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开罗11月6日电 通讯|大埃及博物馆将成为埃及旅游业升级的“催化剂”
新华社记者张健 姚兵 董修竹
11月4日,备受期待的大埃及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记者一大早来到博物馆,馆内人头攒动,既有庆祝国家成就的埃及民众,也有慕名而来的海外游客。
“开放首日参观人数就达到了约1.8万。”大埃及博物馆馆长艾哈迈德·古奈姆对媒体说,“我们的目标是每天接待1.5万至2万参观者,预计每年接待游客700万。”
大埃及博物馆地处首都开罗西南约5公里处的吉萨金字塔景区附近,占地约50万平方米,馆藏文物超过10万件,首次完整集中展示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5992件随葬品,此外还展出修复后的胡夫太阳船、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巨像等文物。
从博物馆正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大厅里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像,它高达11米,是大埃及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之一。进入展厅前先要经过“大楼梯”走廊,上面陈列着数十件古埃及法老时期的巨型雕像、石柱、石碑等各类雕刻作品。
在宽敞气派的图坦卡蒙展厅,游客们欣赏着这位古埃及法老的宝座、战车、盾牌、玩具、彩绘箱等珍贵文物。陈列在展厅中央的埃及“国宝”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在灯光照射下绽放异彩,周边围满拍照的游客,成为最受欢迎的“打卡点”。
“这是第一次能在一个地方看到与图坦卡蒙相关的全部文物,简直太震撼了。”埃及游客穆罕穆德·纳赛尔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长约43米、重约20吨的胡夫太阳船,出土于胡夫金字塔,距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是现存最为古老的大型木制文物之一。在宽阔明亮的展厅内,游客可以沿着盘旋向上的步梯从不同角度欣赏胡夫太阳船。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融入现代化元素,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游客可以在展厅隔离出的放映厅观看上世纪文物出土时的黑白影像,或坐在长椅上边休息边欣赏投影在墙上的古埃及壁画,还可以在全息投影展区驻足欣赏古埃及生活场景再现。
“大埃及博物馆拥有如此丰富的藏品,真是太棒了……我得多花点时间才能全部看完。”美国游客温迪·鲍尔斯说。
由于1902年在开罗市中心建成的埃及博物馆在空间和功能上不能满足展览需求,埃及政府于本世纪初在开罗西南约5公里处的吉萨金字塔景区附近兴建大埃及博物馆,后因资金、政治、疫情等挑战,历时20多年才建成开馆。
旅游业是埃及支柱产业,虽然近年来地区局势紧张,但埃及旅游业仍保持较快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埃及旅游收入达到153亿美元,游客数量达到1570万人次。埃及政府今年计划吸引约1800万游客。业内人士认为,大埃及博物馆将成为埃及旅游业升级的“催化剂”,帮助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游客支出、延长逗留时间。
“大埃及博物馆将改变埃及旅游业格局,促进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我们不仅有众多遗产,用何种方式展现也很重要。”古奈姆说,博物馆紧邻吉萨金字塔,两者相辅相成,必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上埃及文化旅游营销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奥斯曼表示,博物馆已经收到许多游客咨询,希望前往卢克索、阿斯旺等部分展品出土原址参观,这样“从开罗到埃及南部”的路线,让大埃及博物馆为地区发展带来新机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