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跨越时空,
能给一个家族刻下什么基因?
一个人,跨越时空,
能给一座城市烙下什么印记?
一个人,跨越时空,
能给一个民族注入什么精神?
一个人,跨越时空,
能给一个国家传递什么力量?
乙巳蛇年,金秋十月
八闽古都,有福之州
⭐我们参观林则徐纪念馆,拜谒林则徐出生地,走进林则徐小学,探寻一个民族英雄的成长历程;
⭐我们穿过三坊七巷,深入上下杭,登上烟台山,找寻一个民族英雄留下的印记;
⭐我们前往马尾造船厂,奔赴福州自贸区,访问福州软件园,追寻一个民族英雄的精神……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福州儿女的精神
三坊七巷
白墙黛瓦,绿荫掩映
位于福州鼓楼区澳门路16号的林则徐纪念馆门前,前来参观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屏墙上,“林文忠公祠”几个大字庄严肃穆。步入纪念馆,但见红墙乌瓦映着天光,一尊林则徐塑像巍然屹立、目光深邃,仿佛在凝视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位于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林则徐纪念馆。
“整整23个昼夜,237万多斤鸦片在此消弭。他知道此举必将触动英夷的利益,招致难以预料的祸患,甚至可能危及自身的仕途乃至性命。然而,在国家民族的大义面前,个人的祸福早已被置之度外。”林则徐纪念馆讲解员陈煦北讲解铿锵有力,穿透展厅,将我们的思绪拉回186年前。
在林则徐史绩展里,“虎门销烟”无疑是最撼人心魄的篇章。巨幅油画与实物场景的结合,再现了1839年虎门销烟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林则徐史绩展复原“虎门销烟”的场景。
“我们不仅仅是讲解历史,
更是在传递一种责任”,
陈煦北虽然到纪念馆工作时间不长,
但他说自己深感荣幸与自豪。
“纪念馆就是一座‘桥梁’。”纪念馆资深讲解员谢婷婷告诉我们,近年来,纪念馆积极打造“左海讲堂”“林则徐故事汇”等宣讲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让历史人物“走下神坛”,让崇高精神“对接现实”,推动林则徐精神走出去、进校园,来纪念馆参观研学的游客呈逐年递增趋势,仅今年1-9月,纪念馆接待游客就达170万人次。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在今天的福州人身上,已经从历史的担当转化为了新时代的行动。”谢婷婷说。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翻开中国近现代史,闽都福州处处浸染着爱国的情怀、革命的气息,“苟利国家生死以”成了福州儿女最光明也最向往的一种精神,代代相传,长歌不绝。严复、冰心、林觉民、林祥谦、邓拓,还有那位出生于福建闽侯、在隐蔽战线书写“忠诚与智慧”的传奇将军——吴石,也在近日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的热播而再次被聚焦。他们的精神,与林则徐的爱国情怀一脉相承如出一辙,终将在历史长河中,成为闽都文化中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
▲白墙黛瓦、绿荫掩映的三坊七巷。
拳拳爱国心
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今年是林则徐诞辰240周年,9月,新学期开学之际,电视节目“苟利国家生死以——2025年福建省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一经开播,便在福州市各大中小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离林则徐纪念馆不到300米的福州市林则徐小学是这档电视节目的录制地,该校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少先队员们进行集中收看。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句诗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时不畏列强的真实写照。我们要有‘天作岸’的眼界,也要有‘我为峰’的志气,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认真听讲、尊重国旗、讲好他的故事开始,让英雄精神在我们心里扎根!”作为电视节目的参与者,五年(5)班的张鑫宇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脸上写满了骄傲与自豪。
江晓洁,林则徐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兼班主任,刚给一年级(1)班的小朋友们讲完《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小学教师为一年级新生上《民族英雄林则徐》主题课。
“新生一年级入学的时候,我们就会用儿童化的语言告诉孩子们林则徐爷爷的故事。”江晓洁告诉我们,林则徐民族精神不仅仅是在课本上,还在学科教学、研学活动中。“在这里,我成长了很多,林则徐精神走进了我的心里,只有用心真心感受英雄精神,才可以把它传递给孩子们,传递给下一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福州城市的气质
10月16日,以“福海扬帆 绿动领航”为年度主题的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福州市开幕,世界航海装备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和行业组织代表共赴“榕城之约”。
其间,海上福州“百台万吨”生态养殖平台等一批企业主体实力雄厚、项目投资预期较好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这是福州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盛世华章。
▲连江县的海面上,一艘船正向大海深处进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是林则徐自勉名联中的上联,亦是他一生秉持与践行的信念,如今,它成为福州的城市精神,体现了福州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城市气质和文化内涵。
▲福州西湖公园的桂斋内,挂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堂联。
林则徐纪念馆展区一隅,《四洲志》的影印稿墨迹清晰,旁边的展板详细记录着林则徐组织翻译外国书报、编纂世界地理志的历程,他也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在清朝闭关锁国的背景下,林则徐突破传统窠臼,摒弃“天朝尽善尽美”的陈旧观念,以“经世致用”为原则,倡导“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推行“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开放政策,极大开拓了国人的视野。
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
福州市始终秉承林则徐开放包容的精神
不断拓宽对外交流通道
从经济技术开发区到自贸试验区
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有福之州的开放潮声激荡不息、奔流向前
走进位于连江的马尾造船厂,焊花飞溅、机器轰鸣,巨大的龙门吊下,造船工人正在两艘7500车位双燃料汽车滚装船上紧张作业。
▲马尾造船厂生产车间内焊花飞溅。
“马尾造船基地被誉为‘智能化船厂’,公司目前拥有37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72项,软件著作权6件。”福建船政马尾事业部制造部副部长胡文尧告诉我们,2024年以来,马尾造船厂陆续交付了全球最大的敞口集装箱船、全球首艘超大型海洋工程船等多型高附加值船舶,订单已经排到了2028年。
在位于福州软件园的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块块晶体茁壮“生长”,它们晶莹剔透,宛若宝石。“公司自主研发的三硼酸锂晶体(LBO),是迄今实现高功率三倍频输出最好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福晶科技总经理陈秋华说,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人才和技术研究投入,通过以独立研发为主,结合外部合作研发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工艺改进,公司也成为了国际知名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晶体、精密光学元器件以及激光器件的龙头厂商。
▲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调整机器参数。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成功升级为区域枢纽及超大型机场,累计开通130条国内外航线,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二期扩建工程建设蹄疾步稳、捷报频传;
全国首个以“自贸+跨境”为核心的数字贸易产业集聚区——闽江数字贸易走廊,全省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等开放平台不断壮大……
上半年福州全市落地招商项目452个、总投资1982亿元,251项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16亿元、超序时进度4.5个百分点,完成量、完成率均为全省第一。
勇立潮头,大展宏图
福州正向更高水平的
现代化国际城市阔步前行
▲碧海蓝天中的马尾造船厂航拍全景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福州发展的力量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35万个,福州市12345热线的受理率、反馈回复率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这是福州市今年来大力传承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紧扣省委“奋勇争先、再上台阶”部署,实施“奋勇争先落实年”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以史为鉴,以人为镜。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福州市深挖理论和实践“富矿”,用好用足林则徐纪念馆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等开展现场教学,推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夯实思想根基,擦亮忠诚底色。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的林则徐出生地。
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19号,林则徐出生地,由两座并排木构建筑组成,西为“林家支祠”,东为“罗氏试馆”。这里是林则徐出生和幼年生活、学习的地方之一。
林祝光,林则徐基金会名誉会长、林则徐第六代孙女在这里接受我们采访。
“林公给我们留下两个‘传家宝’:一个是青花油灯,晚上林公一家就点一根灯芯,全家人就围着灯,读书的靠近一点,做女工的远一点;一个是素炒豆腐,大年三十晚上,林公全家12口人围着一大盘的素炒豆腐,吃得津津有味,而且没有一个孩子有怨言。”林祝光说,一根灯芯也能点燃林公一生的盛世辉煌,作为林氏后人,这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无形的鞭策,要讲好林公故事,做人更要堂堂正正。
▲林则徐后人林祝光在讲解《十无益》家训。
林则徐纪念馆展区展厅内,一枚巨型印章格外引人注意,这枚印章的顶端,“宠辱皆忘”印文在聚光灯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正是他一生清廉刚正的真实写照。从钦差大臣的显赫到革职遣戍的落魄,人生际遇宛若云泥,然而,他得志时,不沾沾自喜;失意时,不怨天尤人,在遣戍伊犁的三年里,他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勘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将‘辱’的境遇,活成了再度造福一方的新‘宠’……”陈煦北动情的讲解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倾听。
巨型印章旁的展柜前,一对中年夫妇正细细品读林则徐家书:“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宠辱皆忘”,向上向善。
历史人物的价值,从来不止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更在于其精神能与当下发展同频共振,为后世提供不竭动力。
福州市委党校统战理论与文化教研部副教授王赣闽认为,林则徐勤政为民、严于律己的操守,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高度契合,他严谨治学、重视家风,所著《十无益》《析产阄书》等,不仅影响着家庭教育,也被奉为当今立身处世的道德准绳。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当下的福州,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氛围更加浓厚,党群一心、凝聚人心的堡垒更加牢固,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更加充盈。
“林则徐星”升起
——盛世中华的腾飞
林则徐出生地,一座“林则徐星”纪念碑映入我们眼帘。
▲立于林则徐出生地的“林则徐星”纪念碑。
1996年6月7日,中科院北京天文台闽籍天文学家陈建生院士领导的课题组发现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为7145的小行星,并建议命名为“林则徐星”。林则徐的禁毒和治水业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因此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了这个建议。
2000年9月20日,在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15周年之际,“林则徐星”纪念碑在林则徐出生地揭幕,寓意着“林则徐星”从这里升起。
在林则徐纪念馆的最后一个展陈,一张图片吸引了我们的目光。照片说明写道:1985年6月,林则徐第五代孙、中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凌青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副秘书长递交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
据介绍,《中英联合声明》于1984年12月19日在北京签署,翌年,中国政府将该声明向联合国备案,而负责这件事的正是时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的凌青,这种历史的巧合令人深思。
当我们循着林则徐的足迹
穿过这段中国近代史的时空隧道
心情激动且久久不能平静
夕阳西下,林则徐纪念馆即将闭馆,但仍有游客在忧国忧民的林则徐塑像前沉思默想。此情此景让我们忽的想起纪念馆里那艘中国“甘米力治”舰剖面模型。“甘米力治”号原为美国商船,1839年,林则徐购入该船并改装成配有34门西式火炮的“中国海军中最早的外国军舰”。
▲林则徐纪念馆内陈列的中国“甘米力治”舰剖面模型。
据新华社9月22日报道,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受阅的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于此前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这是我国航母发展历程中取得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福建舰具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对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艘以林则徐家乡“福建”命名的航母,正承载着他未竟的梦想,驶向深蓝!
1997年,香港回归,美国纽约市华埠中心林则徐广场,一尊林则徐塑像正式矗立。
一个人
能把一星火种燃成国家的火炬
照彻后世,也照彻世界
“四岁启蒙,十岁能诗,早显聪颖;一生勤勉,治水赈灾,功在地方;年逾半百,临危受命,虎门销烟惊世界;虽遭贬黜,其忧国忧民、开眼求索之志,光耀千秋……”闽江之心,一群小朋友在闽江边齐声朗诵。
“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这是凌青为纪念香港回归而作的题为《庆祝回归,缅怀高祖》的一首诗。
10月6日,中秋夜,一轮圆月从闽江升起,江上游船载着欢声笑语,跨江大桥车流如织,街道两边灯火通明,市民或购物、或散步,一幅盛世美好画卷。
▲灯火辉煌,高楼林立的闽江两岸。
就在这片天穹之上,“林则徐星”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沿椭圆轨道以4.11年的周期绕太阳运动。它静静注视着林则徐曾经守护的山河,正一步一步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
而我们,
多想借着明月,
捎去对林公的祝福,
也带上我们的叩问:
“百年之后的神州,可如林公所愿?”
据《闽山闽水物华新》记载:1995年6月3日,林则徐铜像在福州南大门——白湖亭竖立。8月24日,在福州市纪念林则徐诞辰2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出,我们要“继承、发扬林则徐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学习他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