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加快推进保山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直达基层,提升服务品质与效能,2025年,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启动文旅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申报培育工作,新纳入年度培育项目8个。为了扩大培育项目的社会知晓度,更好的为广大群众、游客和旅居者提供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我们将分期介绍,敬请关注。
一、新空间项目概况
2025年,保山书城(新华书店)成功入选市级培育项目。该项目以“图书+”为核心,通过空间重构、业态融合与服务升级,打造集阅读学习、文化体验、休闲社交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成为保山市推动全民阅读、传承本土文化、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平台。
保山书城位于隆阳区正阳南路7号,营业面积1577.76平方米,在销图书20余万册,设有图书阅读区、非遗文创区、咖啡休闲区、劳动实践体验区、自习室区、亲子活动区、书画作品展区等七大功能板块。空间以原木色与暖白色为主调,融合绿植点缀与层次灯光设计,营造温馨、宁静的文化氛围,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成为保山市民文化生活的“新地标”。
二、新空间项目亮点
●机制创新:构建“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社会参与”协同模式。书店作为国有文化企业,积极对接市、区文旅部门,参与“书香九进”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前移。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多元业态联动”运营机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咖啡文化空间
●业态融合:打造“图书+文创+体验+休闲”多元生态。(1)文化+非遗:设立非遗文创区,集中展示永子、腾冲皮影等本土非遗技艺与产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对接。(2)文化+休闲:引入咖啡休闲区,打造“咖啡与阅读”主题沙龙,提升读者沉浸式体验。(3)文化+教育:开设劳动实践教室、亲子活动区,常态化开展“我是小店员”研学、绘本故事会、创意手工坊等活动。
●服务优化:推动“线上+线下”双向赋能。(1)智慧服务:开通“云数e店”“美团闪购”“抖店”等线上平台,提供便捷购书与文化服务。(2)精准供给:针对学生、亲子、旅居人群等不同群体,提供自习、亲子共读、文化沙龙等差异化服务。
非遗文创—“腾冲皮影”
“国宝永子”
劳动教室
亲子共读活动
小店员非遗剪纸
三、新空间服务功能
●阅读推广服务。提供社科、文艺、科技、少儿等多类图书借阅与销售服务;定期举办主题阅读分享会、作家见面会、专题讲座,年均开展活动150余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书香九进”系列活动,推动阅读进机关、企业、校园、社区等。
●文化传承展示。设立保山历史文化墙、新华书店历史展陈,展示地方文化脉络;非遗文创区常态化展示永子、皮影等非遗产品,配套开展非遗体验课程;书画展区每季度举办主题展览,展出本地艺术家作品,配套艺术讲座。
●公共教育与体验。劳动实践区开设手工、剪纸等课程,培养青少年动手能力;亲子活动区开展绘本共读、亲子手工等活动,促进家庭文化互动;自习室区提供安静学习环境,服务学生与备考群体。
●社群互动与休闲。咖啡休闲区举办“咖啡与阅读”沙龙,打造文化交流社交平台;传统节日期间开展清明文化体验、三八妇女节专题活动等,增强节庆文化氛围。
传统节日活动
三八妇女节活动
清明节文化体验活动
四、项目效益
●社会效益。年均服务读者超20万人次,有效提升市民文化素养与阅读习惯;通过“书香九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促进城乡文化均等化;为青少年提供研学实践与美育平台,助力“双减”政策落地。
●文化效益。推动永子、皮影等非遗项目活态传承与创新转化;通过书画展览、文化沙龙等活动,提升市民审美素养与文化认同;打造“保山历史文化墙”等文化地标,增强地域文化自信。
●经济效益。通过“图书+文创+咖啡”多元经营,提升空间自我造血能力;带动本地文创产品销售,推动文化消费升级;吸引外来游客与旅居人群,促进周边商业联动发展。
●示范效益。作为国有文化阵地,有效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地方红色文化;打造“最美阅读空间”,为全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供可复制样板;通过政企合作模式,展现文化单位在公共服务中的担当与创新。
全民阅读空间区
保山书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项目,是保山市推动“书香保山”建设、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成果。通过空间重塑、业态融合与服务升级,项目不仅实现了从传统书店向复合型文化平台的转型,更成为传播先进文化、服务市民生活、促进文旅融合的示范窗口。未来,保山书城将继续发挥文化主阵地作用,为保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持续活力。
留守儿童阅读会分享活动
名师名家进店
“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阅读推广系列活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