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一座原本计划耗资上千亿美元、号称“全球最绿色”的超级机场,最后却被雨水淹没,摇身一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之一。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真实发生在墨西哥的故事。
从“超级机场”到“烂尾工程”
2014年,墨西哥政府宣布要在特斯科科湖的干涸湖床上修建一座新国际机场。设计师是大名鼎鼎的诺曼·福斯特,宣传口号更是响亮:要建成全球首个获得LEED铂金认证的绿色机场。
听起来很美好,但现实却很骨感。机场选址的特斯科科湖,早已失去了95%以上的水域面积,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彻底消失的风险。更糟糕的是,机场建设不仅破坏了候鸟栖息地,还开山采石、毁坏农田,最终预算飙升到130亿美元以上。
2018年,新总统洛佩斯·奥夫拉多尔上台后,果断叫停了这个项目。于是,这座“半拉子”的超级机场,就这样被搁置在荒凉的湖床上。
截至2015年,特斯科科湖已经失去了超过95%的原始湖面面积
荒地重生:湿地公园的诞生
机场停工后,政府任命建筑师伊尼亚基·埃切韦里亚负责修复生态。他第一次踏上工地时,形容那片土地“像火星表面一样荒凉”。但他没有选择彻底推倒重来,而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让自然自己接管。
于是,原本的机场工地被改造成了特斯科科湖生态公园。这个公园面积达55平方英里,相当于曼哈顿的三倍,是墨西哥城查普尔特佩克公园的21倍。2022年,它被正式划为自然保护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湿地之一。
2022年3月,该片土地被宣布为“自然保护区”,这是扭转破坏性水利工程影响的重要一步
埃切维里亚的规划融合了原拟建机场的一些结构
历史的回声:从阿兹特克到现代
特斯科科湖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湖泊。早在14世纪,它就是阿兹特克帝国首都特诺奇提特兰的生命之源。可惜,西班牙殖民者到来后,为了扩展城市,他们不断排水、填湖。到20世纪60年代,湖面只剩下原来的四分之一。
机场建设更是雪上加霜:9条河流被改道,几十座山被挖采石料,生态几乎被彻底摧毁。埃切韦里亚说:“也许如果当年征服墨西哥的是威尼斯人,而不是西班牙人,结果会完全不同。因为威尼斯人懂得与水共生,而不是消灭它。”
湿地的奇迹:鸟类的天堂
如今的特斯科科湖生态公园,已经成了候鸟的天堂。每年有超过15万只水鸟和滨鸟在这里停歇,包括墨西哥鸭、雪鸻和西部滨鹬。这里拥有墨西哥州60%以上的鸟类多样性,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拉姆萨尔湿地)。
更重要的是,湿地的恢复不仅仅是为了鸟类。它还能调节气候、减少空气污染、吸收二氧化碳、缓解洪水风险。科学家估算,这片湿地每年能吸收超过140万吨碳,相当于数百万辆汽车的排放量。
纳博尔·卡里略湖位于新建生态公园的范围之内
“软性工程”:让自然自己修复
与传统的“硬工程”不同,埃切韦里亚提出了“活的工程”理念。他没有大规模修建水泥管道,而是重新连接了9条河流,让水自然流入湖区,形成新的泻湖和湿地。结果不仅水质改善了,生态系统也逐渐恢复。
他打趣说:“靠修更多的排水管解决洪水问题,就像靠修更多的道路解决堵车一样,永远没完没了。真正的办法是给自然留出空间,让它自己调节。”
该地区在调节墨西哥谷地水资源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惠及数百万大都市居民
危机中的启示
特斯科科湖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并不是终点,而是创新的起点。正如埃切韦里亚所说:“好消息是,我们过去做得太糟糕了,所以改进的空间非常大。危机正是创造力的最佳时刻。”
今天,当人们在公园里骑车、踢球、看鸟时,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烂尾机场工地。雨水重新回到湖泊,候鸟再次盘旋,这片土地仿佛在告诉我们:自然从未真正放弃。
写在最后
一个被雨水“埋葬”的超级机场,最终换来了一个能惠及几百万人的湿地公园。这背后不仅是政治决策的转折,更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次深刻反思。
如果换作你,你会选择继续修建那个“超级机场”,还是把土地还给自然? 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