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05日 D18 云南禄劝-四川会理-四川西昌
第18天行程373公里
今日自禄劝启程,循着先辈足迹向西昌进发。行车路线由此前的一路西行转为北上,途经皎平渡、会理等地直抵邛海。今日是本次自驾•重走长征路以来,在途时间最久、停留景点最少的一天。
全天行程可分为三段:
1.从禄劝到皎平渡,路段多弯且上下坡密集,尤其临近皎平渡的前一小时路程,因上月大雨多处塌方或泥石流导致通行缓慢;
2.从皎平渡到会理,沿G245国道前行,道路状况显著改善,沿途尽是丰收景致——漫山石榴红透,路边收购点、运输大车往来不息;
3.从会理到西昌,全程高速畅通,天高云阔,一路风光宜人,令人心旷神怡。
#重走长征路#巧渡金沙
中央红军在西进云南、佯攻昆明后,开辟了由云南北渡金沙江入川的光明前景。中革军委于1935年4月29日,在云南寻甸鲁口哨发布了《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根据地的指示》,中央红军主力追兵分三路,从寻甸、嵩明之间穿过,以每日120里的急行军速度直插金沙江边的皎平、龙街和洪门渡口。
1935年5月3日晚至9日,中央红军主力在川滇交界的皎平渡口,利用寻找到的七只木船,在当地三十七名船工的帮助下,中央红军一、三、五军团及军委纵队,均顺利从皎平渡口渡过金沙江。红九军团在完成侧翼掩护任务后,于云南东川树桔渡渡过金沙江。
中央红军成功巧渡金沙江进入四川会理境内,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同时,也为中央红军主力赢得了在会理进行休整的时机。
皎平渡红军渡江纪念碑广场:位于金沙江北岸,皎平渡大桥西侧,主碑高19.35米,基座宽5米,长7米,取意为巧渡金沙江发生在1935年5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用了7支木船,历时7天7夜渡过金沙江,由聂荣臻亲自题写碑铭“红军巧渡金沙江”,并配以由宋任穷审稿的碑文,碑体背面绘有长征线路图以及象征山水的云纹。广场南侧是长50米的玻璃栈道,可以直观感受到金沙江水的汹涌。北侧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指挥红军渡江的壁画浮雕,是红军渡江的重要场景立体式展现。
四川会理县通安镇,四川最南边的一个镇,皎平渡北岸即属于该镇,所以通安被称之为红军入川第一镇。
1935年5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四川会理城郊铁厂村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会理会议”。张闻天主持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有关形势的报告,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会议针对当时部队的思想情绪,进一步阐明了党中央和中革军委机动作战才能摆脱敌人重兵围追堵截的作战方针,总结了遵义会议以来在川滇黔边实行大规模运动战的经验,批评了从四渡赤水到巧渡金沙江期间,中央和红军领导层中出现的离心倾向。会议讨论了渡江后的行动计划,决定越大渡河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任命刘伯承、聂荣臻为先遣队负责人,为全军开路,迅速北上。会理会议肯定了遵义会议后实行的新的战略方针,巩固了遵义会议的成果,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统一了党和红军领导层的思想认识,维护了党中央和红军领导层的团结。
会理会议纪念地:位于会理县腹心地带,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景区内有会理会议纪念广场、纪念碑、会议遗址及众多表现红军与会理人民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的雕塑等红色景观,与周围的湖光山色相辅相成。
本篇图片均拍摄于9月5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