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梦雪 北京摄影报道
秋意浓,霜叶红,正是登高赏景时。
当秋的颜色浸染京西群山,11月5日,庆祝中国记者节・2025华夏时报工会会员健步走活动在妙峰山风景区热烈启幕。
本次活动以“笔尖写尽风华 步履踏遍时光”为主题,地点选择在京西古道,华夏时报社的队伍从妙峰山冰山漂砾出发,沿京西古道蜿蜒而上,最终在金隅琉璃文创园会合。
妙峰山,旧称仰山,以“古刹”“奇松”“怪石”“异卉”而闻名。在漫山秋意的包裹中,华夏时报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冯慧君以三个“旅”为活动作注解:此时妙峰山秋菊盛放,漫山金黄与翠绿交织,可赏“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的秋色,这是一场“自然之旅”;踏行元代形成的京西古道,访百年琉璃工艺园,让文化传承融入步履之间,这是一场“文化之旅”;通过集体活动凝聚团队力量,既是对报社职工身心的放松,更呼应着“十五五”规划中“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要求,这是一场“凝心聚力之旅”。
随着出发号响起,这场融合自然、文化与团队精神的行走,在山野间徐徐展开。华夏时报社队伍沿京西古道拾级而上,秋叶在脚下沙沙作响。此时的妙峰山,层林尽染,正是冯慧君在致辞中引用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真实写照。
“我们和几百年前的元代商旅队伍,正踏在同一块石板上。”驻足在京西古道上,想象着昔日商旅往来的繁华,小伙伴们感慨道,“这条古道曾运送的物资,或许就是当年财经新闻的‘活素材’,社长说这里是‘财经媒体报道的历史现场’,真是一点儿没错。”
沿着古道继续前行,山林间点点橙黄的柿子与周边的红叶、绿树相映成趣,不时引起小伙伴们的欢呼。摄影爱好者们兴奋地调试着相机参数,有小伙伴站在柿子树下摆出POSE,让红叶成为天然背景。
“这张太绝了!光影、色彩都刚刚好,我帮她拍出了人生照片!”有“摄影师”惊喜地喊道,照片中,小伙伴身后是橙黄的秋叶和连绵的远山,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她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仿若与这秋日美景融为一体。
或疾步前行,在运动中释放压力;或三五成群,且行且谈,在职工们不同的行进节奏中,脚步声、谈笑声与山间鸟鸣交织,成为秋日里最鲜活的乐章。
行至正午,阳光渐渐抹去晨雾,队伍逐渐汇聚在本次活动的终点站——金隅琉璃文化产业园。
“太热了。”走进琉璃烧制的工业遗址区域,有职工打趣道。虽只是光影技术还原的琉璃烧制场景,但透过屏幕上跳动的火焰、匠人专注的神情,仿佛能亲眼看到真实的烧制过程:通红的窑火映着匠人专注的脸庞,融化的釉料在模具中流淌,冷却后便成了带着皇家气韵的饰品与摆件。
“原来故宫屋顶的琉璃瓦,是这样一步步做出来的”,有职工忍不住感叹,伸手触摸展架上的琉璃制品,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仿佛与百年前的皇家营造技艺完成了一次无声对话。
活动尾声,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工会小伙伴们准备的午餐,回顾这场健步之旅,秋风轻拂,阳光温暖。
冯慧君表示,近年来,华夏时报社稳步推进改版调网与转型改制,已实现宣传、经营、队伍建设的协同发展,职工的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持续提升。而此次健步走活动,既是对团队身体素质的锻炼,更是对团队精神的洗礼、企业文化的弘扬,“我们用笔尖记录时代风华,也该用步履感受时光温度,这样才能让报道更有深度、团队更有凝聚力。”
秋日虽短,记忆绵长。据了解,除此次健步走活动外,华夏时报工会还时常举行多种多样的线下活动,比如职工生日会、职工乒乓球赛、公园健步走比赛、妇女节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为报社职工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更展示了华夏时报工会对职工的关怀。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