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龙岩市第四届文旅“客家美食宴”大赛将在龙岩美食城荣誉国宴楼举办。来自全市7个县(市、区)的美食扛鼎之作同台竞技,本次大赛既是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深化福建省“一路山海一路歌”文旅促消费主题年活动的生动实践,更为我市文旅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往届文旅“客家美食宴”大赛(资料图)
壹
挖掘美食背后的闽西文脉
闽西客家菜,质朴中见包容,既守本真,亦纳百味,其食材涵盖了山野田园、家养河鲜,背后承载的是闽西人民迁徙奋斗、耕读传家的历史脉络与人文精神。
往届比赛现场(资料图)
“真正的好菜,需有文化为底。”闽西客联会客家美食文化与产业促进会主任陈文表示,“本届大赛更注重挖掘每道菜的历史渊源、方志记载与民俗故事,让美食成为可品可读的文化载体。”作为全国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特色菜系,客家菜的独特魅力正源于其深厚的文化根脉。
连城县的“价值连城•吴家宴”在第三届文旅“客家美食宴”大赛中获“全宴奖”金奖(资料图)
文化为核,宴席为体。本次活动将致力于打造辨识度高、文化感足的“客家美食宴”文旅IP,让每桌宴席承载地方特色与文化风情。从“龙腾新罗”全鱼宴的江河之鲜,到汀州婚喜宴的礼仪之美;从客家土楼升梁宴的营造智慧,到武平灵芝宴的“药食同源”;从“价值连城”全鸭宴的醇厚滋味,到漳平水仙香茗宴的清新雅逸......七席盛宴,不仅是味觉的盛宴,更是闽西人民聪明智慧与生活美学的生动呈现。
贰
注重多元生态的品牌打造
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坚持全市上下“一盘棋、一条心、一家人”的工作思路,久久为功、守正创新,“五大文旅品牌”成果斐然。
在“美食+文旅”具体实践中,我市正构建“一县一全宴”发展格局,以赛事为抓手,联动文旅体多元形态,推动客家美食从民间餐饮向“吃、游、购、赏”一体化的品牌生态升级。以上杭县为例,当地借助“乐在非遗”系列活动,打造“跟着非遗美食游上杭”品牌,推动“非遗+体育+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延伸体验式消费场景。今年8月,上杭举办的“‘槐’响千年,情传五洲全福宴”主题活动,更是将近年全县文旅美食宴比赛成果整合起来,招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家乡亲。
第三届文旅“客家美食宴”大赛中,上杭县的“郭福安长寿宴”(资料图)
“本届美食宴不仅是厨艺比拼,更是推动龙岩客家美食品牌化、产业化的重要平台。”龙岩市餐饮烹饪协会会长孔祥伟表示,本届菜肴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着力推进菜品向“精致化、科学化、年轻化”转型,活动将降油、控盐纳入评分标准,强化客家菜的市场适应性与品牌传播力。
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举办三届文旅“客家美食宴”大赛,先后推出“一县一桌菜”“一县一名人宴”“一菜一故事”主题比拼,致力于将客家菜打造成“中国第九大菜系”。此前,赛事带动非遗美食销售达6.5亿元,品牌效应显著。
叁
“小锅铲”撬动“大产业”的经济效应
到永定吃一顿全牛宴,去连城喝一碗老鸭汤,赴长汀尝一尝河田鸡......龙岩各地美食正成为游客奔赴的理由。
“‘吃’是旅游中接地气的环节,却能串联起住宿、购物、体验等一系列消费场景。”市文旅局非遗科负责人钟得喜告诉记者,近年来, 来龙岩品特色美食已成为很多游客的难忘之旅。为进一步放大美食的带动效应,本届大赛龙岩将与美团开展合作,在文旅资源整合、线上引流、数字化运营等方面协同发力,同步推出“跟着美团品美食”“跟着美团游龙岩”等活动,实现“以食促游,以游兴业”的良性循环。
“跟着美团游龙岩”活动
与此同时,一批本土餐饮企业正在积极延长“产业链”。长汀河田鸡产业发展公司,建立从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全程产业链,通过冷链物流与电商平台,让这一长汀标志产品走向全国餐桌;武平深化“药食同源”理念,开发灵芝鸡汤、灵芝茶饮等养生菜品,推动农产品向高附加值健康食品升级......此外,龙岩美食城作为集聚平台,持续引进特色餐饮品牌,打造“一站式客家美食体验地”,助力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
武平县的灵芝五珍养生汤
品牌赋能下,我市文旅经济交出亮眼答卷。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文旅产业规模983.48亿元,同比增长10.7%,游客旅游总花费589.45亿元,同比增长12.3%。
记者手记
各县(市、区)特色宴席在“客家美食宴”大赛齐聚一堂,既是文化盛宴,更是产业契机。大赛以“客家美食宴”为抓手,推动美食向精致化、科学化、年轻化转型,更联动多元业态,让“吃”串联起完整消费链。数据见证成效,这场美食之约,正为文旅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闽西味道香飘更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