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一个地理名词,吾国东北地区的东北部,距我远之又远,比例尺大的地图才能找到其名。珍宝岛虽小却名气大,1969年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珍宝岛”事件,据说,至今岛上还有被炮弹炸断的树桩,年年春风吹拂出一丛丛新枝。那年我还是一个孩童。
当年,珍宝岛一词尽人皆知,我也是听大人议论、广播、连环画知道了有关珍宝岛的说闻,知道了那里冰天雪地发生了一场激战,知道了珍宝岛英雄 “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铮铮誓言。曾幼稚地想一睹珍宝岛长得什么模样?却总惹得人们贻笑大方。
l连环画册《战斗英雄于庆阳》
珍宝岛保卫战邮票
当年的纪实图片
后来,从画报上看到一张珍宝岛图片,给我一种全新感触,深秋图景且航拍视角,冷暖色差极具视觉穿透力,珍宝岛状如一块金元宝,乌苏里江像一袭飘逸的深蓝绸缎将珍宝岛围绕。望着它,怦然心动,思绪奔腾。
画报上的珍宝岛图片
如今时代不同了,海阔天空任鸟飞,圆梦简单地就是“出发”二字。2025年夏,我终于践诺去了珍宝岛,只为了却一桩童年的心愿。清晨4:30分到达虎林,但老天作梗,预报大雨,还有人说,途中修路不通。我勇敢了一回,也许还有出租车司机小伙的鼓励。他是导游和司机两重身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肚子里有“货”。他说,珍宝岛,虽不能登岛,但能助我圆童年之梦,一睹珍宝岛风光。
乘车去虎林
虎林火车站
车沿着S309道一路向北疾驰,两侧绿野绵延,也许时间尚早,除了扑入的清风,人影、车影很难见到。小伙说,据老兵讲,1969年3月,珍宝岛保卫战打响,打退了敌人进攻,捍卫了领土完整。当时,乌苏里江结着厚冰,苏军坦克开上来,履带压得冰层哗啦地响,我们没有打坦克的趁手武器,只能依靠步枪、手榴弹、乍药包;棉袄冻得像铁壳子,手指头粘在枪栓上,一扯能撕下皮肉,就是这样条件,中国军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硬是以智取胜,让其坦克一头栽进乌苏里江里,那辆被缴获的坦克至今还在博物馆里……,他讲着,我听着,时间飞逝,经过大王家、小木河村、东方红林场后,珍宝岛越来越近了。
网络纪实图片
道路上路标指示牌
途中的施工指示路标
小木河村的路况
站在乌苏里江畔,莫名地激动,珍宝岛风光一览无余。岛的一端左侧有一褐色8层6角塔楼,上有“珍宝岛哨所”阳刻铜质大字,塔楼虽不高,于我却无比崇高,因为那里有一双守土卫疆的眼睛;墙壁上“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红色大字清晰可见,也是一个时代军人的誓言,此情此景,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跃然于眼前,它代表着祖国威严、哨所神圣和军人守土保国的使命。
珍宝岛一隅
天地安宁,江水沉静,坐在岸边凝视着珍宝岛,心绪波澜不息。几只海鸟划过水面,定睛再看周围,左侧有两块石碑,一个写“百年首捷,一岛独胜”,另一写“珍宝岛通电纪念碑”。右侧也有一块石碑,上写“珍宝岛战迹地”。中间那块黄色巨石蕞醒目,“珍宝岛”苍劲有力的红色大字印刻在上面,它像激流中的磐石让人心安神宁。
百年首捷,一岛独胜石碑
2000年珍宝岛通电纪念碑
珍宝岛战迹地纪念碑
乌苏里江畔的“珍宝岛”黄色石头
在没有几人的江边,我竟发现有一个与我年纪相仿的游客,厦门人,没想到竟与我同出一辙,皆为了却童年一睹珍宝岛风光的梦想,彼此握手,会心一笑。
我疾驰而来却不舍而去。蓦然,想起珍宝岛老兵一句话“我们当年守的不是岛,而是家”。话之朴素见伟大,我不由得回望并向珍宝岛哨所敬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