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秋天,我外甥到石家庄上大学,我开车送他。济宁到石家庄真的没多远,开车四五个小时。我有两个同学在石家庄,他们是我们班上成的唯一一对。男的河北唐山人,女的河南商丘人,毕业时班上另一位河北同学替女的去了河南,成全了他们。他们两口子跑来看我,请我们吃鸭头煲,口味不错,至今尚记得。我问他们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他们说去西柏坡吧。
第二天我们开车去西柏坡,他们两口子男的坐我车,女的自己开车。我的这位男同学上学的时候话很少,我就没听他说过几句话,这次去西柏坡的路上听他说的话比上学那三年都多。他崇拜毛主席,是毛泽东思想的忠诚信仰者。他说像他这样的人才,为生计而忙碌是浪费。一个多小时的路途中我这素善言的人都少有说话的机会。同车的我外甥的爷爷是从毛泽东时代过来的人,不停夸他有思想,他俩人成了知音。
我的这位同学的“人才浪费”一说我赞同,当下社会几乎所有人都在为生存忙碌,无暇思考,大才小才都一样,尤其是年轻人,一个住房便压得他们透不过气,何谈创造,到头来只能是都“骈死于槽枥之间”而没有“以千里称也。”哪里还会有人尽其才。毛泽东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终究是你们的,你们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给房贷车贷压得透不过气,哪里还能朝气蓬勃。
古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说,科学与哲学的产生有三个条件:闲暇、惊奇与自由。人都忙着“地垄沟里找豆包”,具备这三条的人哪还会有。没有人“仰望星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何以实现。传统中国社会有个士绅阶层,具备亚氏这三条,肩负着为民族思考与创新的责任。历史上从孔子到朱熹,再到王阳明、龚自珍,无不是这一阶层的人。当下的社会人人挣扎在生存线上,但有闲暇便忙着攀比与享乐,淹没在功利的雾霾中,怎么还会有未来。
我们沿着新修成的宽阔大道,穿山越岭来到西柏坡。当年若有这等交通便利,历史可能要改写了。任何人与事都有其历史局限,不可能逾越。(初稿写于2016年4月13日)
作者简介:
胡成江 ,济宁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 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 ,济宁作协“两新”委员会副秘书长 。在《天池小小说》《小小说选刊》《济宁日报》《济宁晚报》《中国水运报》等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等作品多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