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公园,在北京景山前街,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对面。元、明、清时为皇家“后苑”或“禁苑”,1928年辟为公园。
一、建设历史
景山是人工堆积的土山,元代建造大宁宫,开挖西华潭(今北海)的渣土堆积而成。丘上种植树木花卉,建造殿宇后,成为元皇家“后苑”,称为“青山”。

明永乐间营造北京宫殿时,继续在丘上堆土造峰,使主峰成为京城中轴线上制高点。因当时皇宫在其山麓堆存过煤,又称“煤山”。明崇祯十七年(1644),当李自成率兵攻入京城时,崇祯自缢身亡于“煤山”,即此。
清顺治十二年(1655)始改名为“景山”。乾隆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现分立于景山五峰的五亭即为乾隆十六年(1751)所建。北山柏林中作为北京市少年宫的一组清代典型建筑及南门的绮望楼等,也是这时增建或扩建的。
二、公园景观
景山公园坐落在北京内城南北中轴线上。南与紫禁城的神武门隔街相望,西邻北海公园,占地23万平方米,山体海拔高度94.2米,曾是北京城中轴线上的最高点。
景山公园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9~11℃。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500mm之间。景山山坡遍植松柏,坡麓广种果木,饲养成群鹤、鹿,建造新的殿宇,帝后常来此登高、赏景、游宴,被称为“万岁山”、“镇山”。
绮望楼位于公园前山脚下,坐北朝南,背负高山,分为上下两层,楼前建有三出陛月台,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杆。
三、五亭横列
景山公园山上五亭横列,从东至西依此为周赏亭、观妙亭、万春亭、辑芳亭和富览亭。景山五亭以主峰的万春亭为中心,其余四亭两两对称分居两侧。
万春亭为三重檐黄琉璃瓦八角攒尖顶,两侧的周赏亭和富览亭为重檐绿琉璃瓦八角攒尖顶,最外侧的观妙亭和辑芳亭为重檐兰琉璃瓦园攒尖顶。
五亭排列有序却不呆板,色彩绚丽却仍协调,与绿树浓荫组成一幅美丽图画。登亭展望,整个故宫辉煌一片,四周景色尽入眼帘,使人赏心悦目。
(图片来自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