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来到北京密云的司马台长城。为什么要来这儿?因为它是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原始长城”,它以“险、密、奇、巧、全”五大特点,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全球不容错过的二十五处风景之首”,是解读明代长城军事与建筑智慧的“活化石”。
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是历经两次保护性修缮后的成果——1986年首次修缮时,工作人员严格遵循“整旧如旧”原则,对残损的敌台采用隐蔽式 钢结构支撑;到了2023年,密云区文物局又对东段1-10号敌楼的箭窗、台阶进行抢险加固,所有替换的砖石都按照明代的工艺烧制,确保和原来的墙体浑然一体。
目前,司马台长城实行了“分批次预约+专人带队”的开放模式,并且只开放东段10座敌楼,目的是减少游客对文物的损耗。
走进这段长城,明代军事工程的精妙随处可见:像35座敌楼,它的平均间距只有100-200米,密度是万里长城之首,敌楼内部 分“日”“田”“井”等多种户型,既能屯兵又能储物;墙体根据山势灵活变化,平缓处有双边墙,陡峭处有单边墙,关键节点还加筑 障墙。
最令人惊叹的是它的“险”和“巧”。东段的“天梯”坡度达85度,百米长度内的台阶窄的像刀刃,宽度不足20厘米,只能单脚侧身踩踏,两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当年戍卒的士兵是需要手脚并用才能通过的。
而另一个“天桥”更是堪称奇迹,宽仅30厘米的墙体横亘在两座山峰之间,下面就是万丈深渊,明代工匠的“燕尾槽”工艺,历经数百年仍稳固如初。
海拔986米的仙女楼,看起来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美好。汉白玉的拱门上雕刻着并蒂莲花 浮雕,精美绝伦,就连花瓣的纹路经历这么久,还清晰可见。站在仙女楼远眺,雾灵山主峰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秋天的阳光洒在城砖上,每一个画面都好像在诉说着六百年的沧桑。
司马台长城的每一块城砖,都是一部微型“史书”。2013年,北京市文物局组织的“密云长城普查”中,工作人员就在西段的12号敌楼的基座上,发现了27块刻有文字的城砖,其中“万历十一年 古北口营造”“河间营 右部造”等字样 清晰可辨。
据《四镇三关志》记载,当年的戚继光在督修长城时采用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当时的古北口、河间等地负责城砖的制造,如果质量不过关,砖上的刻字就是凭证。
更珍贵的是西段13号敌台内的“麒麟影壁”,它由15块青方砖拼组而成的,麒麟昂首嘶鸣、四蹄腾空,砖雕线条流畅,细节精美,是明代长城上罕见的艺术遗存,目前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点,游客需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参观。
除了工匠印记,长城上还留存着战争的痕迹。在东段8号敌楼的墙体上,有数十个直径约10厘米的圆形小洞,经专家检测,这些是当年日军留下来的弹痕。
现在,司马台长城的守护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文物修缮。2021年,景区推出“数字长城”AR体验项目,让游客通过手机就能看到戚继光 督修长城、戍卒巡防的动态场景。
长城志愿者们也给这里建立了 国内最详细的数据库,收录了9万多张高清照片,标注了每一座敌楼的结构、每一块刻字砖的位置;他们还定期为当地长城保护员提供培训,赠望远镜、登山鞋等装备。
68岁的保护员李桂生说:“我每天早上6点上山,沿着长城走5公里,捡垃圾、查裂缝,遇到游客不文明行为就劝导,这长城就像家里的老人,得好好照顾。”
夜幕降临后,司马台长城又会展现另一番风貌。低功耗的暖光灯,沿着城墙轮廓缓缓亮起,巨龙造型的剪影,为这座长城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第一个必打卡的,是距司马台长城仅2公里的古北水镇。这座依汤河而建的古镇,复刻了明清时期北方 山地四合院的建筑风格,43万平方米的建筑群里,藏着不少和长城相关的“彩蛋”。
网友们推荐说:上午可以先去“司马台长城文化陈列馆”看看,这里展出了从司马台长城出土的明代铁火铳、铜箭镞、戍卒 腰牌等文物,其中刻有“墙子路汛”的腰牌,除了有士兵的姓名,编号,后面还刻有“出入查验”四个字,那一秒,好像时光回到了几百年前。
午后,适合在古镇里慢慢的逛。永顺染坊是必去的点位,这里保留了明代“蓝印花布”的传统制作工艺,工人会演示从刻板、刮浆到染色的全过程,染好的布料上,长城、烽火台等图案栩栩如生。
傍晚,一定要登上古镇的制高点看看,在山顶上可以俯瞰到整个古镇的灰瓦白墙,还有远处的司马台长城的灯火轮廓。同时,晚间的日月岛广场的灯光秀表演推荐,场面十分的震撼,他们的演出在2024年获得了“北京文旅融合创新案例”金奖。
如果您偏爱自然景观,那么雾灵西峰绝对是不二之选。从司马台长城驱车40分钟就能到达,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6%,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是市区的10倍,有“天然氧吧”之称。
深秋的雾灵西峰,早已被红叶染红。景区内有三条徒步路线,最适合家庭游的是“小循环”步道,全程只有1.5公里,难度适中,沿途能经过“珍珠瀑”“黑龙真潭”等水景。
登上步道的终点就是“长城观景台”了,视野豁然开朗。向北能看到雾灵湖的碧波,西北是司马台长城。长城,红叶、湖水在这个季节归属在一个景致里,网友说,在这里随手一拍都是壁纸级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