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开封景区的热度,清明上河园和万岁山武侠城无疑是两颗最闪耀的明星。
和开封绝大多数以观光游览静态为主的景区不同,清明上河园以宋代市井主题乐园率先突围。在此以后,万岁山武侠城以与Z世代契合的沉浸式夜游、NPC互动体验引领了开封文旅的再次火爆。
作为开封菊花花会的主会场,开封宋文化核心的代表性景区,龙亭公园也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从增加园区演艺节目、引入NPC互动,打造夜景体验等一系列举措,旨在跳出传统的“走马观花”模式,意图在清明上河园与万岁山武侠城之后,闯出一条向沉浸式体验与夜游转型的新路。
(一)
文物保护的要求,对龙亭景区的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赋予了龙亭独一无二的历史底蕴;另一方面,也严格限制了园区的物理改造。即:龙亭大殿属于建设控制地带,任何开发都需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这意味着,这里既不允许大拆大建,也难以安装大型固定设施。沉浸式改造的空间,被压缩至“轻量灯光+临时布景”的有限范畴。仅此一点,龙亭的转型难度,就远高于清明上河园、万岁山武侠城等主题乐园型景区。

这种制约,也直接影响了龙亭的游客热度。长期以来,公众对龙亭的认知,多集中于每年菊花花会与春节灯展这两大节庆时段。尽管2025年菊花花会期间,各地展台为园区填充了内容、延长了游览动线,形成了一种以“菊”为主题的类沉浸体验,但本质上仍偏静态。更关键的是,这类“策展型”活动只能带来短期客流高峰,难以像武侠城那样,依托常设场景和NPC互动,实现全年热度不断。
在场景营造方面,龙亭曾是开封较早引入“银丝古建”灯光艺术的景区之一。然而,受湖景空间所限,主要打卡点难以形成理想的拍摄动线,影响了传播潜力。龙亭大殿北区虽尝试打造祈福主题,但文化表达因受限制仍偏向观光属性。东湖岛上的宋代美学非遗馆,同样受限于建筑体量,体验内容难以铺展。

可以说,龙亭景区从先天条件上,就面临着文物保护、空间结构、设施限制等多重刚性约束。这使其在向“沉浸式景区”与“夜间旅游”双重转型的探索中,注定步履维艰。既难以大规模构建互动场景实现深度沉浸,也无法依托重型灯光设施打造震撼夜景,只能在一片严苛的边界里,寻找有限的破局可能。
(二)
长期以来,清明上河园则凭借《东京梦华》实景演出与乐园业态,吸引了宋文化高消费客群与年轻家庭。而万岁山武侠城之所以能够突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成为了“Z世代聚集地”。
反观龙亭景区,从2025年11月8日现场观察来看,它的客群更集中在整体以老人、小孩及本地家庭为主,年轻人与Z世代占比明显偏低。
从当日的一组数据来看:
下午2:29-2:44,15分钟内登临龙亭大殿者约617人次。
下午5:23-5:38,相同时长内,这一数字降至275人次。

晚上7:20-7:35(夜游时段),人数出现断崖式下跌,仅73人次。
龙亭大殿是景区的灵魂,其客流堪称整个园区的“晴雨表”。这组数据的剧烈波动表明,景区吸引力高度依赖于白天的观光功能,一旦入夜便急剧衰减。其根源在于,夜晚的核心体验吸引力不足。白天还可以登高远眺湖面和参观殿内龙椅,到了晚间因大殿内部照明偏弱,所以在游览观光上吸引力也更弱。这也使得,夜幕下的龙亭大殿,完全成为了拍照背景。
另一方面,当前龙亭景区的客源或主要依赖于四条路径:
其一、持有开封旅游年卡的本地客群:消费意愿偏低,多为日常休闲,难以形成消费主力;
其二、免票客群,主要由老人、儿童构成;
其三、购买龙亭单一门票或特定联票的游客,57元特价的“龙亭五景区联票”(抖音渠道已售6万+),但其使用时间均被限制在下午4点前。旅游年票也是限制夜间使用。
其四、购买龙亭-万岁山六景区联票的游客。相对来说,该款门票更多的是由龙亭景区主推,从10月11日以来抖音渠道已售5000+。同比销售时间更长的,以万岁山武侠城为主导的汴河联票,抖音平台销售40万+。
综合来看,仅从11月8日当日的观察消费客流数据分析,龙亭景区不仅面临日间客群结构老龄化、消费力偏弱的问题,更面临着先天就缺乏强劲的、愿意为夜间体验付费的优质客源。

(三)
即使强如万岁山武侠城,清明上河园,在夜游主题上也是重量级投入。如万岁山武侠城夜间的烟花(当前的孔明灯)、明星或音乐嘉宾参与的江湖音乐节、打铁花等;也如清明上河园的东京梦华(送清园门票)、岳飞郾城大捷等。退而求其次,也有如开封府一样的持续超过1小时的沉浸式夜游体验演出及科技与灯光的演绎。
在此背景下,龙亭若想切入夜游赛道,确实面临现实挑战。在无法大规模建设、难以引入重型演艺的条件下,轻量级的改造是否仍具竞争力?其投入产出又该如何权衡?
龙亭的夜游探索,或许依然只能从龙亭大殿慢慢摸索与起步。
龙亭大殿的夜间大型节目为祈福大典,同时也是游客可以参与的互动型节目。从当日现场来看,约有200人左右。和日间该场地表演的大型节目太祖大典千余人的观看,有着较大的落差。
这或许也意味着:当前的龙亭景区,其重心仍然是构建“日稳夜进”的并行策略。一方面持续优化日间游览内容,提升服务与体验质量,将现有客流转化为更稳定、高价值的日间经济;另一方面,以低成本、快迭代的方式逐步测试夜游产品,培育市场认知,积累夜间运营经验。
(四)
在龙亭景区的二消业态上,稣糖记宫廷糕点是创新的代表。它打造了以开封鼓楼、铁塔、清明上河园、龙亭、繁塔、相国寺、包公祠、开封府等景区或者文旅地标为造型的文创糕点。售价在10元/个,兼具在地特色与伴手礼属性。
在体验型业态方面,景区引入了宋代点茶、香丸制作、茶果子制作、缠花体验、香片制作、香篆体验、蓝染制作等,体验价格基本上以68元为主,在68-99元之间,属于中端体验定价。
从茶饮与轻食板块覆盖来看,冷泡茶(菊花乌龙、伯爵红茶、茉莉乌龙),基本上在13-15元之间;宫廷咖啡(美式18元、宋画拿铁为35元),香饮子(乌梅饮、10元/杯;玉露香舟,13元/杯;洛神玫瑰,18元/壶;紫苏饮,18元/杯等);瓜子/花生(8元)、杏仁茶(18元)、蜂蜜烤肠(10元)、山药糕(10元)、茶果子(18元)等。此外,茶室服务按小时计费,设定在158–198元/小时,亦提供58元单人、99元双人等套餐选择。
从产品设计与定价策略来看,均瞄准了有一定消费意愿与文化兴趣的客群。而如以当日龙亭景区的客群结构来看,很难支撑起这类注重体验、文化与轻奢属性的消费。类似商家,真正需要的客群或是:Z世代、年轻家庭或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中青年群体。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恰恰揭示出龙亭推动沉浸式与夜游转型的内在逻辑,其所尝试拓展的,正是能够支撑这类优质二消业态的目标客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