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小榕看城市
十一月活动回顾
11月,福小榕看城市开启了两场意义非凡的成长之旅——从仓山区郭宅博物馆的“古厝记忆”,到台江区上浦救援消防站的“安全探秘”,孩子们在文化浸润与实践体验中收获了知识与勇气。
福小榕·童寻古厝记忆
11月2日上午,孩子们化身“文化观察员”走进郭宅博物馆,循着“侨乡历史→竹编文化”的脉络,听讲解员讲述郭宅村的建制沿革与侨胞故事,揭秘郭姓背后的家族渊源。在竹编展区,篾刀、刮刀等工具整齐陈列,不同年代的竹编展品(从日常竹篮到精致工艺品)让人惊叹,大家认真记录“竹编工艺的3个特点”,把传统文化知识装进脑海。
最热闹的当属“亲子竹编共创”环节。家长与孩子领取材料包后,在老师的示范下,默契配合,小心翼翼地破篾、编织,指尖翻飞间,一个个小巧的竹编作品逐渐成形。“原来编竹篮这么难!”孩子们在亲手实践中读懂了非遗传承的不易,埋下了守护传统文化的种子。
活动最后,小朋友们抱着自己的竹编作品,恋恋不舍地和郭宅博物馆告别。这一天,孩子们了解了郭宅侨乡的故事、郭姓的渊源,亲手触摸了非遗竹编的温度,而福州还有更多的历史与故事,等着他们去发现。
探秘红门力量 做安全小卫士
当消防警报在耳边响起,当橙红色的身影冲向险境,消防员始终是我们心中最可靠的“逆行英雄”。但孩子们知道消防员的日常是怎样的吗?厚重的消防服穿起来有多酷?消防车里藏着多少“黑科技”?11月8日下午,小朋友们准时聚集在上浦救援消防站门口,红色的营门与消防车瞬间点燃大家的热情。“红门课堂”上,消防员叔叔先是指着消防徽章讲解含义,又带大家参观荣誉墙,“这些奖牌背后,是消防员一次次逆行救人的故事。”
走进消防员宿舍的瞬间,孩子们忍不住发出了惊叹:“哇,被子叠得像豆腐块一样整齐!” 棱角分明的被子、摆放一致的洗漱用品、一尘不染的地面,无不彰显着消防员严谨自律的作风。
消防员叔叔现场演示了“豆腐块”的叠法,不一会儿,原本松软的被子就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标准款”。孩子们纷纷围上前仔细观察,还忍不住伸手摸一摸,感受这份整齐背后的坚持与付出。“以后我也要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场无声的教育,让孩子们学会了自律与整洁。
最让孩子们期待的环节,莫过于参观消防车!当巨大的消防车亮相,大家立刻围了上去,眼神里满是好奇与兴奋。消防员叔叔逐一打开消防车的各个舱门,像“揭秘宝藏”一样,介绍了高压水枪、水带、破拆工具、急救设备等专业装备。
“这个水枪能喷多高呀?”“这些工具是用来做什么的?”……面对孩子们的连环提问,消防员叔叔耐心解答,并现场演示了部分装备的使用方法。
活动尾声,孩子们纷纷感谢消防救援站的叔叔们的耐心讲解与付出,并表示自己要争当安全小卫士,向每一位逆行的消防员英雄致敬!
本月两场活动让孩子们收获了双倍成长,“文化自信”与“安全自觉”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发芽。未来,期待更多少年儿童走出课堂,在不同的实践场景里,续写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
来源:福州市妇联
编辑校对:余雪林
编审:李南轩
运营:中新社福建分社融媒体中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