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坡的繁华地带,一条名为“府街”的百年老街,正以从容的姿态演绎着历史与当下的对话。这里曾经回响着新生命的啼哭,如今飘荡着学童的读书声,三苏祠的千年文脉如空气般浸润着这里的每一寸肌理。
二十世纪末,东坡区妇幼保健院曾是府街最温暖的地标。无数新生命在这里迎来第一缕阳光,他们的啼哭声与父母的笑语,构成了这条街最动人的初章。
时光流转,医院虽已迁址,但那份关于“生命起点”的记忆却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如今的府街,童装店如雨后春笋般沿街绽放,从婴儿的纯棉连体衣到少年的潮流服饰,五彩斑斓的橱窗宛如一条流动的成长画卷。
向前行走,眉山师范附属小学的校门静静矗立。这所创办于1903年的百年学府,如同一位睿智的长者,守护着府街的文脉传承。校园里,东坡诗词的石刻与现代教学楼相得益彰,古老智慧与当代教育在此完美交融。
这个冬天,校园内鼓乐喧天,彩旗飘扬,运动会上的孩子们正用汗水诠释着“凝心聚力、团结向上”的青春誓言。他们的呐喊声穿过围墙,为老街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府街的灵魂,始终与一墙之隔的三苏祠血脉相连。这座北宋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是浸润在街巷每个角落的文化基因。
祠内16处古建筑静静伫立,木假山堂与洗砚池的水声依旧,仿佛还在诉说着“一门三杰”的读书往事。而祠外的府街,则将这份千年文脉化作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这里,没有大都市的喧嚣浮躁,只有踏实温暖的人间烟火。文具店里,毛笔与宣纸和现代文具并排陈列;放学路上,孩子们在三苏祠外墙嬉戏,不经意间与千年的文化撞个满怀。
从生命初始的啼哭到朗朗书声,从三苏遗风到市井烟火,府街像一本缓缓翻开的地方志,记录着东坡区的往昔与今朝。
这条老街,用最朴素的方式见证着:真正的文化传承,不在高高的庙堂之上,而在街巷的日常之间,在孩子的笑靥之中,在每一个被文化浸润的平凡日子里。
当夕阳西下,老街渐渐笼罩在暮色中,店铺的灯火次第亮起,仿佛千年的文脉在这寻常烟火中,继续闪烁着温暖而持久的光芒。
来源:微东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