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一场汇聚地质旅游领域智慧与力量的学术盛会——“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9届学术年会暨福建德化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在德化开幕。
此次年会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承办,福建省地质学会、福建省闽东南地质大队联合协办,来自全国各地多所科研院所、高校,地质公园、企业界的约80位专家学者、管理人员齐聚,带着对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前沿探索,为德化地质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把脉献策。
开幕式上,德化县委书记方俊钦表示:德化,作为世界陶瓷之都,不仅孕育了千年陶瓷文化的“窑火辉煌”,更珍藏着亿万年地质演化雕琢的“自然瑰宝”。他期待,各位专家能带来前沿研究成果、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经验,为我县破解地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难题、探索“地质+陶瓷+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有力的支撑。他希望,各位专家在学术交流之余,沉浸式体验德化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帮助德化把石牛山的地质资源保护好、研究透、利用好,成为推动德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福建省地质学会理事长黄玉荣指出,旅游地学作为连接地质科学与旅游发展的交叉学科,是守护地球瑰宝、传承地质文化、赋能绿色发展的重要纽带,而德化正是这份探索中极具代表性的实践样本。
福建省闽东南地质大队队长邹炳魁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一座宝贵的交流桥梁。希望各位专家为德化的地质遗产保护与利用把脉支招。
当天,16位地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围绕旅游地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的创新实践、旅游地学学科发展及地学科普与推广的新模式等展开深入且精彩的学术报告分享。其中,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学研究室主任杨志军以“德化石牛山地区地质遗迹的特征及意义”为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为德化地质公园的科学规划与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更为德化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提供了有力支撑。(郑智得 肖堂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