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泸州】
携手康康泸
赴酒城九味之旅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议,而是一场关于健康、养生和本土好物的“宝藏”品鉴会!
想了解咱们乌蒙山藏着哪些中医药“宝贝”吗?
想尝尝泸州大名鼎鼎的 “酒城九味” 是什么神奇滋味吗?
想知道中医药和旅游擦出火花,会有什么好玩的路线吗?
11月18日(下周二下午),来泸州龙涧假日酒店(高铁站店),我们统统告诉你
无论是中医药爱好者、养生达人,还是好奇宝宝,都欢迎来逛逛、尝尝、聊聊~下面,带你认识泸州佛手。
泸州佛手
在长江与沱江交汇的泸州,山风裹着湿润的水汽漫过丘陵,漫山遍野的佛手树正舒展着枝叶。那些垂挂在枝头的果实,像被谁轻轻掰开的佛手,指尖微翘,带着温润的黄;凑近一闻,清冽的柑橘香混着草木的清甜,仿佛把整个秋天的阳光都揉进了果子里。
这就是泸州的道地药材——佛手,当地人更爱唤它“佛手柑”“福寿果”。它不像人参那般“高高在上”,也不似虫草那样珍稀难寻,只是安静地生长在泸州的土地上,用一缕清香、一味温和,悄悄滋养着寻常日子。
一株扎根泸州的“福果”,天生就带着温柔
泸州的佛手,是“挑地方”的。这里的丘陵地带,土壤松软带沙,既保得住水分又透得了气;长江水汽常年润泽,让每一颗佛手都能喝饱“天然甘露”;再加上年均18℃左右的温和气候,昼夜温差悄悄积累糖分与药性——这样的环境养出来的佛手,果皮更薄、香气更浓,切开后内里的瓤瓣饱满柔软,连汁水都带着一股清甜的回甘。
老药工常说:“看佛手的好坏,先看形状,再闻香气。”泸州佛手多是“拳佛手”(紧握如拳)与“开佛手”(舒展如指)兼有,果形端正不歪扭,表皮油胞细腻有光泽;凑近一闻,那股香气不是刺鼻的浓烈,而是像刚剥开的新鲜橘子,混着点雨后竹林的清爽,闻久了连呼吸都跟着轻快起来。
一味“能入生活的药”,润物细无声
佛手自古就是药食同源的“温柔派”。它性温味辛、苦、酸,归肝、脾、胃经,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猛烈”——不像有些药材吃了容易上火,佛手更像一位耐心的老友,慢慢疏解郁结,轻轻调和脾胃。
这些时刻,它悄悄帮你
加班熬夜后:对着电脑屏幕久了,总觉得胸口闷、嗓子黏,取3片佛手加两朵菊花,热水一冲,香气瞬间冲散倦意,喝两口就感觉喉咙松快了,连眼睛都没那么干涩;
吃撑了消化不良:周末聚餐大鱼大肉,饭后煮一壶佛手山楂茶(佛手+山楂片+陈皮),酸酸甜甜的滋味能唤醒“罢工”的肠胃,比消食片更温和;
换季胃口差:天热没食欲或天冷吃不下,用佛手与瘦肉炖汤(佛手+猪展肉+蜜枣),汤水清亮回甘,喝完连汤渣都想嚼一嚼,连孩子都愿意捧碗;
情绪低落时:工作压力大、家里琐事多,把佛手切片放在办公桌上,淡淡的柑橘香像一阵清风,烦躁时深吸一口,莫名就平静下来;
厨房去腥增香:炖牛肉、蒸鱼时,丢两片佛手进去,不仅能去掉腥味,还能让肉质更软嫩,连汤汁都带着股清新的果香;
居家氛围感:把鲜佛手放在客厅果盘里,或者晒干后装进纱布袋挂在衣柜,连衣服都染上淡淡的柑橘香,比香薰更自然。
从枝头到生活,泸州人懂它的“好”
在泸州,佛手不仅是药材,更是“家常用物”。老一辈人喜欢把它切片晒干,收在陶罐里,哪天觉得胃口不好或是心里头闷得慌,就抓一把泡水;年轻人则爱买鲜佛手回家,摆在客厅当天然香薰,连香水都省了;更有巧手的阿姨,把佛手做成蜜饯——切片后加蜂蜜腌渍,酸甜可口,比薯片健康多了;还有妈妈会给孩子煮佛手蜂蜜水,缓解积食和咳嗽。
更重要的是,泸州佛手严格遵循传统种植与采收标准:人工除草不用农药,霜降前后等果子自然成熟才采摘,烘干时用低温慢烘保留香气,连切片都讲究“薄厚均匀”,确保每一片都能泡出醇厚的味道。
一枚佛手,装着泸州的山水与温柔
它不是什么“神奇补药”,却能在你胃口不佳时添一碗饭,在你心烦意乱时送一缕香,在你久坐疲惫时缓一口气。就像泸州这座城——不张扬,却把日子过成了诗;不浓烈,却把温柔藏进了每一寸土地里。
这个秋天,不妨带一罐泸州佛手回家。泡一杯茶,闻一缕香,让这份来自长江边的温柔,慢慢滋养你的身心。
泸州佛手|掌心的福气,岁月的清欢
(小贴士:佛手性温,阴虚火旺者不宜过量饮用;鲜佛手可放冰箱冷藏保存3-5天,干品密封避光能存1年以上哦~)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