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落秋光里,云宿醉芳华
金秋十月,风清日朗,携友赴乐昌两江镇凰落村之约。车出镇街七公里,两白公路如银带穿村而过,沿线千亩田园褪去春之绚烂,凝萃成沉甸甸的秋实。远远望去,12个村小组错落分布在山水之间,樟背山的苍劲、凤巢岭的灵秀,与炊烟袅袅的村落相映成趣,恰似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卷缓缓铺展。
一过甲子门,就踏入了村落,最先撞入眼帘的是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曾经的破旧泥砖房已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的庭院与错落有致的"四小园"。9850米的围边将裸露地、闲置地打造成村民的休憩乐园,200多个精致小园里,红花檵木球娇羞颔首,栀子花暗香浮动。漫步村道,6千多株树苗已蔚然成林,"党建林""青年林"等11片特色林地郁郁葱葱,68户"美丽庭院"点缀其间,每一处都彰显着"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治理成效。泥土的芬芳与草木的清香交织,诉说着这个村庄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蝶变。
循着潺潺水声,凰落河蜿蜒流淌,清澈的河水倒映着两岸的斑斓秋色。河畔的碧道上,偶有村民悠闲散步,孩童追逐嬉戏。不远处的甲子门巍然屹立,双阙对峙的山峰间,"n"形洞穴淑气通透,流传千年的传说在风中低语。那贪心夫妻凿狮求米的警示,白头老翁寻猪葸的奇幻,都为这片山水增添了神秘韵味。如今,昔日的传说之地已是瓜果飘香,黄金柰李挂满枝头,五黑鸡在果园林下觅食,乡村振兴车间里,农副产品加工正忙,农文旅融合的活力在这里尽情绽放。
暮色四合,我们入住由老校舍改建的两江云宿。推开门,老建筑的岁月韵味与现代设计的舒适便捷完美融合。全景玻璃房内,山林风光尽收眼底;独栋山居小院中,私密宁静令人心安。凭栏远眺,云祖峰云雾缭绕,银子仙暮色苍茫;耳畔清风穿林,溪涧潺潺,鸟鸣啾啾。夜幕降临,繁星点点缀满夜空,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在此刻抵达极致。
次日清晨,踏露而行,探访村中古迹。徐氏宗祠、谭氏宗祠的飞檐翘角承载着宗族记忆,谭家古井的清泉滋养着世代村民,陈家古树的枝叶舒展着岁月沧桑。村中的文化广场上,非遗表演的锣鼓声隐约传来,徐氏布龙的灵动与九峰山歌的浪漫,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漫步"凰落花谷"的休闲步道,想象着春日桃李绽放、花海如云的盛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意境跃然心头。
午后的阳光温暖和煦,我们在云宿的咖啡厅小坐,醇厚的咖啡香气弥漫四周。餐厅里,地道的农家菜香气扑鼻,擦糍粉的软糯、五黑鸡的鲜嫩,每一口都是乡土的滋味。闲聊间得知,如今的凰落村通过"积分制"治理与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荣誉实至名归。而"花果世界"示范带的建设,更让这里的水果年产值突破3200万元,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临别之际,回望这座美丽乡村,党建引领的强劲动力、产业振兴的蓬勃生机、生态宜居的清新画卷、文化铸魂的深厚底蕴,交织成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凰落村,这方凤凰栖居的宝地,用实干与智慧书写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精彩答卷。而那段云宿中的慵懒时光,那份山水间的惬意心境,早已定格成心底最温暖的记忆,让人久久回味。
(白春明 2025.11.7)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好友致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