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日报】
商洛市商南县深耕茶产业,发展“茶经济”、做足“茶文章”,培育“茶旅+”融合发展新业态,着力打造集茶园、公园、景区于一体的秦岭茶乡旅游康养度假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案例背景。商南县深度挖掘生态美、环境优的资源禀赋,充分利用30万亩茶叶种植基础,全力打造“生态茶城”,将茶产业与旅游、康养、加工等产业深度融合,全方位、多维度地实现生态价值提升,推动“生态颜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二、主要做法。(一)坚持规划引领。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将“生态茶城”建设深度融入城市发展、景观打造之中,在城乡接合部科学规划秦岭茶乡旅游康养度假区,有效提升城市品质与群众幸福感。
(二)完善要素供给。加强“吃、住、行、游、购、娱”产业要素与基础设施升级,配套修建旅游观光路、产业路,建设茶叶加工厂、特色民宿等各类服务设施,打造茶叶种植、产品加工、旅游服务、休闲康养“四大功能区”。
(三)科技创新赋能。强化品种选育、茶园管护、茶叶加工等环节的技术创新,着力打造“智慧茶园”,运用5G、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生长环境智能监测,推动茶产业现代化、智能化发展。
(四)气象服务加持。搭建茶园气象监测网络与数字服务平台,实时监测温度、光照等关键气象数据,保障茶叶产量与品质。积极开展气候好产品申报,商南茶叶被评为国家级气候好产品,富水茶山谷雾获评“全国气候景观观赏地”。
(五)“茶+”多元融合。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发展茶研学教育、茶村康养度假、茶文化旅游休闲三大业态,打造集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研学实践等于一体的名茶之乡。
三、主要成效。(一)生态空间管控不断完善。遵循“宜林则林、宜茶则茶”原则,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完善生态功能,提升区域景观质量,实现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
(二)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提升。茶旅融合成为全县首位产业,形成集观茶海、品香茗、农家乐、风情游、舒心宿于一体的“茶+生态+旅游”新业态,实现茶产业增值溢价。
(三)共享生态福祉。“秦岭茶乡”旅游康养度假区年可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茶旅康养综合收入超3亿元。辐射周边7个村2000余户群众,实现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专家点评 方兰 全国人大代表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茶叶是典型的生态产品,商南县以市场为导向,成功打造了集生态、旅游、康养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有效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实现了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高效转化。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推动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在利用资源优势、促进产业升级,加快“两山”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商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商洛市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中心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