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位于成都市东南部、四川盆地西部,素有“天府雄州”“蜀都东大门”之美誉;东邻资阳市乐至县,南接资阳市雁江区,西连成都市双流区、眉山市仁寿县,北倚成都市龙泉驿区、金堂县,具有“密迩锦城、西控巴陵”的战略区位。简阳市是四川省旅游强县(市)、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市)、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市)、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境内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又有特色鲜明的人文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资源;既有浓厚的蜀郡文化遗韵,又有鲜明的现代文明气息;既可观花赏果,也可水上游乐,素有“蜀都东来第一州”的美誉和“入蜀最宜游简郡”的说法。境内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A级景区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已基本形成以“两湖一山”为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养老旅游及垂钓休闲旅游形态,樱桃沟、东来桃源、梨花沟、荷塘风情、葫芦坝、十里莓廊、一汇两岸等风景各异的景区(点),可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旅游需求。#四川#
历史沿革
古为蜀国地,秦属蜀都,自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5年)设置牛鞞县以来,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县治所设在今绛溪河北岸古牛鞞镇,隶属益州犍为郡,这是简阳建县之始。东晋牛鞞县改属益州蜀郡。南北朝时期因之。南朝刘宗时,改牛鞞县为鞞县。南齐时,恢复原名。西魏恭帝二年(555年),于牛鞞县境置武康郡,划牛鞞县一部为阳安县,都治阳安;又分牛鞞县境西南部置婆闰县,隶属武康郡,武康郡隶属东益州。北周时,武康郡仍隶属益州,辖阳安、婆闰、金泉、石岗、怀远五县,其中,后两县确址待考,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武康郡,所辖阳安、婆闰、金泉三县划归益州管辖。仁寿三年(603年),分益州之阳安、平泉两县和资州之资阳一县,建置简州。隋大业二(606年),撤销简州。阳安、平泉两县划属蜀郡;资阳县复隶资阳都。唐武德三年(620年),恢复简州,管辖阳安、平泉、金水(即西魏金泉县)三县,隶属剑南道,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简州改为阳安郡,所辖三县不变,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阳安郡为简州,隶属不变,直至唐末。五代时期,简州仍辖三县,两宋设简州阳安郡为军事州,隶属成都府路,辖阳安、平泉两县。原辖金水县于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划出。元初仍置简州,隶属成都路。省附郭阳安县、资州资阳县、成都府灵泉县入州,明初沿袭元代旧制,简州隶属成都府。洪武六年(1373年),降简州为简阳,洪武十年(1377年)省资阳县入简阳。正德八年(1513年),复升简阳为简州,辖资阳县,设置龙泉镇巡检司、资阳镇巡检司。同时,州治迁移到降溪河南岸,即现在的简城镇。明朝中期,简州还一度领辖乐至县,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始建置清朝简州地方政府,隶属成都府,不辖县。1913年简州改为简阳县,属西川道。1935年,简阳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50年1月1日,简阳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内江地区。1985年后,隶属内江市,县府驻简城镇政府街。1994年,撤县建市,由内江市代管。1998年,由资阳市(原资阳地区)代管。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政府决定简阳市由资阳市划归成都市代管。
行政区划
简阳市在1949年底解放初期,保留旧有行政区划。以后,区乡行政区划多次改组、变革。1951年重新划分区乡,将原有区乡划小;1953-1955年民主建政,合区并乡;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1961年调整人民公社规模;1983年实行党政分工、政社分设。
此外,50年代还对县与县之间的插花地进行了调整。分别记述如下:
1949年底解放后,在旧有6个区分别设立区公所,置区长、副区长。1949年底到1950年初,全县共设6个区,4个乡级镇,69个乡。区按番号排列。
1949年底至1950年初行政区划:
第一区区公所驻简城镇。
简城镇 石桥镇 外四乡 瓦子乡 新市乡 杨家乡 石堰乡 东溪乡 平泉镇 上同心乡 石钟乡 共计3镇8乡
第二区区公所驻草池乡。1950年2月迁贾家乡。
贾家乡 久隆乡 老君乡 海螺乡 坛罐乡 高明乡 草池乡 武庙乡 玉成乡 兴隆乡 龙云乡 三岔乡 共12乡
第三区区公所驻龙泉镇。
龙泉镇 山泉乡 平安乡 界牌乡 柏合乡 长松乡 大兴乡 东安乡 同安乡 安镇乡 鸿安乡 均安乡 西平乡 万兴乡 共1镇13乡
第四区区公所驻养马乡。
养马乡 青龙乡 平窝乡 壮溪乡 三星乡 宏缘乡 周家乡 石盘乡 茶店乡 赤水乡 共10乡
第五区区公所驻禾丰乡。
禾丰乡 普安乡 飞龙乡 平息乡 涌泉乡 施家乡 平武乡 金马乡 下同心乡 踏水乡 三合乡 安佛乡 江南乡 云龙乡 共14乡
第六区区公所驻芦葭。1950年2月迁石板乡。
石板乡 莲花乡 江源乡 芦葭乡 毛家乡 同福乡 共和乡 镇金乡 老龙乡 雷家乡 永宁乡 望水乡 共计12乡
1950年春,根据征粮剿匪工作的需要,增设区公所。3月,将第三区的安镇、西平、鸿安、万兴、东安、均安、同安等7乡划为第八区,改安镇乡为洛带乡,区公所设洛带乡。将第四区的三星、青龙、宏缘、平窝、壮溪乡和第五区的三合、踏水、安佛共8乡划为第七区,区公所设三星乡。
1950年夏,又增设平泉、云龙两个区。后又增设踏水区。全县共为11个区。乡镇无增减。
1951年初,适应农村土地改革和城镇民主改革需要,将区乡范围划小。全县重新划定18个区.共76个乡,702保。至1952年底,经过土地改革,全县区乡调整,乡划小,共计18个农村区,1个城关区,1个区级镇(石桥镇),253个乡(镇),2389个村。
1953年,经过乡一级政权的建设工作,将全县划分为18个农村区和1个城关区,1个区级镇,192个乡和8个乡级镇。
此外,简阳与邻县的插花飞地也作了调整。1952年4月,内江专员公署通知,资阳二区楠木乡王乐村九、十两组和双乐乡飞地,均划归简阳第六区管辖,自5月份起执行。1953年,简阳县人民政府致函乐至县人民政府,将九区涌泉乡宁家村二三组划归乐至县管辖。
1954年6月17日,经内江专署批准,将原城关区管辖的白塔、夜月、油坊3个村划归第一区绛溪乡,将石桥镇管辖的太平、杨柳、三合3个村划归第二区外四乡。
1955年实行合区并乡:
合并原城关区、石桥镇为城关区,管辖简城、石桥两个乡级镇;合并原一、二区并划出部分后,组成白塔区;合并原四、五区并划出部分后,组成石板区;合并原六、七区并划出部分后,组成平泉区;扩大原八区划入原六、九、十区部分后,组成禾丰区;扩大原九区划入原七区部分后,组成云龙区;扩大原十一区划入原十六区部分后,组成三星区;合并原十二、十三区划出入部分后,组成养马区;原十四区未变动,并乡后组成洛带区;扩大原十五区划入部分后,组成龙泉驿区;扩大原十六区划入原三区部分后,组成贾家区;合并原三、十七区划出部分后,组成草池区;扩大原十八区划入原四、十七区部分后,组成镇金区。
合区并乡时间以1955年12月31日为限,1956年1月1日起各新划区乡正式行使职权。总计将全县原有18个农村区200个乡(镇),合并为12个农村区111个乡8个乡级镇;将原有城关区和区级镇石桥镇合并为1个城关区2个乡级镇;将人口不足2000人的洛带、三岔、养马、禾丰、三星5个乡级镇撤销,分别并入当地乡;保留龙泉、平泉、贾家3个乡级镇。全县共计有13个区、111个乡、5个乡级镇、18个街道居民委员会、2228个自然村。
1956年到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以前,全县区乡行政区划没有变动。
1958年夏秋,建立人民公社。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性质,既是经济组织又行使政权机构的职能。简阳县大多数乡是一乡建立一社,少数是数乡一社。唯养马区十个乡建立一个大公社。
一乡一社的,社以下设耕作区(相当于村或联社),耕作区下设队、组;数乡一社的.原乡一级称管理区,下为耕作区、队、组。
全县12个农村区所属111个乡3个镇,建成79个人民公社。城关区所辖简城、石桥二镇、未纳入人民公社建置,仍为乡级镇。
关于越溪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仁寿县回龙区的复立、富强、回龙3个公社,汪洋区的越溪、白果、承建、青宁、玉林、两河、太和7个公社,共计10个公社一起划入威远县,组成越溪区;同时建成一个大公社,称越溪人民公社,原公社称管理区。
1958年11月划归简阳县管辖。因当时简阳县在越溪建有越溪铁厂,便于统一管理。1959年3月,两河管区划归内江专区云连矿区办事处管辖;5月,复划回。
1959年12月,越溪区全部划回威远县,由简阳县管辖先后仅13个月。1959年10月31日,将龙泉驿区全部划归成都市管辖。白塔区改名红塔区。平泉区金玉公社撤销,并入施家公社。1960年,杨家公社由平泉区复归红塔区管辖。1961年,为了改进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按一乡一社原则进行调整。公社下辖大队,大队辖生产队。撤销红塔区原数乡合并的大解放公社,分别建立解放(原射洪乡)、新市、绛溪公社,原同心乡分别建立爱国、模范两公社;原外四乡分为外四、海井两公社。同时,将东溪、新市、绛溪三乡的沱江沿岸村组建立红塔公社。撤销禾丰区原数乡合并的大火盆公社,分别建立火盆(原青杠乡)、接龙、碑垭、潮水、安佛、三合公社。撤销云龙区云龙公社,分别建立云龙、云丰两公社。撤销贾家区贾家公社,分别建立贾家镇、贾家、兴隆寺、久隆、太平、海螺五公社。撤销三岔区柏树公社,分别建立柏树、永胜公社。撤销原数乡合并的大草池公社,分别建立草池、幸福、长河、回龙公社。撤销养马区大公公社,按乡建立10个公社。平泉区恢复平泉镇。这样,全县为12个区(农村区11个)、4个乡级镇、103个公社。
1962年,分贾家区武庙公社建立五龙公社;恢复平泉区金玉公社。全县为12个区、105个公社、4个乡级镇。
1963年至1965年,全县行政区划无变动。1965年改贾家区兴隆寺公社为柏林公社。
1966年3月,经内江专署批复同意,调整部分区、社行政区划。将红塔区管辖的爱国、模范两个公社划归平泉区;再将红塔区红塔公社原属平泉区新桥公社的长春、进步两个大队,划回归平泉区新桥公社;平泉区平泉公社的14个大队,划出4个大队(新桥、黄岭、力量、石马4个大队)和红塔区红塔公社划入的长春、进步两个大队合并组织,恢复原来的新桥公社;撤销平泉区模范公社,将该公社原属飞龙公社的三个大队划归飞龙公社,另外三个大队划归爱国公社;将禾丰区青龙公社划归三星区管辖;将草池区公所迁驻三岔坝(建国公社所在地),更名为三岔区公所。3月28日通知全县执行。
1967年2月,全县有7个区60个公社1个镇更改名称。
1970年12月,一律恢复原名称。1966年11月,城关区所辖简城、石桥两镇更改街道名称,调整、合并居民委员会,将石桥镇9个居民委员会调减为6个,将简城镇第7居民委员会的16个居民小组划出6个,分别并入2、6、8居委会。
1967年8月,恢复平泉区模范公社建制。1976年2月,洛带区全部划归成都市管辖。
到1976年10月,文大结束时,全县共有1个城关区,10个农村区,96个公社,4个乡级镇,793个大队,6385个生产队和22个居民委员会,156个居民小组。
1978年4月,恢复养马镇,全县乡级镇增为5个。
1980一1981年间,农村实行第一步改革,在建立和完善责任制过程中,少数大队和生产队“分家”,全县大队和生产队数有所增加。
1981-1982年地名普查中,本着地区内公社不重名,县内大队不重名,不用序列番号的原则,给23个公社改名,对528个大队改名或新命名。东星公社更名为寨子公社,踏水公社更名为踏水桥公社,青龙公社更名为青龙观公社,三合公社更名为三合场公社,和平公社更名为塔子湾公社,云丰公社更名为百堰公社,爱国公社更名为怀远公社,杨家公社更名为杨家街公社,石板公社更名为石板凳公社,莲花公社更名为莲花堰公社,共和公社更名为傅家坪公社,同福公社更名为董家埂公社,新民公社更名为三岔湖公社,永胜公社更名为丹景公社,回龙公社更名为回龙场公社,兴隆公社更名为兴隆场公社,贾家公社更名为贾家场公社,太平公社更名为太平桥公社,老君公社更名为老君井公社,久隆公社更名为久隆场公社,七里公社更名为养马河公社,朝阳公社更名为朝阳庙公社,三元公社更名为三洞桥公社。
1981年,各级革命委员会和革命领导小组一律取消,恢复县人民政府、区公所、公社、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队队委会名称。
1983年,本着党政分工、政社分设的精神,重建乡人民政府,公社改称乡;保留原公社管理委员会,作为生产指挥组织;大队改为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
1982年地名普查结束后,全县合计11个区;96个公社,798个生产大队,6939个生产队;5个乡级镇,25个居民委员会,102个居民小组。
1985年,撤销三星乡恢复三星镇,撤销禾丰乡恢复禾丰镇,撤销云龙乡恢复云龙镇,平泉乡并入平泉镇,撤销建国乡恢复三岔镇,贾家场乡并入贾家镇,养马河乡并入养马镇。全县共计11个区,88个乡,9个乡级镇。
1986年12月,省政府同意简阳县撤销城关区公所和东溪乡,设立东溪镇,将原东溪乡的行政区域和简城镇的东溪园艺场划归东溪镇管辖;内江市政府同意撤销绛溪乡的建制,原绛溪乡的升阳村、节约村、大葫村、三葫村、顺河村、济安村划归简城镇管辖,团结村、增产村划归石桥镇管辖。1987年11月,撤销外四乡,将原外四乡的行政区域并入石桥镇管辖。
1990年辖10区、2县属镇、94乡(镇),802个村民委员会,6985个村民小组。
1992年7月25日,省政府同意简阳县撤销区公所和调整乡镇建制,具体调整如下:撤销红塔、平泉、禾丰、云龙、三星、养马、贾家、石板、三岔、镇金等10个区公所;撤销海井、红塔、新合、解放、石钟、黄连、杨家街、新市、石堰、五星、新桥、江南、施家、安乐、金玉、飞龙、模范、怀远、接龙、碑垭、普安、平武、安佛、三合场、塘坝、潮水、金马、五合、百堰、涌泉、平息、井田、红沙、同合、新星、寨子、踏水桥、联合、三洞桥、灵仙、壮溪、赤水、朝阳庙、桂花、柏林、海螺、坛罐、五龙、五指、久隆场、棉丰、莲花堰、芦葭、英明、红旗、江源、永宁、三岔湖、柏树、回龙场、长河、幸福、草池、兴隆场、赵家、老龙、雷家、傅家坪、龙云乡等69个乡;
设置新市等11个镇,即:新市镇,镇政府驻新市铺,辖原新市、杨家街、模范、怀远乡所属行政区域;石钟镇,镇政府驻石钟滩,辖原石钟、黄连乡所属行政区域;施家镇,镇政府驻施家坝,辖原施家、金玉、安乐乡所属行政区域;三合镇,镇政府驻三合场,辖原三合场、塘坝乡所属行政区域;平武镇,镇政府驻胡家场,辖原平武、普安、安佛乡所属行政区域;金马镇,镇政府驻金马场,辖原金马、五合乡所属行政区域;涌泉镇,镇政府驻涌泉寺,辖原涌泉、平息乡所属行政区域;踏水镇,镇政府驻踏水桥,辖原踏水桥、寨子乡所属行政区域;江源镇,镇政府驻江源场,辖原江源、永宁、红旗乡所属行政区域;芦葭镇,镇政府驻芦葭桥,辖原芦葭、英明乡所属行政区域;草池镇,镇政府驻草池堰,辖原草池、长河、幸福乡所属行政区域;
扩并简城等13个镇,即:简城镇,将原红塔、棉丰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简城镇管辖;石桥镇,将原海井、石堰、解放、赤水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石桥镇管辖;东溪镇,将原江南、新合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东溪镇管辖;平泉镇,将原五星、飞龙、新桥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平泉镇管辖;禾丰镇,将原接龙、碑垭、潮水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禾丰镇管辖;云龙镇,将原百堰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云龙镇管辖;三星镇,将原新星、同合、井田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三星镇管辖;养马镇,将原三洞桥、灵仙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养马镇管辖;石盘镇,将原朝阳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石盘镇管辖;贾家镇,将原柏林、久隆场、五指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贾家镇管辖;石板凳镇,将原莲花堰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石板凳镇管辖;三岔镇,将原三岔湖、兴隆场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三岔镇管辖;镇金镇,将原赵家、老龙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镇金镇管辖;
扩并宏缘等12个乡,即:宏缘乡,将原红沙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宏缘乡管辖;周家乡,将原桂花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周家乡管辖;平窝乡,将原壮溪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平窝乡管辖;武庙乡,将原五龙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武庙乡管辖;高明乡,将原坛罐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高明乡管辖;太平桥乡,将原海螺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太平桥乡管辖;玉成乡,将原回龙场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玉成乡管辖;丹景乡,将原柏树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丹景乡管辖;望水乡,将原雷家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望水乡管辖;清风乡,将原傅家坪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清风乡管辖;董家埂乡,将原龙云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董家埂乡管辖;青龙观乡,将原联合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青龙观乡管辖;保留老君井、福田乡的建制。
此次区划调整后,全县共38个乡镇,其中乡14个、镇24个。
1995年10月26日,省政府同意简阳市调整部分乡镇建制,新建17个乡,即:新建五星乡,乡政府驻合兴场,辖1992年合并于平泉镇的原五星乡所属行政区域;新建飞龙乡,乡政府驻飞龙寺,辖1992年合并于平泉镇的原飞龙乡所属的行政区域;新建灵仙乡,乡政府驻灵仙庙,辖1992年合并于养马镇的原灵仙乡所属的行政区域;新建五指乡,乡政府驻东风坝,辖1992年合并于贾家镇的原五指乡所属的行政区域;新建新民乡,乡政府驻古屋基,辖1992年合并于三岔镇的原新民乡所属行政区域;新建新星乡,乡政府驻月亮街,辖1992年合并于三星镇的原新星乡所属的行政区域;新建同合乡,乡政府驻三座桥,辖1992年合并于三星镇的原同合乡所属的行政区域;新建老龙乡,乡政府驻雷堰坪,辖1992年合并于镇金镇的原老龙乡所属的行政区域;新建壮溪乡,乡人民政府驻壮溪口,辖1992年合并于平窝乡的原壮溪乡所属的行政区域;新建海螺乡,乡政府驻海螺河,辖1992年合并于太平桥乡的原海螺乡所属的行政区域;新建坛罐乡,乡政府驻坛罐窑,辖1992年合并于高明乡的原坛罐乡所属的行政区域;新建雷家乡,乡政府驻雷家庙,辖1992年合并于望水乡的原雷家乡所属的行政区域;新建安乐乡,乡政府驻安乐场,辖1992年合并于施家镇的原安乐乡所属行政区域;新建普安乡,乡政府驻普照寺,辖1992年合并于平武镇的原普安乡所属的行政区域;新建平息乡,乡政府驻八角庙,辖1992年合并于涌泉镇的原平息乡所属的行政区域;新建五合乡,乡政府驻和平街,辖1992年合并于金马镇的原五合乡所属的行政区域;新建永宁乡,乡政府驻永宁寺,辖1992年合并于江源镇的原永宁乡所属的行政区域。此次调整后,全市辖24个镇、31个乡。
1997年4月7日,省政府同意撤销太平桥乡和青龙观乡,建立太平桥镇和青龙镇。
2005年,简阳市有55个乡镇,其中乡29个、镇26个;797个村,6977个村民小组;36个居委会,235个居民小组。
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 简阳市191平方千米被纳入天府新区规划。涉及简阳市老君井、五指、武庙、丹景、新民5个乡。
2015年 新增协调管控区,涉及濒临天府新区的乡镇,即:简阳市董家埂、三岔、玉成、高明、坛罐、贾家、石盘、养马、草池、石板凳、芦葭、江源、福田、清风14个乡镇。
2016年底,简阳市辖58个乡镇、街道,其中乡29个,镇25个,街道4个。有785个村民委员会,辖6830个村民小组;有7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辖640个居民小组。
2017年3月28日,成都市规划局首次披露《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总体概念规划》。规划涉及老君井乡、五指乡、武庙乡、贾家镇、周家乡、石盘镇、高明乡、灵仙乡8个乡镇,共73个行政村,规划区范围总面积为238.65平方千米。 4月1日,成都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简阳市草池镇、三岔镇、芦葭镇、石板凳镇、丹景乡、玉成乡、新民乡、福田乡、董家埂乡、清风乡、坛罐乡、海螺乡共12个乡镇(4个镇、8个乡)委托成都高新区管理,面积483平方千米。8月,简州新城挂牌成立。空间范围包括养马街道、石盘街道、壮溪镇3个街镇。
2018年2月27日,成都市政府以成府函[2018]21号文件批复,同意成都高新区董家埂乡等8个乡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
2019年12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简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的批复》(成府函〔2019〕129号):撤销东溪镇、平泉镇、飞龙乡、五星乡,设立东溪街道和平泉街道;撤销平窝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石钟镇管辖。将石钟镇民主村划归青龙镇管辖;撤销杨柳街道、石桥镇、养马镇、太平桥镇、灵仙乡、周家乡和石盘镇,设立石桥街道、赤水街道、石盘街道和养马街道;撤销老君井乡、贾家镇,设立贾家街道;撤销丹景乡、新民乡,设立丹景街道;撤销福田乡,设立福田街道;撤销玉成乡,设立玉成街道;撤销三岔镇,设立三岔街道;撤销草池镇,设立草池街道;撤销石板凳镇,设立石板凳街道;撤销五指乡、高明乡,设立高明镇;撤销武庙乡,设立武庙镇;撤销壮溪乡,设立壮溪镇;撤销宏缘乡,设立宏缘镇;撤销望水乡、雷家乡,设立雷家镇;、撤销海螺乡、坛罐乡,设立海螺镇;撤销清风乡、董家埂乡,设立董家埂镇,以原清风乡五马桥村、尊恭村、付家坪村、盘湾村、宋家湾村、板庙村、小河村和原董家埂乡所属行政区域为董家埂镇的行政区域,将原清风乡谢塘村、枇杷村、干里沟村、潘家沟村、汪家桥村、三清庙村、藕塘村、万角村、鄢家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芦葭镇管辖;撤销普安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禾丰镇管辖;撤销同合乡、新星乡,将原同合乡和原新星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三星镇管辖;撤销安乐乡、平息乡,将原安乐乡和原平息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施家镇管辖;撤销金马镇、五合乡,将原金马镇和原五合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云龙镇管辖;撤销永宁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江源镇管辖;撤销老龙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镇金镇管辖;将十里坝街道更名为新市街道;将新市镇更名为杨家镇。
2023年,简阳市行政区域总面积2213.52平方千米(其中成都东部新区870.16平方千米);辖16个街道、21个镇(其中成都东部新区托管9个街道、6个镇),共105个社区、186个村;有省级开发区1个(四川简阳经济开发区)。
目前管辖面积1343平方公里、7个街道15个镇,户籍总人口91.6万、常住人口72.4万。 [简城街道、射洪坝街道、新市街道、石桥街道、赤水街道、东溪街道、平泉街道、杨家镇、石钟镇、施家镇、禾丰镇、三合镇、平武镇、云龙镇、涌泉镇、三星镇、青龙镇、踏水镇、宏缘镇、镇金镇、雷家镇、江源镇]
大美四川欢迎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