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发展版图上,长春作为省会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在吉林省内却出现了一座与省份同名的城市—吉林市,并且正在悄悄崛起。随着吉林省“一主一副”发展战略的提出,吉林市被列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其产业转型、区位优势以及资源禀赋也逐渐引起外界关注。这座曾经被称为“老工业基地”的城市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吉林省下一个增长极甚至取代长春的地位呢?我们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一下。
吉林市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省份名字命名的城市,位于吉林省中部,长白山区与松辽平原之间,面积达2.7万多平方公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200年前的西汉时期,曾作为夫余国前期王城,清康熙年间成为吉林将军驻地,并且长期担任吉林省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直至1954年省会迁至长春,这段历史为吉林市留下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留有工业基础雏形。
吉林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城市,有着化工、冶金、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名声,不过近些年来靠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逐步走出高耗能、高污染的影响,走上智能化、低碳化的道路发展。这座城市傍着松花江而建,四周环绕山峦,三面环水的独特风景使得它成为北方地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并且因为拥有雾凇奇观被大家熟知称为“雾凇之都”。
从区位优势看,吉林市处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东边是延边州,西面挨着长春市,北面靠着哈尔滨,南面通往白山、通化等地,成了吉、黑、辽三省交汇之处。它既能受长春经济辐射的影响,又跟黑龙江、辽宁的港口群互动起来,靠铁路和公路网络融入东北亚物流体系当中。像吉林市就同辽宁的港口完成了无缝对接,货物能通过珲春等口岸抵达日本、韩国、俄罗斯这些国家,从内陆节点变成这四个阶梯状分布,松花江穿城而过,既供应了水资源,也塑造出“远迎长白、近抱松花”的生态格局。高森林覆盖率加上多样的地貌为农业、旅游及清洁能源产业打下了基础。
经济发展上,吉林市正从传统重工业向多元产业转型。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以石化、汽车零部件、冶金为主,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化)是龙头,吉化转型升级项目是“十四五”国家批复的第一个大型石化项目,总投资339亿元,2025年投产后会减少油品产量,增产化工品,推动吉林市由“燃料型”向“化工材料型”转变。
新兴产业飞速发展,碳纤维产能处于国内首位,并且同中国商飞等企业一起,在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等领域有所拓展,冰雪经济,生物医药这类产业慢慢成长起来,到2024年第一季度的时候,吉林市GDP增速达7.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不少经济指标都位居吉林省前列,央企与地方的合作更加深入,中国能建投入120亿元创建绿色甲醇项目落地以后,吉林市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地位就更为巩固。
交通是吉林市发展的一大支撑,吉林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吉林市正在构建两横两纵、一主六辅的综合立体交通骨架,“两横两纵”有长吉珲运输通道、沈吉哈运输通道等加强与长春、珲春、沈阳、哈尔滨互联互通。高速公路网目标是一环四射、一纵两横提升区域连通性;普通干线公路形成三横三纵三射四联,和铁路高速一起组成网络,在航运上松花江部分河段具备通航条件可以支持物流运输;吉林市国际空运由长春龙嘉机场解决。未来随着抽水蓄能电站等能源基础设施完工后,交通系统更绿色化智能化为产业流动人口迁徙提供便利。
教育方面,吉林市具备比较完备的体系,从基础教育延伸到高等教育。东北电力大学和北华大学属于本地的重点高校,前者在能源电力领域有专业特长,后者是综合类院校,培养多种学科的人才,为了推进教育公平化,吉林市自2017年起实行“大学区”管理革新方案,采用名校带头、资源共享的办法缩小校际差异,像名校教师定时展开联合备课活动,课程安排及办学模式向学区内其他学校开放,并且依靠智慧教育云平台给予名师网络课堂,这样农村地区以及薄弱学校的学子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不但优化了整体师资水平状况,而且吸引了一些人才留居下来,在此安家落户,为城市发展积累人力资源储备力量,另外吉林市的职业教育同产业需求相联系紧密,诸如碳纤维,冰雪产业等领域的校企合作项目不断增多,有利于本土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目标。
旅游是吉林市最亮的名片,依托“雾凇之都、滑雪天堂”这一定位,松花湖风景区、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北大壶滑雪场等知名景点均在吉林市范围内,“雾凇之都”松花湖更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冬季可以滑雪,夏季可以避暑,每年接待游客量显著提升。自然景观方面,龙潭山、朱雀山、拉法山、长白山这四座名山各具特色,其中拉法山有天然岩洞群,朱雀山则以陡峭山势和丰富动植物资源吸引登山爱好者;人文景观中吉林市博物馆藏有一块全球最大的吉林陨石,向人们展示当地的自然历史,而乌拉满族火锅、煎粉这些美食也给旅游业带来了文化体验感,近年来吉林市把冰雪资源变成了经济动能,冰雪旅游收入不断增多,成了振兴发展中的重要引擎。
吉林市靠历史、地理、产业转型和资源潜力已经露出黑马城市的样子,并不是要成为第二个长春,而是在“一主一副”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化工升级、碳纤维、冰雪经济等差异化的道路上谋求崛起。当然它也有环保压力大、人才外流等难题需要解决,在增长中兼顾生态与效益,对东北振兴感兴趣的人士来说,吉林市的未来不只是关乎一座城,也许能给老工业基地改造带来范例效应呢!你觉得这座城市有发展潜力吗?欢迎在评论区发表看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