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没有亲见,我大概不会相信,在安徽北部这片看似平坦的土地上,竟藏着如此浓墨重彩的秋日秘境。车子驶入萧县境内,当皇藏峪的第一抹色彩从车窗前掠过时,我便知道,此行来对了。
皇藏峪的秋,是打翻了的调色盘
踏入峪中,仿佛一步跨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彩色世界。细雨透过逐渐稀疏的枝叶,浸润了茂密的森林。那满山的树木,不再是单一的绿,而是呈现出一种恢宏的、层次分明的绚烂。
银杏的黄,是那种耀眼夺目的、纯粹的金黄,一阵风过,扇形的小叶子扑簌簌地落,在地上铺成一条松软的光带。乌桕和枫香则贡献了最热烈的红,从浅绯到深绛,像一团团凝固的火焰,在枝头静静燃烧。
最令人心折的,是那苍劲的古青檀与这秋色形成的刚柔并济。它们虬龙般的枝干固执地指向天空,树皮斑驳,写满了千年的风霜,而缠绕其上的藤蔓与身旁绚丽的秋叶,又为这份刚硬增添了无限的柔情。
脚踏在积满落叶的石阶上,发出“沙沙”的轻响,鼻尖是清冷的、带着枯叶与泥土芬芳的空气,耳畔是山涧溪流的潺潺与偶尔的鸟鸣。这秋色,不单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一种能听见、能嗅到、能触碰的全身心感受。
一段传奇,让山水有了温度
皇藏峪,顾名思义,与一位落难天子息息相关。相传楚汉相争时,刘邦在此处被项羽大军追杀,情急之下藏匿于峪中的一个天然石洞,得以逃脱。后来他成就帝业,此地便得名“皇藏峪”。那救他一命的洞穴,便是如今的“皇藏洞”。
我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爬,终于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洞穴。它并不宏伟,甚至有些狭小、幽暗,静默地镶嵌在山崖之间。洞前石碑古朴,周遭树木参天。站在洞前,你仿佛能穿越千年的时空,听到那时战马的嘶鸣与一个未来帝王急促的心跳。
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尽,但这段传奇却为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古树注入了灵魂。眼前的秋色,也因此不再是单纯的风景,而是一段有温度、有故事的厚重画卷。
一顿蘑菇鸡,是风土的至味,也是旅途的圆满
从皇藏峪带着满身秋意下山,腹中已是饥肠辘辘。而萧县的另一大招牌——蘑菇鸡,正等待着抚慰我的肠胃。
寻了一家当地颇有名气的土菜馆,还未进门,一股浓烈奔放的香气便扑面而来。这香气,混合了土鸡的丰腴、野生干菇的醇厚,以及那种唯有在土灶台大铁锅里才能爆炒出的镬气,瞬间就能勾起人最原始的食欲。
待一大盆蘑菇鸡端上桌,视觉与嗅觉的冲击力更是达到了顶峰。酱色的汤汁在盆中微微沸腾,深色的鸡肉块与浅褐色的本地野生蘑菇交织在一起,其间点缀着鲜红的辣椒和翠绿的葱段,色彩浓郁得像一幅后印象派的油画。
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鸡肉,入口的瞬间,所有期待都得到了超额的满足。鸡肉紧实弹牙,充满嚼劲,显然是散养的走地鸡才有的风味。而最大的惊喜来自于那吸饱了精华汤汁的蘑菇,它口感肥厚嫩滑,特有的山野香气与鸡肉的鲜美、酱汁的浓醇完美融合,在口中迸发出一种复合的、极具层次的味觉高潮。这味道,粗犷而真实,带着皖北大地特有的质朴与热情。
我学着当地人的样子,用浓郁的汤汁拌上一碗米饭,每一粒米都变得油润咸香,这简直是灵魂级的吃法,让人欲罢不能。
细雨迷蒙,带着满腹的惬意踏上归途。后视镜里,皇藏峪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但那份斑斓的秋色,与蘑菇鸡的浓香,却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这一次的自驾之旅,眼睛与胃口,都得到了最丰盛的款待。皇藏峪的秋,不虚此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