙。
虽然起名“溪园”,加上是在公园内建筑的园林,民间以“园中园”叫响。后期由于管理缺失,没有资金投入,游客寥寥无几,陷于荒废状态。
昔日的新屯公园园中园
2006年,在“园中园”原址修建了佛教寺庙福慧寺,不多的市内
福慧寺
寺庙。有8座殿堂组成,大雄宝殿今年建设完成。期间改造,龙凤企业家李宝成和龙凤佛友捐赠善款,贡献了力量。
龙凤矿工人子弟程学福,1982年抚顺商业技校即将毕业,赶上露天区园林处到校招工被录取。他说:“新屯公园东、南、西,三面环山,园内绿树成荫,夏季凉爽,非常适合避暑。园内群众玩扑克,吸引力无比,成为公园一景。”公园的森林覆盖率逐年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喜鹊、松鼠、刺猬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抚顺地区名副其实的好山好水好地方。
现在的新屯公园分东、西、南、北4个门,南门古香古色依山而建,北门靠近煤都路为正门。
2025年,东洲区修建了仿古牌坊式正门,于国庆节亮相煤都路。
近年来,东洲区政府加大了对公园的管理力度,投资修建了栈道、休息座椅和健身广场,是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特别是每年秋季,红叶泛红的时候,不少周边城市组织游客前来旅游、观赏,提升了抚顺市东部形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