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篁岭:探秘最美符号的诗意之旅
遥远的刀耕火种时代,山区农民为应对平地稀缺,将晾晒空间延伸至空中,春晒笋蕨、夏晒干果、秋晒椒菊、冬晒腊肉,这古老农俗在篁岭被赋予诗意之名 ——“晒秋”。
多数古老农耕方式随时代消逝,而篁岭 “地无三尺平” 的地理环境,让晒秋景观得以延续。篁岭古村位于江西婺源县石耳山区,距县城 39 公里,明代中叶建村,已有 580 年历史,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埴、曹振鳙的故乡,因修篁遍野得名。景区面积 15 平方公里,涵盖索道揽胜、村落晒秋、梯田花海、乡风民俗等区域,宛如民俗文化宝库。2014 年,“篁岭晒秋” 获 “最美中国符号” 称号,景区也从 4A 晋升 5A,声名远播。中秋时节,我与影友驾车前往,渴望捕捉晒秋美景。
乘索道上山,缆车攀升间,壮阔山水画卷徐徐展开:群山连绵如巨龙,千棵古树郁郁葱葱,万亩梯田似天梯自山脚延伸至山腰。下索道至观景台,微风携山间清香拂面,天地间的 “大地艺术” 令人叹服自然与人类智慧的交融。
篁岭四季皆美,3 至 10 月百花争艳。春天,漫山油菜花绽放,金黄耀眼,微风拂过涌起金色波浪,吸引海内外游客。其油菜花田获 “中国十大花海”“中国美丽田园” 等殊荣,成乡村旅游亮丽名片。
沿山路前行,宏伟的垒心桥映入眼帘。它是《欢乐颂 2》取景地,长约 300 米,横跨两山,距地面近百米,中段铺玻璃,走在上面如踩云端,刺激震撼。桥上同心锁与许愿树造型别致,情侣刻名挂锁寄寓爱情长久,许愿牌承载美好憧憬。站桥上,瞭望 “梯云人家” 与 “大地之心” 梯田,粉墙黛瓦古村与五彩梯田相映,宛如田园画卷,让人感受剧中浪漫。
过垒心桥左拐,“天街” 牌坊矗立,此为篁岭古村入口。天街长约 400 米,青石板路光滑,两旁商铺林立,茶坊、酒肆等一应俱全,前店后坊布局充满生活气息,被誉为流动的 “清明上河图”。
在这里,可品尝婺源小吃:蒸气糕软糯带米香,清明果裹鲜馅,霉干菜扣肉烧饼外酥内香,豆腐脑嫩滑入味,臭豆腐外酥里嫩。天街商铺 “一店一品”,与民俗、徽商文化、传统技艺紧密相连。能看到徽派木雕、竹编艺人创作,还可了解 “非遗” 项目 —— 徽州 “三雕”(砖雕、石雕、木雕)和甲路雨伞。砖雕题材丰富、造型逼真,石雕实用且具艺术性,木雕装饰建筑寓意深刻;甲路雨伞以竹为骨、丝布为面,兼具实用与美观。
沿天街前行,数百栋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坡面呈扇形阶梯排列,白墙黛瓦映青山,如挂崖画卷。古村内,房前屋后、晒架屋顶,火红辣椒、金黄玉米、洁白棉花、紫色茄子等五彩果实晾晒,在阳光下车发光彩,满是丰收喜悦。
篁岭 “晒秋节” 为期 5 个月,六月六 “洗晒节” 开幕。传说此日东海龙王晒鳞,篁岭人借此时洗晒衣物避霉腐,后演变为晒秋庆典。夏秋季节,村民利用空间晾晒作物,还摆成 “丰收” 字样、五角星等造型,吸引游客拍照。村民淳朴好客,会热情解答疑问、传授晾晒技巧,还推荐晒工坊、五桂堂二楼、摄影吧三楼等最佳观赏拍摄点,让人多角度领略晒秋魅力。
漫步古村街巷,青石板路载满历史回响,古宅诉说岁月故事。古村邮驿古朴,见证时光流转;书院墨香浓郁,让人敬意油生;工艺品店中,木雕、竹编、陶瓷等精美绝伦。怡心楼按徽州婚房设计,红烛帐幔营造喜庆氛围,青年男女体验传统婚俗,满是温馨。古法榨油作坊里,古老工具与传统工序,展现劳动人民智慧。怪屋则带来奇异体验,屋内颠倒景象,让人欢笑不断。
篁岭兼具自然与人文之美,四季风光各异,人文底蕴深厚,入选中国最受欢迎十大特色旅游小镇,成画家、摄影家的创作乐园。“篁岭晒秋” 连接传统与现代,让人们感受农耕文化魅力与乡村旅游活力。夕阳下,我们满载回忆离去,相信篁岭会愈发美丽,吸引更多人探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