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在最近出台的十五五报告中,透露了有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大概意思概括起来,那就是“大力发展文旅产业”。这对于贵港来说,可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因为贵港市辖三区内的文旅资源非常丰厚,只是有待有序和规划性的挖掘和研究而已!
很多人可能会说,贵港文旅能有什么?也就是现在开发的平天山,之前的南山寺、东湖、大南门、博物馆、覃塘荷花而已,自嗨还行,想成为支柱文旅资源,有些勉为其难!
其实,这就低估了贵港的文旅和历史底蕴了!按照威记对于贵港历史的了解,如今的这几个景点开发和研究,不过还停留在表面,还能深挖。并且,贵港的文旅资源可不只是那么一点点!
比如说,古代的贵港有八景,有“五岳”(东南西北加中山),有山区的民族风情,有川区的水运传奇(明朝三大驿),有“贵城遗址”,有怀泽县、马平县遗址,有“小桂林”(喀斯特地貌),有老街、有大成国抗清遗址、孝廉故里、怀橘巷、迎龙桥等等,要是串联和挖掘开发起来,谁还敢说贵港文旅没特色?
简单一点来说,贵港应该趁着大方向的发展,大力挖掘自身的文旅资源,而不是一直只是知道提什么“桂林郡郡治”、“贵港西山”、“贵港北帝山”,为发展添砖加瓦。这可是贵港城市的“软实力”体现!
别的不说,光是说贵港的“五岳”(东南西北加中山),如今还有多少人知道?它们要么被湮没了,要么被改名了,要么被毁掉了,要知道,这些都是贵港历史上的人文重地!有石刻有故事,更有底蕴!
并且,贵港古代的城建,就是以东南西北山为坐标,中间加上一座“中山”来体现的,这个恐怕就更少人知道了,因为随着城市的发展,现代化的进程,这些都已经模糊和感受不到了!
所以,为了留存贵港的人文历史和风韵,需要大力挖掘和整理!
打造文旅文化强市,贵港刻不容缓!
贵港文旅资源的深度开发,需要的不仅是景点罗列,更是一场系统性的文化复兴工程。贵港文旅产业的破局之道,在于将散落的历史明珠串联成链。
以"五岳"为例,完全可以通过数字化复原技术,在现址建立AR导览系统,让游客用手机就能看到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石刻诗文,聆听"中山夜月""北岭仙棋"等八景传说。这些沉睡的文化基因一旦被激活,就能形成独特的城市记忆点。
比如,打造三条主题文旅廊道:第一条是"千年城脉探秘线",从贵城遗址到大南门,复原明代府城格局,开发沉浸式剧本游;第二条是"山水诗画休闲线",串联平天山、东湖、喀斯特地貌区,引入户外运动项目;第三条是"民族风情体验线",在山区村寨建设非遗工坊,开发壮锦、铜鼓等文创产品。
在运营模式上,可借鉴"长安十二时辰"的爆款经验,选取大成国抗清等历史片段,打造实景演艺项目。同时要培育本土文旅人才,成立专门的文史研究院,系统整理口述历史资料。更需建立文旅智库,邀请历史学者、文创设计师参与资源普查,像发掘"怀橘巷"孝文化典故那样,从方志中打捞失落的记忆。用孝廉故事打造德育研学基地。
当每个景点都能讲出动人的贵港故事,这座城市的"软实力"才能真正转化为"硬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文旅开发必须守住生态红线。比如东湖可学习西湖的治理经验,在保持水体生态的同时,开发环湖文化慢行系统。只有让历史文化与当代生活有机融合,贵港才能走出同质化竞争困局,成为桂东南文旅新高地。
当平天山的云海遇见郁江的晨雾,当石刻上的诗文邂逅壮锦的纹样,贵港文旅的独特魅力正在于这种"山水为体、人文为魂"的复合基因。抓住政策东风,用现代手法激活历史密码,这座千年古郡完全能书写出"西江明珠"的新传奇。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威记,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